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2972個藏品
曾道雄指揮蕭滋最喜愛之莫札特《聖體頌》
曾道雄指揮蕭滋最喜愛之莫札特《聖體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贈書儀式,由曾道雄教授指揮師大合唱暨管弦樂團演唱蕭滋教授生前最喜愛之莫札特《聖體頌》。
蕭滋獲蔣經國與李登輝頒贈匾額
蕭滋獲蔣經國與李登輝頒贈匾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蔣經國先生頒贈「樂教揚芬」、李登輝副總統頒贈「教澤永昭」匾額。
蕭滋夫人整理蕭滋的書籍
蕭滋夫人整理蕭滋的書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蕭滋夫人從先生過世後,就即開始在靈前整理期留下之書籍。
蕭滋墓園奉土大典
蕭滋墓園奉土大典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墓園奉土大典,由師大合唱團及來賓合唱《慈光歌》。
蕭滋夫人為夫君覆土
蕭滋夫人為夫君覆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蕭滋夫人為夫君覆土。
蕭滋靈柩準備開往墓地
蕭滋靈柩準備開往墓地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靈柩上靈車,準備開往墓地。
蕭滋贈書
蕭滋贈書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贈書由中央圖書館王館長代表接受。
張錦鴻 《基礎樂理》封面
張錦鴻 《基礎樂理》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2
1972年11月15日,張錦鴻最著名的一本音樂理論專書《基礎樂理》,由全音樂譜出版社發行。
張錦鴻 《和聲學》封面
張錦鴻 《和聲學》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0
1980年6月2日,張錦鴻音樂理論專書《和聲學》,由全音樂譜出版社發行。
張錦鴻 《倦歸》樂譜手稿
張錦鴻 《倦歸》樂譜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倦歸》樂譜手稿。此曲作於1985年,此時,張教授已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榮退,並旅居美國近十年之久。
張錦鴻 《倦歸》樂譜
張錦鴻 《倦歸》樂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倦歸》樂譜,錄自維新書局發行之《高中音樂》;原為混聲四部合唱曲,但在課本中是為單聲部歌曲。
張錦鴻 《我懷念媽媽》樂譜
張錦鴻 《我懷念媽媽》樂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我懷念媽媽》樂譜,原作於1966年,是張錦鴻為應母親節而作的樂曲,此曲於1975年亦改編為混聲四部合唱曲。
張錦鴻 《和聲學》最初版本封面
張錦鴻 《和聲學》最初版本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5年12月,張錦鴻音樂理論專書《和聲學》最初版本,由淡江書局出版。
張錦鴻教授之手稿〈竹枝詞〉
張錦鴻教授之手稿〈竹枝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2年,張錦鴻教授之手稿〈竹枝詞〉。
張錦鴻 《彰化縣縣歌》樂譜
張錦鴻 《彰化縣縣歌》樂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彰化縣縣歌》樂譜,作詞者為黃必珽先生。
張錦鴻與學生餐敘
張錦鴻與學生餐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2
1982年6月20日,張錦鴻與曾為昔日學生的音樂學系鋼琴教授群餐敘於臺北。前排左起李富美、張錦鴻、吳漪曼;後排左起陳郁秀、林淑真、李智惠。
張錦鴻與學生合影_2
張錦鴻與學生合影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7
1997年8月5日,張錦鴻與昔日音樂系學生合影於美國Cerritos市樂宮海鮮酒樓。
張錦鴻與音樂學系同事聚會
張錦鴻與音樂學系同事聚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1年9月,返臺時,與昔日音樂學系同事聚會。左起許常惠、張錦鴻、林秋錦、高慈美、姚世澤。
張錦鴻、許常惠、蕭泰然等人合影
張錦鴻、許常惠、蕭泰然等人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4
1944年9月13日,張錦鴻、許常惠、蕭泰然等人合影。左起為許常惠、張錦鴻,右一為蕭泰然。
張錦鴻與學生合影_1
張錦鴻與學生合影_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4
1994年9月13日,張錦鴻與昔日學生合影。前排左三為張錦鴻。
張錦鴻向陳郁秀女士致意
張錦鴻向陳郁秀女士致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8年7月,張錦鴻於陳郁秀女士獨奏會後,親自致意。背對鏡頭者為張錦鴻。
張錦鴻、周崇淑與姚世澤全家合影
張錦鴻、周崇淑與姚世澤全家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張錦鴻、周崇淑與姚世澤全家合影。
江文也在頤和園一處斷垣殘壁留影
江文也在頤和園一處斷垣殘壁留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0年,江文也在頤和園一處斷垣殘壁留影,即「後園路」前。吳韻珍女士說:頤和園並沒有「後園路」這條路名,而是江文也與她共同取的名,也只有他們兩人使用。這個地方古樸幽靜,是江文也最喜歡的地方。
賀綠汀探視江文也
賀綠汀探視江文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9年,江文也平反以後病倒,中國當時音樂界的大老賀綠汀(《牧童之笛》的作者,1934年齊爾品徵求中國風味鋼琴作品第一獎得主)從上海到北京探病。中為賀綠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