全部藏品

探索12971個藏品
童謠(三) 1985.8 雙園國中
童謠(三) 1985.8 雙園國中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先生在任教的臺北市雙園國中所錄下的童謠。
洗足學園大學 入學許可證明書  影本
洗足學園大學 入學許可證明書 影本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申請日本洗足學園大學音樂學部音樂學科的入學許可。
台灣音樂史研究工作日記
台灣音樂史研究工作日記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本文件外觀爲行事曆,但內容爲李哲洋編纂台灣音樂史的工作筆記。前面數頁爲通訊錄,中間大部分則是各種李哲洋認爲重要的台灣音樂史關鍵字筆記及電話訪問的記錄。最後幾頁則是工作的重要進度記事和支出經費的記錄。
牽亡魂 三蕊七魂歌舞團
牽亡魂 三蕊七魂歌舞團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和亡魂歌有關的田野影像記錄,推測由 Panasonic Omnipro Color Video Camera 進行拍攝。
李哲洋受訪照片
李哲洋受訪照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78.11.01 上午 8:10 播出,夏祖麗就李哲洋的童謠調查進行主題式的訪問。
台灣省閩南民謠歌唱比賽現場照片
台灣省閩南民謠歌唱比賽現場照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83 年初在新竹大衆廟所舉辦的閩南民謠歌唱比賽。
呂炳川、張邦彥、戴洪軒聚會照
呂炳川、張邦彥、戴洪軒聚會照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左起為呂炳川、張邦彥、戴洪軒。在李哲洋友人的憶述中,往往提到李哲洋家的客廳就像是個藝文沙龍,一羣志同道合的好友往往一聊就聊到通宵。
1986矮靈祭採集發表
1986矮靈祭採集發表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在田野實習活動成果發表場合上,李哲洋與藝專學生合照。
祈禱小米豐收歌
祈禱小米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明德村傳統詞曲
台灣音樂大辭典編輯計畫
台灣音樂大辭典編輯計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本文件爲一本預定 1200 頁之音樂大辭典的編輯計畫,內容包括預算、主要人員、編輯組織架構等細項。從本計畫的內容來看,李哲洋的構想是希望由老師康謳能出任主編,自己則擔任執行編輯,進行實際的編輯工作。
樂器學的範疇
樂器學的範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本文刊登於實踐家專音樂科的科刊《小樂府》第 4 期。
中小學音樂教學上的板書-列舉個人觀念與方法
中小學音樂教學上的板書-列舉個人觀念與方法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本文刊登於1987年4月號之《全音音樂文摘》。
樂壇新氣象
樂壇新氣象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雅歌月刊第 13 期。提到了以下四場音樂會。徐新華「中國鋼琴曲之夜」,世紀管絃樂團「民族音樂作品發表會」, 金慶雲「中國藝術歌曲獨唱會」、「中國新民歌發表會」。
秋聲 若蘭詩
秋聲 若蘭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 16 歲時的作曲作品。
管樂隊樂器櫥設計草圖
管樂隊樂器櫥設計草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曾爲所任教之中學的管樂隊設計過存放樂器的櫥櫃。
帶繩封檢
帶繩封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凸紋扁圓銀盒小檳榔盒
凸紋扁圓銀盒小檳榔盒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林富士博士畢業照
林富士博士畢業照
林雅蘭
林富士(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東亞系畢業
年祭-南王大獵祭( 1 )
年祭-南王大獵祭( 1 )
李道明
卑南族南王大獵祭出發,中途祭司作祭。每人騎機車或開車跨過芒草。主陶珠。到達獵場開始準備 /到達獵場。用餐。採竹枝。搭棚 /祭司串陶珠
林富士與友人
林富士與友人
林雅蘭
1996年林富士(左。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與倪曉容結婚後至法國講座,兼蜜月旅行,與友人合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