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8個藏品
《寂寞的十七歲》工作照
《寂寞的十七歲》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年,《寂寞的十七歲》拍攝現場。 左2為導演白景瑞(坐者)、左2為攝影師林贊庭與35mm Mitchell Mark II攝影機,右1為演員唐寶雲,右3在量光的是攝影助理陳坤厚。 1968年第6屆金馬獎,白景瑞和林贊庭分別以《寂寞的十七歲》榮獲最佳導演及最佳彩色攝影獎。
《寂寞的十七歲》工作照
《寂寞的十七歲》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年,攝影師林贊庭拍攝由白景瑞執導的《寂寞的十七歲》時,被綁在汽車引擎蓋上,手持攝影機拍攝演員開車的鏡頭。 1968年第6屆金馬獎,白景瑞和林贊庭分別以《寂寞的十七歲》榮獲最佳導演及最佳彩色攝影獎。
《再見阿郎》工作照
《再見阿郎》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0年,攝影師林贊庭拍攝《再見阿郎》夜景戲時,吊在火車的車廂外拍攝演員張美瑤把頭探出車廂外的鏡頭。
《惡夢初醒》工作照
《惡夢初醒》工作照
林贊庭
拍攝《惡夢初醒》(1951)所使用的是攝影機是向空軍總部借用的35mm Mitchell Standard攝影機。 掌鏡者為攝影師為王士珍,攝影大助是華慧英(右)及二助林贊庭(左)。
林贊庭(工作照)
林贊庭(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0年,攝影師林贊庭拍攝由李嘉執導的國語片《海浦春潮》時,使用麥路西留下的的35mm Arriflex 35 IIA攝影機與正宗新藝綜合體鏡頭。
林贊庭(個人照)
林贊庭(個人照)
林贊庭
攝影師林贊庭於義大利參訪時,嘗試操作70mm攝影機。
《寂寞的十七歲》工作照
《寂寞的十七歲》工作照
林贊庭
1967年,攝影師林贊庭拍攝《寂寞的十七歲》時,被綁在汽車引擎蓋上,手持攝影機拍攝演員開車的鏡頭。 右後方的卡車上站著導演白景瑞(左2)。 1968年第6屆金馬獎,白景瑞和林贊庭分別以《寂寞的十七歲》榮獲最佳導演及最佳彩色攝影獎。
林贊庭(個人近照)
林贊庭(個人近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16年1月28日,《國影本事》採訪林贊庭。
林贊庭(個人近照)
林贊庭(個人近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16年1月28日,《國影本事》採訪林贊庭。
李泉溪與工作人員合影(工作照)
李泉溪與工作人員合影(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0年代,李泉溪導演(前排左1)在台中霧峰花園附近租下一家廢棄戲院,以新南光劇團為號召,改編著名的戲碼或民間故事,為台聯、天華、美都等公司拍攝歌仔戲台語片。
攝影師合影(早期)
攝影師合影(早期)
林文錦
中影攝影師的早期合影。 左起為涂秋林、林焜圻、賴成英、廖繼燿、洪慶雲、林贊庭、史紀新、林文錦。
林贊庭(工作照)
林贊庭(工作照)
林贊庭
攝影師林贊庭帶著35mm Arriflex 35 IIC攝影機搭乘軍用直升機拍攝高空俯照。
林贊庭(工作照)
林贊庭(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5年,白景瑞執導的《女朋友》,攝影師林贊庭(右)以自製的小Zoom鏡頭拍攝林青霞(左)。 林贊庭將相機用的55-135mm小幅度變焦鏡頭(業界俗稱小Zoom鏡頭)改裝,並訂做鏡頭座安裝固定在Arriflex攝影機,免去更換鏡頭的麻煩。
台灣影人協會成立大會
台灣影人協會成立大會
洪慶雲
2000年9月9日「台語片演藝人員聯誼會」擴大組織為「台灣影人協會」,由辛奇當選首任理事長。 左起:林溪濱(新和興影業公司的老闆),攝影師廖慶松、廖萬文、賴成英、洪慶雲、林贊庭、林鴻鐘。
農教練習生合影
農教練習生合影
林文錦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練習生時期,學員們出遊留影。 坐著的5人左起:曾保堂、賴成英、林文錦、洪慶雲、涂秋林。 站著的6人左起:楊思穎、洪瑞庭、林隆淮的弟弟、陳洪民、林隆淮、林贊庭。 未入鏡的拍照者是廖繼燿。
農教練習生合影
農教練習生合影
林文錦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練習生時期,學員們出遊留影。 前排左起:林贊庭、-、林文錦、涂秋林、賴成英、-、陳洪民、-、洪瑞庭。
農教練習生合影
農教練習生合影
林文錦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練習生時期,學員們出遊留影。 左起為:-、洪慶雲、賴成英、林贊庭、林焜圻、林文錦。
《海浦春潮》工作照
《海浦春潮》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0年,攝影師洪慶雲(左上)與林贊庭(右上)拍攝由李嘉執導的國語片《海浦春潮》時,坐上電力公司修理電纜的升降車拍攝升降效果的鏡頭。 左前方為女主角金楓。
《地獄新娘》演職員與何應欽將軍合影
《地獄新娘》演職員與何應欽將軍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年,永新公司投資的台語片《地獄新娘》至淡水高爾夫球場拍攝外景時巧遇何應欽將軍合影。後排右2起:攝影師林贊庭(右2)、導演辛奇、演員歐威、演員金玫、何應欽將軍、攝影助理廖文雄,及場記林錦鶴(左2) 何應欽將軍身旁的兩位童星:戴佩珊(右)、小惠(左)。 前排坐者中間是劇務游太郎。
林贊庭(工作照)
林贊庭(工作照)
林贊庭
攝影師林贊庭與35mm Arriflex 35 IIC攝影機。400呎底片盒的軟式隔音罩上繡著「贊益」字樣。
《筧橋英烈傳》外景工作照
《筧橋英烈傳》外景工作照
林贊庭
1975年12月-1976年8月,由張曾澤執導《筧橋英烈傳》在高雄左營海軍基地拍攝外景,林鴻鐘(左2)擔任攝影師,林贊庭(左3)前來協助。 兩台攝影機皆為35mm Arriflex 35 IIC。
台灣影人協會成立大會
台灣影人協會成立大會
洪慶雲
2000年9月9日「台語片演藝人員聯誼會」擴大組織為「台灣影人協會」,由辛奇當選首任理事長。 左起:洪慶雲、辛奇、林贊庭
農教練習生合影
農教練習生合影
林文錦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練習生時期,學員們出遊留影。 前排左起:賴成英、涂秋林、林贊庭、林文錦。
《雲山夢回》工作照
《雲山夢回》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1年,由郭南宏執導的《雲山夢回》拍攝現場。 左側是男女主角韓湘琴和田鵬,右邊操控Arriflex攝影機的是林贊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