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930個藏品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影攝影棚內搭建小鎮街景,前景是大型升降機。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汪洋中的一條船》,是根據鄭豐喜自傳小說改編,1978年7月在台上映,創下該年度國片賣座紀錄,並囊括第15屆金馬獎六項大獎。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合執導的三位導演,左起:白景瑞、李行、李嘉。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今天不回家》合影
《今天不回家》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眾電影公司創業作《今天不回家》錄製電影主題曲時,公司夥伴齊聚位於重慶北路,由葉和鳴經營的「和鳴錄音室」。 左起側面低頭的是蔡東華,依序是白景瑞、李行。 右側站著的是張永祥,依序是陳汝霖、胡成鼎。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左)站在水中指導秦漢(中,飾鄭豐喜)與林鳳嬌(右,飾吳繼釗)對戲。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汪洋中的一條船》,是根據鄭豐喜自傳小說改編,1978年7月在台上映,創下該年度國片賣座紀錄,並囊括第15屆金馬獎六項大獎。
《原鄉人》現場工作照
《原鄉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外景拍攝,左起:導演李行、秦漢(飾鍾理和)、攝影指導陳坤厚(掌鏡者)、─、攝影李思莊。 講述鍾理和與妻子鍾台妹生平故事的《原鄉人》,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李行執導,1980年8月在台灣上映。
《海鷗飛處》工作照
《海鷗飛處》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甄珍(左,飾楊羽裳)、鄧光榮(右,飾俞慕槐),新加坡外景拍攝。 根據瓊瑤的小說改編,李行執導,由馬氏影業(香港)公司出品的《海鷗飛處》,於1974年6月在台上映。
《今天不回家》首次赴港宣傳
《今天不回家》首次赴港宣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帶著花圈的是導演李行(右)、甄珍。 大眾電影公司創業作《今天不回家》,由白景瑞執導、張永祥編劇,李行擔任策畫,1969年7月在台灣上映。
《母與女》現場工作照
《母與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酒店場景,右側著淺色上衣者為導演李行,左1為副導演李融之。 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李行執導的《母與女》,1970年5月開拍,1971年7月在台上映。
《浪花》現場工作照
《浪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皇冠文化創辦人平鑫濤、原著作家瓊瑤至拍攝現場探班,右為導演李行。 《浪花》由香港馬氏影業公司出品、李行執導,改編自瓊瑤小說,1976年10月在台上映。
《秋決》現場工作照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導演(左)和歐威(右,飾裴剛)一起看劇本。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早安台北》現場合影
《早安台北》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前起:李烈、伍克定、張德順(場務)、李行(導演)、鍾鎮濤、林鳳嬌、歐弟、江明、舒蘭英(服裝)、曹建、錢璐、傅碧輝、郎雄、崔福生、韓甦等與工作人員在台北劍潭山的 「太原五百完人紀念建築群」之紀念碑前合影。 《早安台北》由李行執導、侯孝賢編劇,1979年8月公開上映。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站在攝影機右側的是導演李行、中影總經理龔弘,右後方應是演員唐寶雲。 攝影機為35mm Mitchell NC,400呎底片盒的軟式隔音罩上有著「中影」的字樣。 《養鴨人家》由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8月至南投草屯拍攝農業展覽會的畫面,1964年12月上映。
《海鷗飛處》現場工作照
《海鷗飛處》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用餐時間,右起鄧光榮(飾俞慕槐)、甄珍(飾楊羽裳)、製片陳汝霖、李行導演、─。 根據瓊瑤的小說改編,李行執導,由馬氏影業(香港)公司出品的《海鷗飛處》,於1974年6月在台上映。
《風從那裡來》工作照
《風從那裡來》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歐威扛著唐寶雲,吳松(右1)在一旁。 受西部片啟發攝製而成的《風從那裡來》,李行執導,由台聯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8月在台上映。
《秋決》現場工作照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前排左起導演李行(下跪者)、攝影指導賴成英、演員葛香亭(飾牢頭)。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路》現場探班合影
《路》現場探班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四弟李子繼、大哥李子弋、導演李行。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秋決》工作照
《秋決》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酒館跳舞的舞者。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路》記者會
《路》記者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影公司在《路》的外搭景現場舉辦記者會。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秋決》現場工作照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右)俯撐在燈具後,右手邊為攝影機及攝影指導賴成英。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秦始皇》工作照
《秦始皇》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2年,中影與日本大映電影公司合拍70mm 寬銀幕電影《秦始皇》(日文片名「秦・始皇帝」),也是台灣首見70mm Vista Vision攝影機。 新竹湖口拍攝外景現場,左2為演員焦姣,其餘4位是日籍攝影助理。
《秦始皇》工作照
《秦始皇》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2年,中影與日本大映電影公司合拍70mm 寬銀幕電影《秦始皇》(日文片名「秦・始皇帝」),也是台灣首見70mm Vista Vision攝影機。 從攝影機的間歇輸片機構可以看到這部Vista Vision攝影機是35mm底片是以橫走方式通過片門來拍攝的。
聯邦影業六十週年回顧展
聯邦影業六十週年回顧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前排坐者左起:林鴻鐘、賴成英、林贊庭、郭南宏、李行、方芳(蹲在李行前方)、黃仁、華慧英。 後排站者左起:張昌彥、高肖梅、吳鴻田、白鷹、賀用正、石雋、江彬、李天礢、陳世偉、苗蔚蘭(苗天的女兒)、趙瑛瑛、萬重山、林文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並於1969年正式啟用。 此為行政大樓大門正面,及黃杰提字的「國際製片廠」招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