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978個藏品
刺繡花邊
刺繡花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布花邊,三面以黃,紅線鎖邊,花邊上以紅,黃,白,綠線挑織幾何形花紋。
黑色珠串項飾
黑色珠串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色珠串有十二串,每串長105.0cm。其間偶爾有天藍或白色玻璃珠。
藍色珠串項飾
藍色珠串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淺藍色細小料珠,每串約有400粒,共九串,兩端以粉紅色絨繩辮為長條流蘇(粉紅色已退色)。
額帶
額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賽德克族男服飾一套(分類號30511~30514共4件)
披肩
披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賽德克族服飾一套(分類號30511~30514共4件)於慶典正式場合穿著
女子裙
女子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紅色毛織品女用外裙。三面還有寬9.0cm之黑緞,黑邊外又鑲一道紅邊。黑緞上有白棉線刺繡。紅毛織品上有一大塊紅布補綴。
鹿皮披肩
鹿皮披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名稱經2024年4月鄒族高德生老師及耆老到館藏品調閱後更新。
山羌皮披肩
山羌皮披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名稱經2024年4月鄒族高德生老師及耆老到館藏品調閱後更新。
男用短褲
男用短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布製成褲腿下緣與臀部中央繡以白、紅、綠、紫色線形成的對立蛇文連杯文、曲折文、線條紋、菱形花文、S形文。
銀製胸飾品
銀製胸飾品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弧面梯形銀片,上方打有四個小孔,可穿繩配戴。
胸飾(女子用)
胸飾(女子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四片鸚鵡羅貝及二“】【”形鐵片串成中間以藍色及白色小珠連綴。
腕飾
腕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半圓弧長方條銀片,兩側尾端各有數個打孔,兩邊最末端亦各有兩孔,可穿以麻繩配戴。
耳飾
耳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為耳盤,外型類似菇菌狀,以白色圓貝板為之,背面有中軸可以插入耳孔內,多為男子所配戴。
耳環
耳環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一對耳環,上端由八顆小圓柱形珠子串成,珠子顏色有黑黃綠及紅黑之雜色。這珠串的下端線分三條,分穿過一鐵片上排行的三個小洞。在鐵片下又成四條平行之珠串,左右兩條為土黃色(各有六顆珠子),中間二條一為黃色,一為綠色然後各穿過一鐵片上的四個洞。
珠長衣
珠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全件以白色麻線平織為底,背部及袖口以棕色麻線縫合為一對襟無領無袖長背心,再以棕色織帶於其袖圈、前襟兩緣、及下擺緄邊,並以紅色麻線平織與整齊排列之白色珠貝綴飾於其衣前面兩側、下擺及背面,且還於其前襟及袖口兩側各穿縫多串白色珠貝與銅鈴作為流蘇,全件甚為精緻華美。
禮用短衣
禮用短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件以黑白兩色麻線及紅藍綠黑四色毛線採浮紋夾織法穿插橫條形、波浪形、鏈形、斜長方形、三角形、方形及菱形紋等交織而成一對襟無領無袖短上衣,並於正、反兩面縫綴白色四孔塑膠鈕釦作為裝飾。此種施有鈕釦的衣服,一般為頭目及勇士才可穿戴,而白鈕釦是向日本人及漢人交易得來。
禮用長衣
禮用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為白色麻線與紅、黑兩色毛線夾織並挑織而成,其正面多為橫條形紋,背面則有各種幾何圖形紋,色彩簡明,後背上端剪裁成V字形,腋下兩側以紅色毛線緄邊,使成一對襟無領無袖長上衣。穿戴方式係套於長袖短上衣外面。
禮用長衣
禮用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正面為麻線與紅、紫、綠、黑四色毛線夾織並挑織而成橫條形紋,色彩古樸多樣,後背上端剪裁成V字形,腋下兩側以紅色毛線緄邊,使成一對襟無領無袖長上衣。穿戴方式係套於長袖短上衣外面。
男披肩
男披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一男披肩,是一塊藍布做成(許多地方已退色)三邊貼上寬3.4cm之毛線編花邊,此花邊以五條毛線辮子拼成二紅、二黃、一綠,其內圈釘有一圈圓白鐵片。在披肩二邊的頂端邊上之毛線辮延長10.0cm。
禮用短衣
禮用短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對襟,無袖,無領,以白色麻線與紅、黑、藍三色毛線夾織成橫條紋狀,並於藍色條紋中挑織出規則交錯之菱形紋與X紋,衣之四周綴有白色鈕釦。藏品上之白色鈕釦有部分遺落。
禮用短衣
禮用短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對襟,無袖,無領,以白色麻線與紅、黑、深藍、淺藍四色毛線夾織成橫條紋狀,並於藍色條紋中挑織出深淺相間、規則交錯之菱形紋與X紋,衣之四周及中段綴有白色鈕釦,前襟中段兩側各有四條紅藍交錯織帶可綁。
禮用短衣
禮用短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對襟,無袖,無領,以白色麻線與紅黑藍三色毛線夾織成,圖案成橫條狀,衣之四周及中段飾以白色鈕釦,紋背紅多於黑,成寬橫條紋樣,其中藍色條紋尚挑織出不規則短條紋及鎖鍊狀。
禮用長衣
禮用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正面為白色麻線與紅黑兩色毛線夾織並挑織而成,其多為橫條形紋,背面則有各種幾何圖形紋,色彩古樸多樣,後背上端剪裁成V字形,腋下兩側以紅黑兩色毛線交叉緄邊,使成一對襟無領無袖長上衣。穿戴方式係套於長袖短上衣外面。
繡花邊
繡花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一)以藍布為底,其上繡六朵六辮的花,每兩朵花之間夾繡對角線狀的樹枝花紋,一側有連續十字形紋,及寬約3.0cm,紅線繡寬條紋,另有星形紋。 (二)黑底,紅、黃、白線繡圖案,下綴流蘇黃(5)紅(4)綠(4)白(3),黃(4)紅(5)綠(4)白(3)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