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6829個藏品
帶刻辭鹿頭骨
帶刻辭鹿頭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為一鹿頭骨,刻有甲骨文15字,字體風格與R041039相同。記載殷王征討方國後,回程在蒿地田獵,獲得獵物祭祀文武丁的事情。
大龜卜辭
大龜卜辭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這是1934年殷虛第九次發掘所得大龜七版之一,屬殷虛文化期第三期。共有二十一條卜辭,主要卜問關於田獵之事。殷王在田獵之前,先卜問有沒有災禍,會不會碰到下雨,是否吉利等。
龜甲卜辭殘片
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本文是一個先用筆書寫,再用刀刻的例子。全辭應為"丁未卜永貞,自今至于辛亥雨"。而序辭"丁未卜永"則刻在背面。
幾何紋陶缽口
幾何紋陶缽口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灰黑色夾砂陶,直口弧腹,平唇,器表敷泥抹平,近口處飾以兩兩一組之櫛點紋,其下兩道為一組之弦紋間填以右上斜之箭頭,箭頭尾部內捲為圓渦狀,其下再飾以兩兩一組之櫛點紋。
彩繪紋陶口緣
彩繪紋陶口緣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橙色夾砂陶,口緣圓頓,器表敷泥抹平,於口緣以軟筆彩繪垂直於口部的直線,下飾水平橫線。
薄片形帶穿玉鑿
薄片形帶穿玉鑿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完上端帶一穿孔。器身經打磨光滑,較扁平。
陶偶
陶偶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紅褐色夾砂素面陶陶偶,頭部保留嘴部及一耳,身體僅存前端一隻腳。
矛鏃形器
矛鏃形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全器略呈三角形,全器打磨,中有一穿孔,底部略殘。
磨製靴形石刀
磨製靴形石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全器呈靴形並經打磨,上部為柄,下部為刃體,中鋒,刃略弧,刃部有使用痕。
硬陶壺
硬陶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硬陶瓶殘件,經黏合,有把殘失,僅餘黏器身處。薄胎,口緣外侈,頸部處內束。器腹處修飾出數圈凹紋。器表由口部處始施釉,施釉未到底。足略凸出,實平底。
日形紋陶器殘件
日形紋陶器殘件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灰黑夾砂陶容器殘件,口部外侈,唇部修平,敷有灰黑色陶衣及拋光。器表上施有兩個三角形上下組合之日形紋四條,兩兩組合、弦紋六條,內部留有製作痕。
砝碼型網墜
砝碼型網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取自天然扁平橢圓形礫石,在兩側邊各打一缺刻,作為縛繩之用。
幾何紋陶口緣
幾何紋陶口緣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灰黑夾砂陶口緣,口部略外侈,口部下方施有斜線、弦紋以及幾何紋,器表及背面光滑。
靴形石刀
靴形石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全器打磨,上端兩側經打剝成柄部,下端磨製成刃部,刃部兩端殘斷,有使用痕。柄部略殘,經黏合。因形如靴子,稱靴型石刀。
櫛點紋陶片
櫛點紋陶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橙色夾砂陶,器腹圓鼓,器表敷泥抹平,近頸折及腹部皆各飾有兩周圈櫛點紋。
人形紋陶腹片
人形紋陶腹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灰黑陶腹片,器表上印有人形紋及類似幾何紋之紋飾,背面有製作痕。
櫛點紋陶環
櫛點紋陶環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灰黑色夾砂陶,縱剖面呈等腰梯形,器表飾以三個為一組的櫛點紋共三道。
苗族刺繡
苗族刺繡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米色底,藍色刺繡,中間有鳳凰及壽、卍字。兩側有孔雀、蝴蝶紋。櫬裡藍、灰、白條紋相間。
銀胸牌
銀胸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薄銀片打製,附三個圓形、方形鈴鐺。本體淺刻有七個人像,五條綴飾。
元佑聖觀重建元武殿碑
元佑聖觀重建元武殿碑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元國師法旨
元國師法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元吳山寶成寺畏吾字碑
元吳山寶成寺畏吾字碑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北魏佛弟子比丘僧智安陽男薛鳳規等造像記
北魏佛弟子比丘僧智安陽男薛鳳規等造像記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曹望憘造像記
曹望憘造像記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