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81個藏品
青花山水紋盤
青花山水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寬口,弧腹,下接圈足。內器壁口沿下方裝飾寬帶與細線青花弦紋,描繪山水古亭景致,刻意運用深淺濃淡不一的青花色澤勾勒點染,繪畫性強烈,山水肌理粗筆刷塗,風格特徵清晰。背面盤側飾有三卷軸,外器壁近底處裝飾數道青花弦紋。胎體厚重,胎白細緻,青花發色鮮豔,除圈足著地處外全器滿釉。
手繪花卉鳥紋橢圓盤
手繪花卉鳥紋橢圓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橢圓形盤在臺灣古早又俗稱「腰只盤」,是民間常見的日用器形。此件圓唇、寬折沿,弧腹下斂至圈足,圈足露胎。此件盤面、口緣起伏不規整,看得出當時民間製瓷製造技法較不成熟。口沿以鈷藍釉繪一圈弦紋,盤心繪一花樹與兩隻站在樹枝上對視的鳥紋。
青花綠彩魚紋盤
青花綠彩魚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寬口,弧腹,下接圈足。內器面以吹墨技法,裝飾鯉躍龍門圖案,旁邊用綠彩點飾綠葉,繪畫性強烈。盤背面近底處裝飾數道細線青花弦紋。胎白細緻,除圈足著地處外全器滿釉。從胎釉與造型特徵判斷,本作品為二十世紀日本製品,九州肥前地區佐賀縣有田窯生產的可能性高。年代為二十世紀前半葉或戰後復古作品,待目驗實物 。
青花繪印山水紋盤
青花繪印山水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寬口,弧腹,下接圈足。內器壁口沿下方裝飾寬帶與細線青花弦紋,精細描繪山水古亭景致,刻意運用深淺濃淡不一的青花色澤勾勒點染,繪畫性強烈。外器壁周緣押印三組櫻花紋飾。外器壁近底處裝飾一道青花弦紋。胎體厚重,胎白細緻,青花發色鮮豔,除圈足著地處外全器滿釉。
青花織錦帶山水紋盤
青花織錦帶山水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寬口,斜壁、下接圈足外斜內直。以釉下青花裝飾紋飾,錦地藍圈不對稱布置於盤緣,盤緣施褐釉,盤心轉印山水紋樣,背面盤側飾有三組團花紋,外器壁近底處裝飾細線青花圈線紋,盤緣施褐釉。除圈足著地處外全器滿釉。根據胎釉特徵,但判定是二十世紀前半葉日本製品,九州肥前地區佐賀縣有田窯生產的可能性高。
青花印花松竹紋盤
青花印花松竹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寬口,斜壁、下接圈足外斜內直。以型紙繪飾技法裝飾松梅紋紋飾,背面盤側飾有三卷軸紋飾,外器壁近底處裝飾細線青花圈線紋,盤緣施褐釉。除圈足著地處外全器滿釉。根據胎釉特徵,但判定是二十世紀前半葉日本製品,九州肥前地區佐賀縣有田窯生產的可能性高。
粉彩花卉紋花口盤
粉彩花卉紋花口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長橢圓形四瓣葵花式盤,撇口,弧腹,外撇圈足,亦成葵口式。盤身模具成形,全器先施以一層透明釉高溫燒成,再施低溫釉彩二次燒造而成,內器壁再施青綠釉,並以朱色粉彩開光、粉紅色粉彩描繪花卉、黃色粉彩表現如意雲紋。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本器多用於盛裝固體或液體等食物,為清代晚期常見粉彩器。
青花雙魚紋花口碟
青花雙魚紋花口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斜壁、下接玉壁形圈足。器內面以釉下青花裝飾一對鯉魚沿江而下游,外器壁裝飾三組紋飾帶,近底處裝飾青花線圈紋。除圈足著地處外全器滿釉。根據胎釉特徵為日本有田窯製品,確切窯址待考。再者,年代為二十世紀前半葉或者戰後復古作品,待考。
青花富士山老松飛鳥紋盤
青花富士山老松飛鳥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花口,斜壁,下接圈足外斜內直。盤緣施褐釉,以釉下青花裝飾紋樣,富士山腳老松樹幹縱橫,三隻飛鳥橫過,外器壁裝飾無紋。除圈足著地處外全器滿釉。根據胎釉特徵為二十世紀前半葉日本製品,九州佐賀縣有田窯可能性高。
青花開光山水樓閣紋盤
青花開光山水樓閣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寬口,斜壁、下接圈足外斜內直。以釉下青花裝飾紋樣,垂直錦地寬帶裝飾山水紋,另有錦地藍圈心形開光內裝飾山水樓閣紋,盤緣施褐釉,外器壁裝飾無紋。除圈足著地處外全器滿釉。根據胎釉特徵為二十世紀前半葉日本製品,九州佐賀縣有田窯可能性高。
青花花樹紋盤
青花花樹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花口,斜壁,下接圈足外斜內直。盤緣施青花鈷料,以吹墨技法,藍地白花裝飾手法,表現老樹櫻花圖案,外器壁裝飾無紋。除圈足著地處與內底心澀圈以外,全器滿釉。根據胎釉特徵為二十世紀前半葉日本製品,九州佐賀縣有田窯可能性高。
青花山水樓閣花卉紋盤
青花山水樓閣花卉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花口,斜壁,下接圈足外斜內直。盤緣施褐釉,以釉下青花裝飾紋樣,有牡丹、山水樓閣,外器壁裝飾無紋。除圈足著地處外全器滿釉。根據胎釉特徵為二十世紀前半葉日本製品,九州佐賀縣有田窯可能性高。
紅彩印花蝦紋碟
