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86個藏品
羅娜村布農族歌謠manito
羅娜村布農族歌謠manito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人對歌樂的偏好大過於對器樂的鍾愛,歌對於布農族人除了是布農族人群體創作的藝術品之外,更是布農族人傳統生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自古以來,在口授心傳的脈絡下,布農族在以人聲為樂器的歌樂世界裡,早已發展出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音樂觀與音樂系統。
還工歌-跳舞歌
還工歌-跳舞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什麼是我喜歡的男人
什麼是我喜歡的男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戀歌
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有人棄我離去
有人棄我離去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我是真女人
我是真女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不要羞辱我(二)
不要羞辱我(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不要羞辱我(一)
不要羞辱我(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遙望故鄉
遙望故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誰是我喜歡的人
誰是我喜歡的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還工歌
還工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芋屋歌
芋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Ohnay
Ohnay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資料來源:吳榮順:《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音樂調查及研究》,1998(民族音樂研究所館藏)
舞歌輪唱(三)
舞歌輪唱(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資料來源:吳榮順:《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音樂調查及研究》,1998(民族音樂研究所館藏)
跳舞輪唱
跳舞輪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資料來源:吳榮順:《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音樂調查及研究》,1998(民族音樂研究所館藏)
男人酒醉之歌
男人酒醉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資料來源:吳榮順:《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音樂調查及研究》,1998(民族音樂研究所館藏)
酒醉之歌
酒醉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資料來源:吳榮順:《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音樂調查及研究》,1998(民族音樂研究所館藏)
kisoring
kisoring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資料來源:吳榮順:《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音樂調查及研究》,1998(民族音樂研究所館藏)
Temu Nawi 的歌(一)
Temu Nawi 的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資料來源:吳榮順:《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音樂調查及研究》,1998(民族音樂研究所館藏)
siyosiyo(二)
siyosiyo(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資料來源:吳榮順:《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音樂調查及研究》,1998(民族音樂研究所館藏)
siyo siyo(三)
siyo siyo(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資料來源:吳榮順:《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音樂調查及研究》,1998(民族音樂研究所館藏)
邵族杵音與歌唱
邵族杵音與歌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邵族的「杵音」(以木杵擊搗在石板或石臼上成音)非常有名,代表邵族文化、象徵豐收。舂石音是邵族文化之最主要特色之一,每年農曆七月底在頭人袁家祖宅舂起石音,即是豐年祭的前奏。亦或部落間遇有重要慶典、或是部落對外參加活動時,族人每以表演舂石音來呈現邵族的文化特色。
羅娜村布農族打耳祭報戰功malastapang
羅娜村布農族打耳祭報戰功malastapang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的打耳祭當中,有一個儀式叫做報戰功,在「報戰功」儀式的最後為了褒揚獵到牲物的勇士們,女眷們向勇士們獻上小米酒慶賀,勇士會以載歌載舞的方式,向族人展示獵物和優異的狩獵技巧,而女眷也和勇士們同聲歡樂、誇讚勇士,全族歡喜獵獲的氣氛。布農族的誇功宴中的報戰功歌是非常特殊的原始歌舞。
羅娜村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羅娜村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行山田燒墾的遊耕生活,因此形成散居的形式,對於農作(尤其是小米)的歲時祭儀非常謹慎而繁複。舉世聞名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就是在小米播種祭之後,祈求農作豐收所唱的歌謠。布農人相信歌聲愈相諧、優美,天神愈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豐收,布農人講求和諧、互助的精神在歌聲裡表露無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