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055個藏品
張己任 個人 獨照
張己任 個人 獨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張己任 指揮照_2
張己任 指揮照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張己任 博士照
張己任 博士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張己任 指揮照_1
張己任 指揮照_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曾興魁 《漁與樵》
曾興魁 《漁與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給34 簧微分音笙、弓槌揚琴、低音單簧管與電子樂器回授竹筒。
曾興魁 藝術照
曾興魁 藝術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汪正翔攝。
曾興魁 與shau-yung, Chou Long
曾興魁 與shau-yung, Chou Long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曾興魁 與Tamato, Oetvoch
曾興魁 與Tamato, Oetvoch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曾興魁 與San Tong
曾興魁 與San Tong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曾興魁 得吳三連獎
曾興魁 得吳三連獎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曾興魁 與Mass
曾興魁 與Mass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曾興魁 海報照片
曾興魁 海報照片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魏樂富 獨照_1
魏樂富 獨照_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魏樂富 獨照_2
魏樂富 獨照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展區照片-樂譜
展區照片-樂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李泰祥創作時的神情
李泰祥創作時的神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手術前的李泰祥。他說:生病後,每次的思考創作都是腦力與體力的較勁,他卻常常「輸」給體力。
温隆信 獨照_6
温隆信 獨照_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7 年演出時於後臺。
温隆信 獨照_1
温隆信 獨照_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0
70 年代,擔任小提琴手的温隆信。
温隆信 手足與朋友
温隆信 手足與朋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4 年作品演出後,與弟弟温隆俊、擊樂家北野徹合影。
温隆信 獨照_2
温隆信 獨照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0
80 年代,論壇講習上的身影。
温隆信 參與齊爾品紀念樂展
温隆信 參與齊爾品紀念樂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齊爾品紀念樂展中與齊爾品夫人李獻敏女士合影。
許常惠與史惟亮合影
許常惠與史惟亮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自巴黎學成歸國的許常惠,一直忙於教學、創作、組織「製樂小集」等活動,對於民族音樂的系統研究,始終未能積極展開,直到史惟亮率先登高一呼,至此開始了兩人攜手的田野調查與研究工作。
民歌行旅 第四次採集 臺東縣卑南鄉_1
民歌行旅 第四次採集 臺東縣卑南鄉_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史惟亮 與友人於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前留影
史惟亮 與友人於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前留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歷經多方奔走,史惟亮與友人終能看見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成立。後排左六為史惟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