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534個藏品
黃思瑜:《結》
黃思瑜:《結》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作曲家黃思瑜(1970- )是一位深具潛力且活躍於國際間的旅美作曲家,其作品範疇相當廣泛並具多元變化性, 曲風細膩大膽,在國內及國際間深受演奏家及音樂團體的喜愛及肯定。
金希文:《客家狂想曲》為小提琴與管弦樂團
金希文:《客家狂想曲》為小提琴與管弦樂團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金希文(1957- )生於台灣中部小鎮斗六,中學期間則是在日本接受教育,大學就讀美國拜歐拉大學,並在該校獲取鋼琴與作曲雙學位。之後則在伊士曼音樂學院攻讀作曲、鋼琴、指揮,取得該校作曲博士學位。金希文目前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為第二十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黃金鳳演唱〈瓜子仁〉及〈山歌仔〉
黃金鳳演唱〈瓜子仁〉及〈山歌仔〉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67年,民歌採集小組前往苗栗客家民謠比賽決賽,錄到當年的冠軍演唱者黃金鳳小姐決賽的珍貴錄音。
鍾兆庚演唱客家小調〈搖兒歌〉
鍾兆庚演唱客家小調〈搖兒歌〉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搖兒歌,又稱搖籃歌或催眠歌,是臺灣高雄美濃地區的一首古老客家山歌。1967年,呂錦明參加民歌採集運動到美濃錄音時,收錄了由鍾兆庚中醫師演唱的【搖兒歌】。
陳樹熙:〈歌會〉選自《桐花組曲》
陳樹熙:〈歌會〉選自《桐花組曲》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陳樹熙(1957-),臺灣指揮家、作曲家。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國立維也納音樂院。曾擔任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助理指揮,臺灣省立交響樂團(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副指揮、副團長,1999至2007年擔任高雄市交響樂團團長。
客籍採茶藝人張旺榮與玉梅演唱〈男女相笑歌〉(下)
客籍採茶藝人張旺榮與玉梅演唱〈男女相笑歌〉(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音檔)、臺灣大學圖書館(圖檔)
本張曲盤是由利家唱片約於1930年代錄製的【男女相笑歌】,利家廣東音樂團演奏,演唱者張旺榮、玉梅(玉妹)應為客家採茶戲班藝人,以老腔山歌演唱,以椰胡、鑼鼓伴奏。【男女相笑歌】,以一丑一旦相互調侃、取笑逗樂的方式對唱,民間稱為「相褒」。
沈錦堂:交響詩《客家頌》
沈錦堂:交響詩《客家頌》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沈錦堂(1940-2016)為臺灣當代客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出生於新竹州新竹郡關西庄(今新竹縣關西鎮),畢業於臺北市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機械科(今臺北市立大安高工)、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作曲組(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學院,而後前往美國攻讀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音樂碩士。
賴碧霞演唱〈山歌仔〉(1967)
賴碧霞演唱〈山歌仔〉(1967)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音檔)、趙彩雲(照片)
賴碧霞對客家山歌的傳承及推廣不遺餘力,受到民歌採集學者許常惠的青睞而雀屏中選,於是民歌採集團隊於1967年5月24日前往錄製賴碧霞在巔峰期所演唱的多首客家歌謠,內容包括(九腔十八調)〈平板調〉、〈山歌仔〉、〈老山歌〉、〈桃花開〉、〈十八摸〉等。
古倫美亞唱片「改良採茶」〈遊河南〉(下)
古倫美亞唱片「改良採茶」〈遊河南〉(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
客籍藝人玉梅演唱〈仰頭看天〉
客籍藝人玉梅演唱〈仰頭看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
客籍藝人玉梅演唱〈送情人〉
客籍藝人玉梅演唱〈送情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
手語導覽影片
手語導覽影片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數位人文工具輔助文字釋讀測試
數位人文工具輔助文字釋讀測試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數位人文工具輔助簡冊復原測試階段Ⅰ
數位人文工具輔助簡冊復原測試階段Ⅰ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數位人文工具輔助簡冊復原測試階段Ⅱ
數位人文工具輔助簡冊復原測試階段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勉勵歌
勉勵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林富士線上追思會
林富士線上追思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林富士,於2021年6月22日逝世。時值臺灣COVID-19疫情為三級警戒,故史語所於7月22日,以線上方式辦理追思會。 會上邀請林富士的師友等14位代表,錄製追憶影片,依序為: 1.黃進興(中研院院士兼副院長。林之同僚)
Takuvakuvan na senay(4)
Takuvakuvan na senay(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知本部落少年階級 歌謠此首歌謠為知本部落少年階級的歌謠,歌詞為虛詞。
矮靈祭歌11-1
矮靈祭歌11-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祭歌第1首。
傳統製灰文化1
傳統製灰文化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製灰文化 資料來源:謝清泉
西田社後場紀錄影片
西田社後場紀錄影片
國立臺灣博物館
三英戰呂布
三英戰呂布
江武昌
關渡藝術節
考古大菩薩遊台灣:左鎮人
考古大菩薩遊台灣:左鎮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左鎮人年代更正啟事:2014年國立臺灣博物館將左鎮頭骨透過放射性碳定年技術重新定年,結果表明左鎮頭骨化石僅有距今約3000年的歷史。 ※影片中之左鎮遺址木牌應更正為「左鎮人」,發現「左鎮人」的地點非原始堆積所在,沒有發現相關的文化遺址與遺物以確定其文化類型。 經典動畫復刻
考古大菩薩遊台灣:十三行遺址
考古大菩薩遊台灣:十三行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經典動畫復刻 線上旅遊GO!讓考古大菩薩當導遊帶大家遊覽全台各地的遺址吧! 新北市八里區的十三行遺址,從發現就有傳奇,遺址居然可以使飛行羅盤異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