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81個藏品
紅色緹花百褶裙
紅色緹花百褶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紅色棉質大襟刺繡鑲緄女衫
紅色棉質大襟刺繡鑲緄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大襟衫以紅色棉布為主料,領口、大襟和袖口搭配藏青色布料鑲緄緣邊,領緣和大襟處配飾黑色棉布刺繡梅花、牡丹花鳥、博古壽石和回紋,刺繡技法單純有如以針為筆勾勒圖紋,清新秀麗,領子為小立領,低窄且領圍很小,寬身大袖的輪廓線條,是清末民初時期漢族婦女大襟衫的典型。
紅棉質圓領大襟女衫
紅棉質圓領大襟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臺灣閩籍婦女大襟衫(又稱大祹衫)在世十世紀初期大致與晚清時期一樣,衣身十分寬大,袖口寬約30-40cm,衣長約至膝蓋,鑲緄緣邊裝飾喜用對比色彩,1905年以後,受到西洋服裝的影響,袖口變窄、身衣輪廓也較直而俐落,1910年以後鑲緄緣飾變窄袖口變得更窄約為7-8寸(18-20cm)。
藏青色棉質大襟鑲緄女衫
藏青色棉質大襟鑲緄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大襟衫(又稱為大祹衫)以藏青色棉布為主料,領口、大襟和袖口都搭配米白色絲緞的刺繡鑲緄緣邊,刺繡圖紋豐富精彩,有亭台樓閣、鳳凰花鳥、喜鵲梅花以及柳樹壽石等圖案,刺繡技法以盤金釘線為主,顯現出光采耀眼的亮麗風華。
紫紅緹花絲質大襟鑲緄女衫
紫紅緹花絲質大襟鑲緄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日據初期臺灣閩籍婦女大襟衫(又稱為「大祹衫」),大致與晚清時期一樣,衣身十分寬大,衣領低窄,領圍窄小,以鑲緄配布的材料做領緣包緄,並以織帶鑲緄替代刺繡的緄邊方式,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婦女大襟衫的特徵之一。
紫紅緹花絲質大襟鑲緄女衫
紫紅緹花絲質大襟鑲緄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日據初期臺灣閩籍婦女大襟衫(又稱為「大祹衫」),大致與晚清時期一樣,衣身十分寬大,衣領低,領圍窄小,以鑲緄配布的材料做領緣包緄,並以織帶鑲緄替代刺繡的緄邊方式,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婦女大襟衫的特徵之一。
紅色棉質大襟鑲緄女衫
紅色棉質大襟鑲緄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大襟衫(又稱為「大祹衫」)以紅色棉布為主料,領口、大襟搭配黑色布料鑲緄緣邊,脇邊開衩和下襬配飾白底藍花的錦緞鑲緄,開衩頂端做無意雲頭紋飾,外緣更加上黑色緹花織帶貼飾,紅、黑色彩搭配,相當耀眼喜氣。
淡藍釉金魚紋淡青碗
淡藍釉金魚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金魚紋,並在旁邊淺浮雕印花水波和水草紋,描寫金魚在水中悠然遊走的情景。全器施以淡藍色透明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青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戰後初期臺灣鶯歌窯製品,當時流行的飯碗樣式。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同典藏品2004.003.1511。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飛鳥紋與扇紋,並在旁邊淺浮雕印花葉紋,近底處一圈回紋帶。全器施以淡藍色透明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青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飛鳥紋與扇紋,並在旁邊淺浮雕印花葉紋,近底處一圈回紋帶。全器施以淡藍色透明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青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戰後初期臺灣鶯歌窯製品,當時流行的飯碗樣式。
淡藍釉花葉紋淡青碗
淡藍釉花葉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花葉紋,近底處裝飾一圈回紋裝飾帶。全器施以淡藍色透明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青釉,近底處回紋帶亦施作較深的藍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戰後初期臺灣鶯歌窯製品,當時流行的飯碗樣式。
紅藍雙色圓球花紋瓷碗
紅藍雙色圓球花紋瓷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戰後1960年代以後流行的彩瓷飯碗樣式之一。敞口微侈,圓弧壁下接圈足,壓模成形,圈足刮釉露胎。內器壁素面無紋,施罩白釉,碗外壁與外器底則施以淡黃色釉。碗式與俗稱為「淡青仔碗」樣式的彩瓷飯碗相同,但彩飾技法開始推陳出新。
