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50個藏品
畫家姊姊
畫家姊姊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遠眺三峽
遠眺三峽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高山所見
高山所見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描述臺灣第一高山,登臨玉山後所作。1960七位畫家共同合作高山仰止。
祖師廟廟埕前
祖師廟廟埕前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50年代的祖師廟埕前原味十足,沒有討好的構圖與內容,在質樸中卻顯現出一種古早味鄉景。河水的視線消失在畫面中心,卻有無限之遠,增加了許多想像的空間。
許博士夫人肖像
許博士夫人肖像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許鴻源博士夫人在梅樹畫室留下的影像。 畫中左上有自己的畫作作為背景。兩件雕刻置於電話旁,皮椅的質感,畫中許夫人雍容華貴、衣服花樣細膩的表現,手指自然的表現。 此畫完成參展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李梅樹八十回顧展。
小溪
小溪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構圖簡單,溪水流動,以岸邊的巨石將近距離視線透視中間的水石。
墾丁初春
墾丁初春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新裝
新裝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玉山
玉山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摘蓮霧-2
摘蓮霧-2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春滿
春滿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三峽清晨
三峽清晨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少見的將一棵樹放在畫面正中央,下筆筆調輕快寫意。構圖左側為三峽的街屋,右邊是三峽溪與三峽拱橋。
男石膏像
男石膏像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小憩(一)
小憩(一)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以誦經生阿美為模特兒,由此作品可看出李梅樹對於畫面空間安排的細心。
三峽春色
三峽春色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觀音山
觀音山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劉清港紀念畫像
劉清港紀念畫像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李梅樹兄長劉清港醫師隨母姓,李梅樹隨父姓,兄長逝世於1930年四月十六日,李梅樹極有可能為紀念兄長而於日本返臺奔喪之際所繪,足見其對兄長敬慕思念之深情。人物背景的木雕現今仍保存,雕工至為精巧,也供李梅樹重建三峽祖師廟繪圖之參考。
半身神像
半身神像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李梅樹於東京美設學校畢業的建學旅行,13天區參訪京都奈良的寺廟留下的素描畫像。
靜物
靜物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日月潭
日月潭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這幅作品是寫生日月潭景色。當時還有潭中島可上岸遊走。原名拉魯島後改為光華島。因921地震及水位波浪影響逐漸消失。李梅樹以畫筆留下當年的景象。彩雲飄過遠山反映潭面。 本畫雖未署名、且尚未完成,但已經是完整的畫作。
玫瑰
玫瑰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黃昏
黃昏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黃昏》是李梅樹的代表作品之一,李梅樹以自己女兒們為模特兒,如大女兒麗霞、二女兒麗月、三女兒麗玉等著農裝入畫,至為親切傳神。 創造了這幅膾炙人口的鄉土鉅作,每每為大家所欣賞,尤其是描繪臺灣鄉村婦女勤勞樸實一面,黃昏時,人物背後長而舒緩的水平線,象徵大地無盡而莊嚴的生命力。
岸邊小屋
岸邊小屋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小河邊的小船屋和小船靜靜地排列。
牧場
牧場
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這是一張李梅樹晚年的作品,隨著時代演進,從前水牛群聚的田野景象,並不多見,只有自牧場裡尋找題材。畫面由早期的田野氣氛切換為光線明暗的描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