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97944個藏品
織布用具
織布用具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背帶以生牛皮製成,兩端各穿一洞,穿黑色棉線,打棒,固定棒接無紋飾。
銀綴飾
銀綴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銀綴飾一包,可縫飾衣上,共四十二串,每一串在頂端為一半球形,以細鍊垂掛多片三角形及三角錐狀等垂飾。
女用筒裙
女用筒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由三長條布塊由上而下縫結而成,原底色為黑,除最上一塊中央部分留有25.0cm*62.0cm大小之黑底外,餘在正反面皆密織紅色線,夾雜白、黃、綠及藍色細菱形紋,由菱形紋拼湊成裝飾圖樣。
八供多瑪
八供多瑪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八供食子多瑪,全以石粉合成製造,身為白色,中央刻有兩朵顏色艷麗的藏式紅花,是所有法會、佛壇的必須供養品之一,而此供品是代表「食物」之意,供養食物之目的是暫時消除眾生饑餓之痛苦,並可對獻食者達到靜思圓滿的境界-三摩地。
大刀(關刀)
大刀(關刀)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大刀形狀和關公所用的關刀形狀一樣,這種兵器是關勝這個角色拿的,關刀有輕型的和重型的分別,是攻擊性武器的主力,必須由身體強壯的人才能拿。
大刀(關刀)
大刀(關刀)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大刀形狀和關公所用的關刀形狀一樣,這種兵器是關勝這個角色拿的,關刀有輕型的和重型的分別,是攻擊性武器的主力,必須由身體強壯的人才能拿。
大刀(關刀)
大刀(關刀)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大刀形狀和關公所用的關刀形狀一樣,這種兵器是關勝這個角色拿的,關刀有輕型的和重型的分別,是攻擊性武器的主力,必須由身體強壯的人才能拿。
鈎鐮
鈎鐮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槍頭有鉤鐮刀,長柄有槍刺,前端另外安裝鉤鐮刀,作戰時鉤馬腿用,可用以抵禦馬隊的衝突,為舊日民間使用的武器。
門神尉遲恭
門神尉遲恭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新竹通靈壇所用掛軸: 唐代以後著名的武將門神,即秦叔寶和尉遲恭,原為唐太宗昔日打天下的開國功勳,傳說唐太宗未能救龍王之子,免被魏徵所殺,夜中頻受龍王鬼魂騷擾,所以請畫師畫下秦叔寶與尉遲恭兩人威猛的形象,貼宮門上,自此避去騷擾,就是兩位門神的由來。
門神秦叔寶
門神秦叔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新竹通靈壇所用掛軸: 唐代以後著名的武將門神,即秦叔寶和尉遲恭,原為唐太宗昔日打天下的開國功勳,傳說唐太宗未能救龍王之子,免被魏徵所殺,夜中頻受龍王鬼魂騷擾,所以請畫師畫下秦叔寶與尉遲恭兩人威猛的形象,貼宮門上,自此避去騷擾,就是兩位門神的由來。
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新竹通靈壇所用掛軸: 北極玄武星君化身,形象多為右手執七星劍;左手印訣,一指向天;雙足左踩龜右踏蛇,象徵北方之神。在台灣,玄天上帝的別號很多,如真武大帝、北極大帝。民間俗稱帝爺公、上帝公、上帝爺.....等,屠宰業與航海業皆主祀之。
紙人面具
紙人面具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年代:日治。 竹山混真壇文物, 古代作法事紙糊人物面具。
朱陵度命大天尊
朱陵度命大天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年代:日治。 竹山混真壇文物, 又稱朱衣星君、朱衣使者,民間也有將文昌帝君、大魁夫子、朱衣星君、關聖帝君(關公)、孚佑帝君(呂先祖)、合稱為五文昌,祭拜崇拜。
竹筊
竹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年代:清朝。 新屋徐姓師公壇文物, 祭拜時人向神訴願,如二片相反稱聖筊,表示應允。如兩面向上表示笑筊,兩面向下表示陰筊.就是不從,得再誠心祈求.
北管通鼓
北管通鼓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即堂鼓。通鼓又可稱為堂鼓、唐鼓。木製鼓身,雙面蒙皮,以兩支鼓棒來演奏,形狀、製作材料、演奏法皆與大鼓相同,但比大鼓小。聲音較板鼓柔和,在戲曲伴奏中可以營造出多樣的情緒與氣氛。
扁鼓
扁鼓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木製鼓身,雙面蒙皮,呈扁平狀,故稱扁鼓。古代用於宴饗與祭祀音樂,流行於各地。古代將鼓懸掛於木架上演奏,故又稱懸鼓。現代的扁鼓則平置於木架或鐵架上作雙手敲擊演奏。在北管中與板鼓、通鼓一起演奏。
四塊
四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南管下四管樂器之一。又名四寶,是四片兩端有節的竹片,左右手各執兩片,手臂運勁使竹片震動互擊,逢拍位雙手握重擊,其餘則按照琵琶指法敲擊。
一貫道沙盤鸞筆組
一貫道沙盤鸞筆組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一貫道改良後的扶鸞裝備,大量簡化了扶鸞著書的過程-簡稱「開沙盤」。 扶鸞裝備包含了沙盤、推把、簡化後的鸞筆以及鸞筆撐架四部份。
女子頭飾
女子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路財神令旗木質神龕:彩繪祥龍背板及飾板
五路財神令旗木質神龕:彩繪祥龍背板及飾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安平壺
安平壺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安平壺即宋硐 (Ceramic Pot)。民間亦稱安平壺,相傳是鄭成功打荷蘭人時用的火藥罐,在安平區常有出土,民間將其作盛裝食物的容器,或醃漬食物的甕罐;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用來祭祀阿立祖,而成為拜壺民族而馳名。  
安平壺
安平壺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安平壺即宋硐 (Ceramic Pot)。民間亦稱安平壺,相傳是鄭成功打荷蘭人時用的火藥罐,在安平區常有出土,民間將其作盛裝食物的容器,或醃漬食物的甕罐;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用來祭祀阿立祖,而成為拜壺民族而馳名。
安平壺
安平壺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安平壺即宋硐 (Ceramic Pot)。民間亦稱安平壺,相傳是鄭成功打荷蘭人時用的火藥罐,在安平區常有出土,民間將其作盛裝食物的容器,或醃漬食物的甕罐;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用來祭祀阿立祖,而成為拜壺民族而馳名。
安平壺
安平壺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安平壺即宋硐 (Ceramic Pot)。民間亦稱安平壺,相傳是鄭成功打荷蘭人時用的火藥罐,在安平區常有出土,民間將其作盛裝食物的容器,或醃漬食物的甕罐;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用來祭祀阿立祖,而成為拜壺民族而馳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