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74個藏品
林文錦
林文錦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文錦,1933年5月20日出生於台中豐原,父親任職台糖公司,母親為家庭主婦,兄弟姊妹共七人,排行第三。
李庥 Rev. Hugh Ritchie
李庥 Rev. Hugh Ritchie
Wikimedia Commons
歐德理 Ernst Eitel
歐德理 Ernst Eitel
Wikimedia Commons
小雪
小雪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小雪本名李明月,1932年出生於中國廈門(一說台灣,待確認),從小由祖父母撫養長大,童年住在萬華的「入船町」(現之台北西門町貴陽街附近)。小學就讀萬華老松國民學校,接受日式教育。終戰後,她曾到七十二舍(現為中興醫院)工作,下班後去學漢字。小雪不喜歡醫院的工作環境,轉換到進口外國電影的公司上班。
陳淑芳
陳淑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淑芳,本名陳笑,1939年7月2日出生於台北州(今新北市)基隆郡瑞芳九份,父親為礦坑承包商,開採金礦,家道殷實。陳淑芳是獨生女,在她的央求下,母親領養了姊姊和兩個弟弟與她作伴。1945年她進入九份國小就讀,三、四年級初次接觸舞蹈,喜歡舞台表演。
莊淑旂與孫越 之二
莊淑旂與孫越 之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2008年公共電視製播「銀髮熟年」系列節目,由孫越主持訪問莊淑旂養生之道。
莊淑旂在北投國中
莊淑旂在北投國中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返臺定居後,隨即從住處附近的學校開始推行宇宙操等健康課程。北投國中往後多年也以宇宙操作為課間操。
「國際癌體質改善研究會」發表會
「國際癌體質改善研究會」發表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於1966年在東京成立「財團法人國際癌體質改善研究會」,並擔任理事長。
莊淑旂先生出版紀念會
莊淑旂先生出版紀念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1970年莊淑旂第一本書《青春永駐的食事與生活》出版記念會,這本書使得她在日本一砲而紅。 (坐在莊淑旂右側為當時赴日求學的幼子陳再生醫生。)
莊淑旂考察薏仁田
莊淑旂考察薏仁田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重視食材和藥材的來源與品質,在日本曾契作紅薏仁,作為食品的配方之一,也將此品種引進台灣。
莊淑旂與莊靜芬
莊淑旂與莊靜芬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左)與三女莊靜芬(右)的合照。當時莊靜芬於新潟醫學大學畢業,所穿的旗袍即為莊淑旂領取博士學位時穿著的。
莊淑旂示範宇宙操
莊淑旂示範宇宙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獨創的防癌宇宙操,藉由手臂上舉和宇宙巾的拉力,完全伸展胸腔、腹腔和相關經脈。手持的這條布巾,她稱為宇宙巾。
莊淑旂與孫越 之一
莊淑旂與孫越 之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2008年公共電視製播「銀髮熟年」系列節目,由孫越主持訪問莊淑旂養生之道。
莊淑旂在沖繩和平公園
莊淑旂在沖繩和平公園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攝於沖繩和平公園。她一生大多時間在台北和東京度過,閱歷人間疾苦和戰爭,晚年的願望為全民健康,以及世界和平。
國際癌體質改善研究會理事長莊淑旂致詞
國際癌體質改善研究會理事長莊淑旂致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1966年莊淑旂創辦「國際癌體質改善研究會」並擔任理事長,在日本這是第一個由外國人獨立創辦的非營利組織。
莊淑旂單親育幼
莊淑旂單親育幼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婚後八年育有五子,先生卻因癌症過世,第五個孩子是遺腹子。
莊淑旂創辦青峯基金會
莊淑旂創辦青峯基金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1988年返台定居隨即創辦青峯基金會,取名青峯是指老人重拾青春之意,基金會以如何照顧老人為主題,希望高齡者均能獲得妥善照顧。
莊淑旂少時照片
莊淑旂少時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少時照片。
莊淑旂櫻花下
莊淑旂櫻花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於2000年後再訪母校慶應大學的行程中,於櫻花樹下留影。
莊淑旂於主婦之友社開課
莊淑旂於主婦之友社開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於日本「主婦之友社」開設養生料理烹飪課程,也在該社健康相談室提供個別健康諮詢,二者都成為該社最受歡迎的服務項目。
莊淑旂在診間
莊淑旂在診間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在診間。
電視節目訪問莊淑旂
電視節目訪問莊淑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翻拍日本電視台訪問莊淑旂的畫面。
「國際癌體質改善研究會」發表會
「國際癌體質改善研究會」發表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於1966年在東京創立「財團法人國際癌體質改善研究會」,並擔任理事長。
莊淑旂赤足草地走
莊淑旂赤足草地走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認為散步是最好的運動,可以舒緩情緒,偶爾赤足更接近大自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