紅彩印花蝦紋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小碟以石膏壓模製成胎體,敞口圓唇,淺弧腹,圈足,胎體色米白帶灰,通體施釉,釉色清亮,透明中帶乳白,盤底有製造商朱文方印「○○謹製」(疑似是「和君」但紅彩掉了無法確定),為臺灣60年代以後大量生產的食器。
白瓷彩釉印花花卉紋圓碟
白瓷彩釉印花花卉紋圓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為圓唇敞口,弧腹下斂至圈足,圈足露胎的小碟。全器釉色潤白,口沿以金彩繪一圈紋,碟心以轉印方式繪數枝盛開花朵與莖葉,花朵角度皆不同使得畫面富有變化。碟心與口沿釉料脫落可見其使用痕跡。圈足四周有明顯的積釉現象。碟底印有紅色「小島号」印,是早期由日本輸入臺灣的進口瓷器,多為當時教父有的人家使用。
白瓷彩釉印花花卉紋圓碟
白瓷彩釉印花花卉紋圓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為圓唇敞口,弧腹下斂至圈足,圈足露胎的小碟。全器釉色潤白,用彩豐富多姿。口沿以紅釉分段式轉印一圈花邊,可見因分段轉印而成的斷裂痕跡與用釉不均之現象。碟心以紅、粉紅、淡藍等多色釉料繪出不同樣貌的花朵,花團錦簇,十分熱鬧。碟心亦可見多處經使用留下的刮痕。
白瓷粉紅釉印花花卉紋圓碟
白瓷粉紅釉印花花卉紋圓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件小碟圓唇敞口,弧腹下斂至圈足,圈足露胎。全器米白素面,唯口沿與碟面以金彩繪一圈紋,弧壁內飾八組粉紅釉印花而成的花卉紋,簡單典雅。口沿、碟心處可見使用痕跡。靠近圈足處有積釉。圈足周圍似是燒造後再塗以其他材料之痕跡,可能是作為修補之用。碟底有紅色「小島□(應為『号』)□(應為『造』)」方印。
白瓷紅釉印花幾何紋圓碟
白瓷紅釉印花幾何紋圓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件小碟圓唇敞口,弧腹下斂至圈足,圈足露胎。口沿以金彩繪一圈紋,內壁以紅釉轉印帶狀幾何紋飾,紋飾以「口」字型交疊而成,十分特別。圈帶狀紋樣可見用釉濃淡不均之現象,並可見不連貫之處,應是以紙為轉印膜板,分兩段接續轉印導致。紅釉上也可見許多燒釉時產生的細小氣孔。圈足有些為破損,足見其使用痕跡。
白瓷彩釉印花花卉紋花口碟
白瓷彩釉印花花卉紋花口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波浪狀葉形敞口,弧壁下斂至圈足,深腹,圈足露白胎。全器除圈足底外通施淡黃色釉,碟心與外壁可見積釉與施釉不均的情況。口沿以金彩描邊,內壁轉印兩組相對的彩釉花卉紋,淡黃色底與花卉之粉紅色釉調和甚佳,呈色婉約可人。內壁模印出似是葉脈的壓痕,使得上釉易不均勻,尤以碟心積釉最為明顯。整體器形與釉色特殊。
粉紅彩繪山水紋碟
粉紅彩繪山水紋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花口碟,壓模成形,內器面以粉紅彩裝飾山水泛舟圖樣,外底心無釉。胎白細緻,日本製品可能性高,年代待考。
青釉雲龍紋四方碟
青釉雲龍紋四方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四方碟,壓模成形,內器面押印雲龍紋,內外施罩青釉。疑似戰後初期臺灣鶯歌窯製品。
青花粉紅彩花卉紋碗
青花粉紅彩花卉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40年代至1950年代臺灣常民家庭普見使用的彩繪飯碗。造型呈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採鏇坯壓模、彩繪施釉燒製而成。全器除圈足外幾乎滿釉,圈足外直內斜,露胎呈灰色,沾有窯沙痕跡,局部缺損。口部略歪斜,成型技術不太純熟。碗內器壁素面無紋,外壁一隅釉下裝飾花卉紋。
青花粉紅彩花卉紋碗
青花粉紅彩花卉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40年代至1950年代臺灣常民家庭普見使用的彩繪飯碗。造型呈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採鏇坯壓模、彩繪施釉燒製而成。全器除圈足外幾乎滿釉,圈足外直內斜,露胎呈灰色,沾黏窯沙。碗內器壁素面無紋,內碗心有幾處剝釉缺損,碗口緣帶青、紅幾點滴彩。
彩繪竹紋碗
彩繪竹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40年代至1950年代臺北鶯歌窯流行生產的飯碗。敞口、圓弧腹、碗底較淺而寬,帶圈足碗,以模具成形,並於白色長石釉釉下彩飾之後,高溫燒製而成圈足刮釉露胎,沾黏窯沙並有幾處缺損。碗口緣上方裝飾一圈寬帶青色釉彩,外器壁下方再施作一道青花線圈,皆為化學鈷料。
彩繪竹紋碗
彩繪竹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戰後初期臺北鶯歌窯流行生產的飯碗。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以模具成形,並於白色長石釉釉下彩飾之後,高溫燒製而成。圈足刮釉露胎,沾黏有窯沙,並帶有幾道空隙裂痕。該件飯碗的碗徑、底徑與器高的整體比例,顯得較為高瘦,碗式與典藏品2009.013.0308、2009.013.0315較為接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