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61個藏品
卑南鄉賓朗村卑南族年祭之歌
卑南鄉賓朗村卑南族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卑南族年祭(Mangayaw)當中所唱之歌,這首歌和年祭當中所唱的其他祭歌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在於這首歌只是徒歌,沒有舞蹈伴隨進行。
魯夫都社 鄒族戰祭歌謠
魯夫都社 鄒族戰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信義鄉的望美村由兩個部落所組成,望鄉村是布農族;久美是鄒族。久美是鄒族魯夫都社(Luhtu)的所在地,相關的祭典儀式已經中斷約半個世紀,這首祭典當中的祭歌名為「toiso」,與特富野社稍有不同,是魯夫都社的絕響,希望在族人近年來的努力復振之下,魯夫都社可以復興。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玉壇科儀的步虛調,該調用於儀式的開始,以滌心淨慮,作為宣演科儀的準備。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道場進茶科儀的步虛調,該調用於儀式的開始,以滌心淨慮,作為宣演科儀的準備。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分燈科儀的步虛調,該調用於儀式的開始,以滌心淨慮,作為宣演科儀的準備。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宿啟啟師科的步虛調,該調用於儀式的開始,以滌心淨慮,作為宣演科儀的準備。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宿啟啟聖科的步虛調,該調用於儀式的開始,以滌心淨慮,作為宣演科儀的準備。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早朝科儀的步虛調,該調用於儀式的開始,以滌心淨慮,作為宣演科儀的準備。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午朝啟聖科的步虛調,該調用於儀式的開始,以滌心淨慮,作為宣演科儀的準備。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矮靈祭歌(五)收穫
矮靈祭歌(五)收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賽夏族傳統詞曲
矮靈祭歌(一)迎神歌
矮靈祭歌(一)迎神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賽夏族傳統詞曲
矮靈祭歌(四)獵歌
矮靈祭歌(四)獵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賽夏族傳統詞曲
獅子鄉楓林村排灣族巫師祭儀
獅子鄉楓林村排灣族巫師祭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獅子鄉楓林村排灣族巫師的祭禱,這是模擬的表演,內容是治病的儀式。
慶祝豐收歌
慶祝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市南王里卑南族傳統詞曲
門後缽仔佛之歌
門後缽仔佛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謠這是李明華向一位認識的林姓尪姨抄來的,原是當尪姨將祀壺安置在門後邊時,由尪姨本身所唱的一首祭歌。原來歌詞共有9段,每段都有不同的曲調。
乞雨歌
乞雨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馬蘭社阿美族傳統詞曲此曲以熊為譬喻,指其頭大身體小,以激將法故意罵天為何不下雨,唱這一首歌時,女人必須不時開掀裙子,因為雨最怕女人掀裙子。
豐年祭送靈歌
豐年祭送靈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富里鄉阿美族秀姑巒群傳統詞曲 乃PiPihayan(送靈祭)時的歌,這個歌舞祭儀與豐年祭是不可分的重要之歌典,為專屬婦女的歌舞。
豐年祭之歌
豐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富里鄉阿美族秀姑巒群傳統詞曲 乃豐年祭之歌舞,為典型的領唱和腔。
老人們祈禱豐收歌
老人們祈禱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馬蘭社阿美族傳統詞曲
豐年祭結束歌
豐年祭結束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馬蘭社阿美族傳統詞曲 豐年祭結束前唱的歌,以手交叉結手跳舞。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1)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奇美秀姑巒阿美衍生過來的歌曲,先由婦女領唱,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前兩段為領唱四拍答唱四拍,樂句段落長度相同,但兩者的旋律不大相同,第三段則為領唱六拍答唱兩拍,有時領唱最後兩拍會與答唱重疊,這是較為特殊的部分。
阿美族婦女領唱團體歌舞
阿美族婦女領唱團體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5年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收穫祭歌舞。由年輕人來領唱,後來長老接著唱,高聲呼喊後唱另外一首阿美族音樂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2)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此歌曲常在豐年祭時被演唱,此由婦女領唱,旋律處理上為領唱八拍,答唱五拍。在豐年祭之歌中,答唱的樂句多無變化,較為穩定,領唱的樂句變化較多,這首歌有三個主要的樂句,其結構為領唱八拍答唱五拍、領唱三拍答唱一拍、領唱兩拍答唱一拍。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0)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此段錄音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著重於收錄祭場中正在談話族人的聲音,歌曲聲反而較遠且不清楚,以紀錄更多祭典呈現的方式。第二部份以歌曲為主,第一段樂句領唱六拍答唱五拍,第二段樂句領唱三拍答唱三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