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10450個藏品
臺中公學校第五回實業科畢業生
臺中公學校第五回實業科畢業生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明治28(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翌年3月即在臺中設置「日語傳習所」,至明治31(1898)年10月1日「日語傳習所」改稱「臺中公學校」。照片摘自大正8(1919)年臺中公學校第五屆實業科畢生紀念冊。
臺中第二中學校棒球隊
臺中第二中學校棒球隊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招收日籍學生為主的臺中第二中學,係於大正11(1922)年4月15日開學。照片係於昭和6(1931)年7月第二中學學生組織棒球隊成立,隊員與教師合照紀念。
柳原托兒所幼稚班第六屆畢業留影
柳原托兒所幼稚班第六屆畢業留影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設於臺中興中街的私立柳原托兒所幼稚班,第六屆畢業生(希望班)師生於民國48(1959)年7月11日合照。
臺中國民學校棒球隊指導教師
臺中國民學校棒球隊指導教師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中國民學校棒球指導老師個人肖像,係於民國46(1957)年間所攝。
昭和國民學校舞蹈學生合照
昭和國民學校舞蹈學生合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中昭和國民學校表演狐狸舞學童與指導老師合照,昭和19(1944)年攝影。
臺中戲院
臺中戲院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建立於日治時期的臺中座,在戰後改由中影經營,並更名臺中戲院,專門放映電影。照片攝於1956年,當時戲院正上映日片《羅曼斯姑娘》及《美女與盜賊》。1977年戲院拆除後改建為北屋百貨、後由龍心百貨接手,至1998年停業。
臺中市第四信用合作社中山路分社遷移紀念
臺中市第四信用合作社中山路分社遷移紀念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照片係臺中市第四信用合作社中山路分社,於民國40(1951)年8月1日遷移新址紀念之社員團體合照,前排右起第四位為國代林湯盤先生。
臺中火車站新舊任站長接交典禮後全體員工合照
臺中火車站新舊任站長接交典禮後全體員工合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民國41(1952)年8月9日,臺中火車站新舊任站長交接典禮之後,全體員工於火車站前合照留念。舊站長為洪興正、新站長為姜光第。
臺中州知事官邸
臺中州知事官邸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照片柵欄內的建物為臺中州知事官舍,於大正13(1924)年2月興建完成。臺中州係於大正9(1920)年10月1日地方官制改正,原臺中廳及南投廳合併役置臺中州。
北屯庄役場廳舍落成典禮紀念
北屯庄役場廳舍落成典禮紀念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昭和11(1936)年北屯庄役場(即今北屯區公所)廳舍落成紀念之際,相關官員、職員合照留念。
臺中酒廠外貌
臺中酒廠外貌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此為臺中酒廠外貌。大正11(1922)年7月實施酒專賣制,在臺中南區設立專賣支局,開始製酒,生產清酒、米酒、燒酒、糖蜜酒等。戰後,臺中酒廠之名傳遍全島,一時之間仍為中部造酒之聖地。
臺中酒廠設備
臺中酒廠設備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大正11(1922)年7月,臺中專賣支局買收大正製酒株式會社臺中工場,開始製酒。此為臺中酒廠內部造酒設備一部分鏡頭。
臺中第一中學校神社
臺中第一中學校神社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日治時期專為臺灣人子弟接受中等教育,由地方紳士林獻堂等發起申請設立臺中中學校,於大正4(1915)年2月3日得到該認同,同年5月1日開學。校舍全部落成於大正6(1917)年,同時建立日本神社於校內(如照片),以供全校師生禮拜,於戰後日本人遣返回國同時撤除,現已不存在。
臺中市立第一中學
臺中市立第一中學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現居仁國中前身為臺中市立中學,係於民國35(1946)年9月18日開學,民國38(1949)年秋奉增設高中部,民國43(1954)年8月1日設立分校(現雙十國中),民國46(1957)年1月市立中學分校獨立設校為臺中市立第二中學,本校改稱臺中市立第一中學,照片於民國47(1958)年所攝,位於今自由
臺中市立家事職業學校
臺中市立家事職業學校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照片係臺中市立家事職業學校,於民國45(1956)年攝影的校門景色。該校原稱臺中家政女學校,於昭和10(1935)年4月20日招收54名學生開校,戰後政府派朱阿貴接管,並改稱臺中市立女子初級職業學校,之後屢經改稱校名,至今稱臺中市立臺中家事商業高級中等學校。
臺中第一中學校本館
臺中第一中學校本館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中一中之前身臺灣公立臺中中學校,於大正4(1915)年2月3日,創立於當時藍興堡東勢子庄(後來之新官町)。大正11(1922)年2月6日改名為臺中州立第一中學校。
臺中神社
臺中神社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昭和15(1940)年10月26日新建於水源地公園(今體市場北)之臺中神社外觀。
臺中州立臺中高等女學校校舍全景
臺中州立臺中高等女學校校舍全景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中部地區女子高等教育的搖籃─臺灣公立臺中高等女學校成立於大正8(1919)年3月31日,為後來之臺中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照片係該校校舍全景。
臺中家事學校校舍
臺中家事學校校舍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中市立臺中家政女學校,成立於昭和10(1935)年3月22日,4月有54名學生入學,修學年限為3年,昭和19(1944)年學生數有162名,此為該校之校舍一景。
州立臺中一中校舍
州立臺中一中校舍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上圖為日治時期州立臺中一中校舍正面的鏡頭,下圖為該校舍後方的運動場及學生寄宿的宿舍。
臺中神社
臺中神社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大正元(1912)年建立於臺中公園內東北角的縣社臺中神社,祭祀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三神與北白川能久親王共四座神。昭和17(1942)年遷建於臺中水源地公園北,由縣社昇格為國幣小社。
臺中鄰保館
臺中鄰保館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中鄰保館即現省立臺中醫院後方之育幼院,其主要事業包括輕度門診、治療、健康商談、職業介紹、住宅供給、常設保育員及授產事業(職業訓練)等社會福利救濟事業等。本照片為鄰保館內部房間,係昭和11(1936)年11月竣工時所攝,室內仍未佈置。
柳川河岸上的房舍
柳川河岸上的房舍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民國40年代國民政府遷臺,為安罝大量隨之而來的移民,遂砍伐岸上柳樹改築房舍。隨著人口增加,房舍也陸續向河面增建,排洩物從此下落至川內,柳川成為臭水溝。至民國70年代柳川經民生至民族路一段的沿岸房舍已悉數拆除,重植柳樹。
臺灣新聞社新舍落成
臺灣新聞社新舍落成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明治34(1901)年臺中「每日新聞社」創立。明治36(1903)年改稱「中部臺灣日報」。二年後擴張版面發行擴及清國、韓國、滿州、蒙古。明治41(1908)年改稱「臺灣新聞」,大正4(1915)年新社屋落成而遷入(如照片)。該報於昭和初期發行一萬三千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