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96個藏品
《還我河山》工作手冊
《還我河山》工作手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央電影公司籌備多年《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由於場面浩大,因此印製工作手冊供工作人員參考。 封面有李行簽名,編號003。內容包含:職員表、攝製詳表等。
《還我河山》配合出片各部門工作日程進度表
《還我河山》配合出片各部門工作日程進度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央電影公司籌備多年《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由於場面浩大,拍攝時間有限,為了順利在10月公開上映,因此製作工作日程進度表供各部門參考。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攝影棚調度日程表
《還我河山》攝影棚調度日程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央電影公司籌備多年《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由於場面浩大,拍攝時間有限,1966(民國55)年5月5日製作攝影A棚、B棚、C棚的調度表。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武林龍虎鬥》印刷劇照
《武林龍虎鬥》印刷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田鵬(左,飾蔡穎傑)與周正芳(右,即方芳,飾天劍道人徒弟)。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劍龍(即洪信德)執導的《武林龍虎鬥》,1971年9月在台上映。
《高雄發的尾班車》印刷海報
《高雄發的尾班車》印刷海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薛平貴與王寶釧》宣傳小冊
《薛平貴與王寶釧》宣傳小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印刷本。民國44年12月12日發行。內含:何基明「我與薛片」、麥寮拱樂社的新頁等專文、插曲樂譜、故事介紹、片場欲語、演職員表、劇照、成功影業設本年度發行中外影片一覽表等。
《陳三五娘》印刷海報
《陳三五娘》印刷海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美的秘聞》印刷海報
《美的秘聞》印刷海報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登錄號:2006.002.2886) 電影海報《美的秘聞》本件保存良好,為彩色單面印刷。 「日本醫學衛生電影男女性教育『男女性的行為』『男女性的心理』解說」「嚴禁的性秘密首次公開」「『性冷感與性無能』改編搬上銀幕」
《虎姑婆》印刷海報
《虎姑婆》印刷海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黃帝子孫》電影本事
《黃帝子孫》電影本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歷史教育片「黃帝子孫」本事(劇情大綱)、主題歌譜、演職員表。單面印刷。
《女性的復仇》印刷海報
《女性的復仇》印刷海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上映,由林福地導演,羅文忠編劇,金玫、石軍主演的台語片。 台北地區上映廣告刊登片名為 《女性的命運》。
《基隆七號房慘案》宣傳小冊
《基隆七號房慘案》宣傳小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印刷本。內含:電影故事、插曲樂譜、演員介紹、演職員表、劇照等。 1957年上映,由莊國鈞導演,洪信德編劇,吳萍、張麗娜、康明、洪明麗等人演出的台語片。
《兩相好》全台票房表
《兩相好》全台票房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李行執導,也是自立影業公司創業作《兩相好》, 1962年上映時,各縣市票房收支統計表。
《浪花》印刷海報
《浪花》印刷海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6年,李行執導香港馬氏影業公司出品、改編瓊瑤小說電影《浪花》的上映海報。
1989年金馬國際觀摩影展票券存根
1989年金馬國際觀摩影展票券存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89年,也是最後一次由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附設電影圖書館(國家影視聽中心前身)主辦金馬國際觀摩影展,在台北戲院放映。 這是金馬影展首次舉辦「台語片影展」專題,共放映《兩相好》(1962)、《地獄新娘》(1965)、《雨中花》(1968)三部台語片。 門票80元。
導演聚會合影(1966)
導演聚會合影(1966)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起:宋存壽、李嘉、楊世慶、朱牧、楊甦、李行、白景瑞、胡金銓、張曾澤、郭南宏、潘壘。
 《今日電影》雙月刊
《今日電影》雙月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公司在編輯、發行《國際電影教育》十多年經驗的基礎上,於1969年另創辦了《今日電影》雙月刊,主編是彭伯烈,顧問是陳來奇(曾經擔任國聯公司刊物《電影沙龍》發行人兼主編),目前留存下來的刊物共有四本。
聯邦影業向臺灣省影戲業聲請登記表
聯邦影業向臺灣省影戲業聲請登記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向市政府教育局登記「台灣省影戯業聲請登記表」一張,複寫紙。 聲請人:張陶然、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已於民國43年4月2日成立、聲請登記時間:民國43年6月24日。另以紅筆大寫「留底」兩字。
國際電影教育(118期)
國際電影教育(118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12月25日出版《國際電影教育》第118期,首版以跨頁報導《龍門客棧》開拍。
《國際電影教育》月刊
《國際電影教育》月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成立「國際影片有限公司」之初,除發行香港電懋影片之外,也打算進口該公司發行的《國際電影》月刊,該刊物與香港邵氏的《南國電影》是1950至60年代最流行的電影刊物。後來聯邦決定自創電影刊物《國際電影教育》,專門行銷電懋影片,於1956年8月10 日創刊。
國際電影教育(天樂大戲院開幕)
國際電影教育(天樂大戲院開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0年5月15日出版《國際電影教育》第134期,首頁報導位於桃園的天樂大戲院開幕。
《雲飄飄》印刷劇照
《雲飄飄》印刷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4年《雲飄飄》劇照,林青霞。
第11屆亞洲影展特刊
第11屆亞洲影展特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4年6月,台灣舉辦第11屆亞洲影展時所印製的特刊,全彩印刷。
 《吳鳳》特刊
《吳鳳》特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電影《吳鳳》上映時的宣傳特刊,全彩印刷。 本片由卜萬蒼導演,王引、王琛、張美瑤、龔稼農主演,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出品。 廠長龍芳引進日本彩色攝影及燈光技術人才與配音、沖印等設備,是台製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劇情片,獲得第2屆金馬獎最佳社會教育特別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