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58個藏品
頭髮舞之歌
頭髮舞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雅美族傳統詞曲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豐年祭之歌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豐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台東鎮馬蘭里的阿美族,在夏季所舉行的祭典活動時所演唱的歌曲,由一人領唱,眾人隨之應唱,應答唱法主要以較高年齡階層的阿美族人領唱,而其他較低階級的阿美族人應答合唱,這種唱法使人與人之間產生的主從的觀念,藉由此達到部落的安定以及團結和諧的作用。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多聲部歌謠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多聲部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台東鎮馬蘭里的阿美族所演唱的多聲部歌謠,阿美族工作的時候,身處大自然之中,因此常會隨著心境哼唱歌謠。不僅可以慰藉自身軀體的勞累,同時也可以鼓舞一同工作的夥伴。又因為勞動的工作非常辛苦,所以並沒有辦法多花腦筋加入歌詞,多半只是隨著心境即興變化旋律,偶而加入唸詞助興。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豐年祭之歌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豐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台東鎮馬蘭里的阿美族,在夏季所舉行的祭典活動時所演唱的歌曲,由一人領唱,眾人隨之應唱,是代代傳承下來的,歌曲中有讚美、有歡慶、有勉勵、有與神靈間的對話和溝通。
蘭嶼鄉紅頭村達悟族歌謠(男性演唱)
蘭嶼鄉紅頭村達悟族歌謠(男性演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達悟族所演唱的歌謠,達悟族是不使用樂器的民族,歌唱是他們表達情感的唯一方式,今尚保持原始形態的小音域組織,以唱者的性別、身份、場所、時間、歌詞內容、唱法等嚴格區別巫術性和一般生活類的歌謠與禁忌。
卑南鄉賓朗村卑南族年祭歌舞
卑南鄉賓朗村卑南族年祭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卑南族年祭當中的另一首跳舞之歌。是男性從獵場回到部落之後,在長老的領唱之下,全村族人在成年會所(Parakuan)、少年會所(Takuban)前跳舞之歌,稱為Temiratiraw。這首歌的旋律線非常曲折而有變化,舞蹈動作也不是固定重複的拍子,和所有原住民其他族群的舞蹈大相逕庭。
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歌謠
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是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人所唱頌的「報戰功」之歌,布農族語稱為「malastapang」,是族人從前在出草作戰勝利凱旋之後的慶功歌讚,歌詞述及作戰經過及功勞戰績,或者一些與狩獵有關的事蹟。
乞雨歌
乞雨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初鹿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當部落乾旱缺水時,族人就會由女巫婆群組成的乞雨隊,在大巫婆的率領下,來到河邊。每人手上拿著一副鐵鐘(dauliu),一面敲著dauliu,一面在大巫婆的領唱下齊誦。
古老的聚會歌
古老的聚會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知本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全曲是由A、B二段組成的基本曲調下重覆八次。A段又分成兩句,前一句由領唱者演唱,後一句則眾人一起和腔重覆第一句的歌詞;B段是完全用虛詞母音來演唱。
工作歌
工作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知本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全曲是由A、B二段組成的基本曲調下重覆了四次,A段是有意義的歌詞部分,B段是用虛詞母音來演唱。
捕飛魚划船歌
捕飛魚划船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到小蘭嶼捕飛魚返航歌
到小蘭嶼捕飛魚返航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這是一位男子划船到小蘭嶼捕飛魚,雖然滿載而歸,卻一面划船返航,一面對著大海所唱的歌,全曲以大三度為架構的三音音階為主,不斷使用同音反覆與自上下的延伸,直到停留在第二個中心音上為止。
到小蘭嶼捕飛魚之歌
到小蘭嶼捕飛魚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這是一位船員乘坐十人雕紋船到雅美人的飛魚漁場Dziteiwan捕完飛魚之後,一面划著槳,一面對著大海所唱的歌。
主屋落成親友祝福歌
主屋落成親友祝福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這是主屋落成時,親友感謝屋主邀請他們來參加盛會的歌曲。由於雅美人不能過份誇獎屋主,免得招忌,因此雖然主人陳列之禮芋、禮肉可觀,仍要在唱詞中儘量以謙卑婉轉的口吻來讚美新屋的落成。唱法與曲調完全與主屋落成長子繼承歌Raod no Miparaka一樣。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豐年祭之歌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豐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台東鎮馬蘭里的阿美族,在夏季所舉行的祭典活動時所演唱的歌曲,由一人領唱,眾人隨之應唱,豐年祭的歌謠是限於在祭典中演唱平時禁唱的歌謠。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歌謠(婦女演唱接龍歌)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歌謠(婦女演唱接龍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台東鎮馬蘭里的原住民所唱的阿美族歌謠,阿美族的音樂都是以唱歌為主,由阿美族的婦女以接龍的方式,隨著心境哼唱工作歌謠。
主屋落成長子繼承歌
主屋落成長子繼承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工作房落成歌(一)
工作房落成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舂小米儀式歌(一)
舂小米儀式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長者歌頌主屋落成謝歌
長者歌頌主屋落成謝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卑南族歌謠
卑南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一首南王部落古老的歌謠,也是一首早期族群裡面的流行歌。歌詞描寫了一些有關農事工作的情形,例如:「我們去割小米。去放牛。去工作」,性質接近於工作歌謠,但是它不是在工作的時候唱,而是在樹蔭下休息的時候演唱。唱這首歌的時候,有時遠處的人會回應,但是要回應得好,不好的話可能還會引來一些衝突。
南王卑南族漢人旋律童謠
南王卑南族漢人旋律童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卑南族南王部落的一首童謠,是一邊做遊戲一邊唱的歌,長老說這本來是一首漢族的歌謠,大約五十年前非常流行。這首歌有幾種不同的玩法,大家先猜拳,贏的人歌唱並主導遊戲的進行。
蘭嶼鄉紅頭村達悟族歌謠(男性演唱)
蘭嶼鄉紅頭村達悟族歌謠(男性演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達悟族所演唱的歌謠,達悟族是不使用樂器的民族,僅以胸部、咽喉發出自由變化的聲音,今尚保持原始形態的小音域組織,由一群達悟族男性以多聲異音眾唱,並以唱者的性別、身份、場所、時間、歌詞內容、唱法等嚴格區別巫術性和一般生活類的歌謠與禁忌。
南王卑南族少年年祭之歌
南王卑南族少年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卑南族南王部落少年年祭(Basibas)當中所唱的歌,而且這首歌是北方少年會所的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