紅藍雙色圓球花紋瓷碗
紅藍雙色圓球花紋瓷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戰後1960年代以後流行的彩瓷飯碗樣式之一。敞口微侈,圓弧壁下接圈足,壓模成形,圈足刮釉露胎。內器壁素面無紋,施罩白釉,碗外壁與外器底則施以淡黃色釉。碗式與俗稱為「淡青仔碗」樣式的彩瓷飯碗相同,但彩飾技法開始推陳出新。
綠釉褐彩碗
綠釉褐彩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同前,都是鶯歌製飯碗。口沿微敞,圓弧形碗壁,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壁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錢紋,近底處一道回紋裝飾帶。全器施以綠釉,器身一側有流動褐彩,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戰後初期臺灣鶯歌窯製品,當時流行的飯碗樣式。
黑地彩繡寶相花紋短圈
黑地彩繡寶相花紋短圈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地彩繡寶相花紋短圈,以黑棉布為底,帽緣以數條粉色織帶緄邊,正面下緣以藍色線繡成長條帶狀,前額處繡有寶相花紋樣,兩旁及背面繡有梅花等花卉,左右兩側飾以串珠和流蘇。內裡為粉紅色,部分磨損,可見米色菱格紋織布之補丁。
黃釉印紋陶甕
黃釉印紋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唇部扁而拱起,頸部內縮,器肩顯得十分豐滿,略呈上豐下狹的水滴形,寬度略短於高度。器肩拍印一排一排的直線紋,中間有一長方形方格,印著「1955年出」款,每兩字各佔一格。說明著它的製作年份。器腹下半身上緣壓印數組橫向密短弦紋,下半部維持著素面,沒有紋飾,全器施以黃色釉。
醬釉帶蓋罐
醬釉帶蓋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子母口,折沿口,鼓腹,平底,施褐釉,釉不及底,腹部可見拉坯痕。釉面光亮如新。附有器蓋,蓋呈斗笠形,柱狀紐。本器做為食材儲藏容器,因其功能差異在臺灣有「豬油罐」、「泡菜罐」、「鹽罐」等不同稱呼,臺灣各地窯場皆有燒造。本器為日本時代二十世紀前半期,南投窯可能性高。
醬釉印紋陶甕
醬釉印紋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扁平唇,頸部內縮,器肩較平而寬大,從肩部以下漸往內縮,直至底部,底部往內隆起。陶甕上半身裝飾一塊一塊的直線紋,並有「大甲東」的印款,下半身素面無裝飾。全器施以褐釉,露胎處呈紅色。戰後初期大甲東窯製品。
醬釉帶蓋罐器身
醬釉帶蓋罐器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子母口,折沿口,鼓腹,平底,施醬釉,釉不及底,腹部可見拉坯痕。釉面光亮如新。本器做為食材儲藏容器,與2005.010.0337.0002配套。
大甲東窯素面陶甕
大甲東窯素面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小圓口,短頸,圓肩,平底,腹部中央凸出,平底,向下圓弧斜收至底部,整體呈橄欖形。器身素面無紋,器身外上褐色釉,器底無釉,釉彩均勻。此形制的陶器通常用以呈裝藥酒等液體。
銅製麵茶壺
銅製麵茶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為煮水後沖泡麵粉之麵茶壺,茶壺呈圓錐狀,上窄下寬向上逐漸內縮;壺肩斜向內縮,上有按裝圓拱狀扁提樑,與壺身焊固不可向左右擺放,上有四條弦紋作為裝飾及防滑功效,頂端圓弧內另焊銅片,作出平面,推測是更方便拿取以防歪斜;壺口直立,有壺蓋,蓋成扁圓筒狀,蓋面較寬,提鈕經鍛打成薄片掐扭成水滴形「品」字造型,焊接
銅製麵茶壺
銅製麵茶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為煮水後沖泡麵粉之麵茶壺,茶壺呈圓錐狀,上窄下寬向上逐漸內縮;壺肩上有按裝圓拱狀扁提樑,與壺身焊固不可向左右擺放,上有兩條弦紋作為裝飾及防滑功效;壺口直立,有壺蓋,蓋成扁圓筒狀,蓋面較寬,提鈕經鍛打成薄片掐扭成「Ω」字造型,焊接於壺蓋上,除裝飾外亦有可穿繩方便拿取壺蓋的功用;壺嘴細長且直,壺嘴與提樑
印花赤繪雙魚紋橢圓盤
印花赤繪雙魚紋橢圓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橢圓形盤在臺灣古早又俗稱「腰只盤」,是民間常見的日用器形。此件圓唇侈口、寬折沿,折沿兩端如耳,淺腹,圈足露胎。盤緣處以金彩勾勒,兩端更繪以線條暗示出如同托盤的握柄效果。折沿以綠彩為地,轉印出頭尾相連的魚紋,兩兩之間以數個小圈相隔,彷彿水中的泡沫一般,別有意趣。
紅綠彩蝦紋盤
紅綠彩蝦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盤身以壓模製成胎體,因盤形橢圓如腰子而得名,胎色灰白,通體施釉透明中帶乳白,寬平沿,短邊有花口,淺弧腹,盤心平,圈足。盤底有製造商橢圓朱印「福興」。此盤應為臺灣早期鶯歌地區大量生產的食器。盤心有手繪紅蝦與藍綠草葉裝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