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61個藏品
電影資料館時期舊照
電影資料館時期舊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借用大都影業的空間檢查與整理台語片。 左為黃庭輔,身旁是世新大學的工讀生或大都員工。
1991年「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
1991年「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1年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舉辦「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戶外放映活動,於迪化街城隍廟口放映《三鳳震武林》的情景。 8月20日19:30《地獄新娘》 台北新公園音樂台(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8月21日19:30《兩相好》  台灣大學正門口
《今天不回家》工作照
《今天不回家》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大眾公司出品的《今天不回家》租借台北市波麗路咖啡廳拍攝。 導演白景瑞(右)指示攝影鏡位,左為攝影師林贊庭。 攝影機應該是林贊庭自購的35mm Arriflex 35 IIC攝影機。
《音容劫》工作照
《音容劫》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宗由導演、賴成英攝影的《音容劫》(1960),由於1959年中影台中製片廠因火災而遭燒毀,借用台北的台灣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厰)的攝影棚拍攝。 右為擔任攝影助理的林鴻鐘,攝影機為35mm Mitchell NC。
《玉觀音》工作照
《玉觀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9年,攝影師賴成英(左1)在中影攝影棚以35mm Mitchell NC攝影機拍攝《玉觀音》。 圖中吹洞簫者為演員陳甯(即陳耀圻)。 《玉觀音》是由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的電影,改編自劇作家姚一葦舞台劇作《碾玉觀音》。
林鴻鐘(工作照)
林鴻鐘(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時任攝影助理的林鴻鐘在1962年《颱風》的拍攝現場,該片使用的是附隔音罩的35mm Mitchell NC攝影機同步錄音拍攝。
陳玉帛(工作照)
陳玉帛(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厰)攝影棚內,攝影師陳玉帛(右上)坐在彎軌推車上拍攝。
資深攝影師合影(201608)
資深攝影師合影(201608)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16年8月20日 國影中心於台北獅子林新光影城舉行《秋蓮》慶生暨修復特映會。 右起:林鴻鐘、林贊庭、林錦鶴、洪慶雲、賴成英、賴成英夫人。
資深攝影師合影(201609)
資深攝影師合影(201609)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16年9月30日參觀國影中心於台北中山堂「台語片60周年文物展」時合影留念。 左起:林贊庭、賴成英、洪慶雲、林鴻鐘。
聯邦影業六十週年回顧展
聯邦影業六十週年回顧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前排坐者左起:郭南宏、李行、華慧英。 後排站者左起:石雋、江彬、方芳、萬重山及其孫女、趙瑛瑛、苗天女兒、白鷹。
聯邦影業六十週年回顧展
聯邦影業六十週年回顧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賀用正、林鴻鐘、黃仁、林文淇、華慧英、林贊庭、賴成英、石雋。
《有我就有你》劇照
《有我就有你》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伍秀芳(右,飾秀琴)與劉家昌(左,飾陳光堯)走在拆除前的中華商場鐵軌旁。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劉家昌編導,以三天完成的《有我就有你》,1971年11月25日在台灣首映。
國家電影資料館30週年館慶活動(辛奇)
國家電影資料館30週年館慶活動(辛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導演於活動開幕致詞。
《龍門客棧》有獎填字猜圖搖獎遊大會
《龍門客棧》有獎填字猜圖搖獎遊大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龍門客棧》有獎填字猜圖搖獎遊大會,於1967年(民國56)11月8月上午9點在台北市寶宮戲院舉行。 由出品人沙榮峰主持,女主角上官靈鳳及聯邦明星韓湘琴、徐楓、楊夢華等搖獎。當天湧進千餘名的觀眾,盛況空前。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李行)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導演於活動櫥窗前留影。 中國話劇導演第一人洪深的女兒洪鈐為父親寫的書《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歷世編年紀》在台灣出版,於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座談會與作品回顧展。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 ——紀念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先生118歲冥誕 ◎座談會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洪鈐、李行)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洪鈐、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導演、洪深的女兒洪鈐(左)於活動櫥窗前留影。 中國話劇導演第一人洪深的女兒洪鈐為父親寫的書《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歷世編年紀》在台灣出版,於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座談會與作品回顧展。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 ——紀念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先生118歲冥誕
聯邦六十國聯五十暨影人歡迎晚宴(李行、郭南宏、張永祥)
聯邦六十國聯五十暨影人歡迎晚宴(李行、郭南宏、張永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李行、郭南宏、張永祥。 2013年金馬五十週年之際,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特地舉辦「聯邦六十國聯五十 暨影人歡迎晚宴」,讓散居國內外多年不見的許多資深影人們相聚交流。 時間:2013年11月24日 地點:喜來登飯店17樓(請客樓包廂-億瑞廳)
聯邦六十國聯五十暨影人歡迎晚宴(江青、李行)
聯邦六十國聯五十暨影人歡迎晚宴(江青、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江青、李行。 2013年金馬五十週年之際,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特地舉辦「聯邦六十國聯五十 暨影人歡迎晚宴」,讓散居國內外多年不見的許多資深影人們相聚交流。 時間:2013年11月24日 地點:喜來登飯店17樓(請客樓包廂-億瑞廳)
《沒有女人的地方》開鏡合影
《沒有女人的地方》開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唐紹華執導、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廠)出品《藝林奇譚》(上映時更名為《沒有女人的地方》)該片於1955年10月開拍,黃卓漢等人來道喜。 前排左起:龍芳、黃河、焦鴻英、林翠、丁瑩、黃卓漢、莫康時、林翠母親。 後排左起:彭世偉、田豐、李行、高明、楊甦、周旭江、井淼、古軍、香港友人、玉珏、唐紹華。
《翠嶺長春》劇照
《翠嶺長春》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中)演出由吳文超執導、農林廳林管局委託台灣省電影製片廠拍攝《翠嶺長春》。 ※《翠嶺長春》(原名「綠野芳蹤」)由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林管局委託台製廠拍製。1955年3月12日開鏡,直到1959年3月25日才上映。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影士林廠拍攝燕廷歌舞場面合影,左1導演李行(著直條紋襯衫),左2陳國鈞(古裝白眉白鬚),最後一排左為崔福生(飾燕王),右為武家麒(飾燕太子),第三排右2為徐一工(古裝黑鬍鬚)。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李行)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導演李行以《汪洋中的一條船》第三度榮獲最佳導演獎,由王引導演頒獎。 李行上台領獎時致詞:「評審是公平的,因為得了兩次並不表示不能再得,我們需要再接再厲!」成為台灣影史上經典的一幕。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編劇(張永祥)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編劇(張永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張永祥以《汪洋中的一條船》榮獲最佳編劇,由胡金銓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攝影(陳坤厚)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攝影(陳坤厚)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陳坤厚以《汪洋中的一條船》榮獲最佳攝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