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81個藏品
大紅絲質緹花立領長袖大襟女衫
大紅絲質緹花立領長袖大襟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大紅絲質緹花立領長袖大襟衫,大襟衫衣身修長、袖管細窄,合身纖細的外型輪廓是1910~20年代漢族女裝的典型。
石鎖
石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長方形石鎖,重量沉重,上方帶有一把手,稱為鎖簧。石鎖為中國傳統重量訓練的器材,因形似古代銅鎖,故名。相傳石鎖起源於唐代軍營,讓士兵鍛鍊體能以及力量,後來流傳到民間演變成集力量、技巧、健身的傳統競技項目,也是清代武人考試的重要項目之一。
錫製供盤
錫製供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供盤,亦稱牲禮盤,此材質推測為錫合金,非一體成形,盛盤與底座分開製作再焊接成型。器面為素面無花紋,原有上紅漆,器面紅漆保留較完整,但其他部分已淡化脫落,整體鏽化嚴重,而多處遭碰撞凹陷及折損。
石杵石臼組
石杵石臼組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石杵與石臼,共1組2件。推測為砂岩製作而成,屬小型杵臼。
石杵石臼組
石杵石臼組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石杵與石臼,共1組2件。推測為安山岩製作而成,屬小型杵臼。
大紅絲質緹花新娘婚服
大紅絲質緹花新娘婚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為大紅絲質緹花立領長袖大襟衫和馬面裙構成的一整套嫁衣,共1組2件。
黑地繡花客家拖鞋
黑地繡花客家拖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地繡花客家拖鞋,共1組2件。鞋頭以黑色絨布為地,繡上盛開彩菊與蝴蝶紋樣。鞋口以黑色織帶绲邊,內側採平金滿繡技法由桃色織帶中央夾縫金色繡線裝飾。鞋底以牛皮製成,後跟用牛皮疊合加高,鞋跟上下皆有釘子固定之痕跡。
素面象牙筷子
素面象牙筷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單支素面象牙筷,外形呈長條形,頭部略細、尾部稍寬,頭圓尾方,有「天圓地方」之意,是中國筷子常見的形制。使用時需兩支一起使用,將食物夾起送入口中,為一般民眾生活中的食用器具。
素面象牙筷子
素面象牙筷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單支素面象牙筷,外形呈長條形,頭部略細、尾部稍寬,頭圓尾方,有「天圓地方」之意,是中國筷子常見的形制。使用時需兩支一起使用,將食物夾起送入口中,為一般民眾生活中的食用器具。
素面象牙筷子
素面象牙筷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單支素面象牙筷,外形呈長條形,頭部略細、尾部稍寬,頭圓尾方,有「天圓地方」之意,是中國筷子常見的形制。使用時需兩支一起使用,將食物夾起送入口中,為一般民眾生活中的食用器具。
素面象牙筷子
素面象牙筷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單支素面象牙筷,外形呈長條形,頭部略細、尾部稍寬,頭圓尾方,有「天圓地方」之意,是中國筷子常見的形制。使用時需兩支一起使用,將食物夾起送入口中,為一般民眾生活中的食用器具。
素面象牙筷子
素面象牙筷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單支素面象牙筷,外形呈長條形,頭部略細、尾部稍寬,頭圓尾方,有「天圓地方」之意,是中國筷子常見的形制。使用時需兩支一起使用,將食物夾起送入口中,為一般民眾生活中的食用器具。
素面象牙筷子
素面象牙筷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單支素面象牙筷,外形呈長條形,頭部略細、尾部稍寬,頭圓尾方,有「天圓地方」之意,是中國筷子常見的形制。使用時需兩支一起使用,將食物夾起送入口中,為一般民眾生活中的食用器具。
素面象牙筷子
素面象牙筷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單支素面象牙筷,外形呈長條形,頭部略細、尾部稍寬,頭圓尾方,有「天圓地方」之意,是中國筷子常見的形制。使用時需兩支一起使用,將食物夾起送入口中,為一般民眾生活中的食用器具。
素面象牙筷子
素面象牙筷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單支素面象牙筷,外形呈長條形,頭部略細、尾部稍寬,頭圓尾方,有「天圓地方」之意,是中國筷子常見的形制。使用時需兩支一起使用,將食物夾起送入口中,為一般民眾生活中的食用器具。
淡藍釉金魚紋淡青碗
淡藍釉金魚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金魚紋、扇貝紋,並在旁邊淺浮雕印花水波和水草紋,描寫金魚在水中悠然遊走的情景,外器壁近底處裝飾一圈回紋。全器施以淡藍色透明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藍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
淡藍釉金魚紋淡青碗
淡藍釉金魚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金魚紋、扇貝紋,並在旁邊淺浮雕印花水波和水草紋,描寫金魚在水中悠然遊走的情景,外器壁近底處裝飾一圈回紋。全器施以淡藍色透明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藍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
淡藍釉金魚紋淡青碗
淡藍釉金魚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金魚紋、扇貝紋,並在旁邊淺浮雕印花水波和水草紋,描寫金魚在水中悠然遊走的情景,外器壁近底處裝飾一圈回紋。全器施以淡藍色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藍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飛鳥紋與扇紋,並在旁邊淺浮雕印花葉紋,近底處一圈回紋帶。全器施以淡藍色透明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青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戰後初期臺灣鶯歌窯製品,當時流行的飯碗樣式。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飛鳥紋與扇紋,並在旁邊淺浮雕印花葉紋,近底處一圈回紋帶。全器施以淡藍色透明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青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戰後初期臺灣鶯歌窯製品,當時流行的飯碗樣式。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飛鳥紋與扇紋,並在旁邊淺浮雕印花葉紋,近底處一圈回紋帶。全器施以淡藍色透明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青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戰後初期臺灣鶯歌窯製品,當時流行的飯碗樣式。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飛鳥紋與扇紋,並在旁邊淺浮雕,近底處一圈回紋帶。全器施以淡藍色透明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青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戰後初期臺灣鶯歌窯製品,當時流行的飯碗樣式。亦稱為「淡青仔碗」。
松竹梅花紋藍彩淡綠釉碗
松竹梅花紋藍彩淡綠釉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微侈口、弧壁、帶圈足碗。採壓模成型,圈足以外全器滿釉。外器壁等距離佈置三組開光松竹梅花紋浮雕圖飾,裝飾以鈷藍彩色,猶如三道藍色花形窗戶。三朵藍窗以外,內外施罩淡青釉。碗內壁素面無紋,外器壁淡青釉處可見壓模成型留下的密布弦紋。該件作品圈足略有缺損,但整體保存狀態良好,胎白燒結良好,釉彩發色亦佳。
松竹梅花紋藍彩淡綠釉碗
松竹梅花紋藍彩淡綠釉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微侈口、弧壁、帶圈足碗。採壓模成型,圈足以外全器滿釉。外器壁等距離佈置三組開光松竹梅花紋浮雕圖飾,裝飾以鈷藍彩色,猶如三道藍色花形窗戶。三朵藍窗以外,內外施罩淡青釉。碗內壁素面無紋,外器壁淡青釉處可見壓模成型留下的密布弦紋。該件作品圈足略有缺損,但整體保存狀態良好,胎白燒結良好,釉彩發色亦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