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514個藏品
《女性的生活》印刷海報
《女性的生活》印刷海報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登錄號:2006.002.2888) 電影海報《女性的生活》本件保存良好,有數道摺痕,為彩色單面印刷。 「Female SEX」「赤裸裸地描寫男女之間『性』新理問題大作!」「日本『性』的教育巨作『禁慾』改編」。
《婚育寶典》宣傳小冊
《婚育寶典》宣傳小冊
詹璇恩
中外電影雜誌社(第26期)發行的宣傳小冊。 封面及內頁皆為《婚育寶典》的介紹。
《殘愛》印刷海報
《殘愛》印刷海報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登錄號:2006.002.2031) 電影海報《殘愛》為彩色單面直幅單張印刷,外觀保存良好。電影由高鳴、 吳敏、陳萍主演,導演劉陽,1972年上映。
《恨你恨你又愛你》電影本事
《恨你恨你又愛你》電影本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登錄號:2006.002.2549)
《女体》電影廣告單
《女体》電影廣告單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登錄號:2005.008.0735) 電影廣告單《女體》直幅單張雙面黑色印刷,外觀保存良好。 一面是中央戲院「獨行大鏢客」本事。一面是《女體》電影宣傳海報。 《女體》(1976)。「奧秘的女體奇妙的生理首次公開!」「大導演:劉陽」
《拳女》印刷海報
《拳女》印刷海報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登錄號:2006.002.2035) 電影海報《拳女》為彩色單面直幅單張印刷,外觀保存良好。電影由 孫情、李蕙、劉小明 、辛光主演,導演劉陽,1972年上映。華國出品。
《恨妳恨妳又愛妳》印刷海報
《恨妳恨妳又愛妳》印刷海報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登錄號:2006.002.2047) 本件保存良好,為彩色單面印刷,為電影《恨妳恨妳又愛妳》宣傳海報。由雲青、芳江、辛光、世明主演,導演劉陽。電影宣傳為她是賢妻良母或是天生蕩婦!、一婦四夫巧安排是孽!是債!是情!是愛!
《禁房》印刷海報
《禁房》印刷海報
詹璇恩
電影《禁房 》宣傳海報,由詹璇恩提供。 1971年上映,由劉陽執導,呂文忠、洪雲青等主演的劇情片。
19211130蔣渭水臨牀講義
19211130蔣渭水臨牀講義
財團法人蔣渭水文教基金會
1921年11月30日,蔣渭水在臺灣文化協會《會報》第一號,發表〈臨牀講義—關於名為臺灣的病人〉,診斷出臺灣人患了「知識營養不良症」,並開出文化與教育最大量的療方。 撰寫者:財團法人蔣渭水文教基金會
賴德和 「從春水到路上」海報
賴德和 「從春水到路上」海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3
「從春水到路上」海報檔 2003。
「台灣音樂史料何時能受重視?」中時晚報剪報
「台灣音樂史料何時能受重視?」中時晚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90.12.10 中時晚報 14版 李哲洋先生於1990年3月21日過世後,在同年年底,關於他身後的資料該何去何從,於報紙上引起了一番討論,隔年,這批資料確定落腳於國立藝術學院。
1968.11.27李哲洋對「比較音樂學研究之成就與方法」的眉批
1968.11.27李哲洋對「比較音樂學研究之成就與方法」的眉批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比較音樂學研究之成就與方法》一書書名頁的影本,旁邊寫有李哲洋先生的眉批:「把握、甚至成爲引導我的音樂生活的科學依據。李哲洋57.11.27于永和筆記」。而本書原書名爲《比較音樂學の業績と方法》,作者岸邊成雄則是呂炳川先生在日求學時的導師,譯者顏文雄則是1967年民歌採集運動西隊的成員。
「豈任臺灣音樂史流落他鄉?」中國時報剪報
「豈任臺灣音樂史流落他鄉?」中國時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90.12.11 中國時報 22版 李哲洋先生於1990年3月21日過世後,在同年年底,關於他身後的資料該何去何從,於報紙上引起了一番討論,隔年,這批資料確定落腳於國立藝術學院。
「政府漠視 李哲洋遺作有意放洋」自立早報剪報
「政府漠視 李哲洋遺作有意放洋」自立早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90.12.15 自立早報 12版 李哲洋先生於1990年3月21日過世後,在同年年底,關於他身後的資料該何去何從,於報紙上引起了一番討論,隔年,這批資料確定落腳於國立藝術學院。
我在國中如何教拍子
我在國中如何教拍子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刊登於《全音音樂文摘》75年的11月號,從教學現場的角度來重新檢視拍子相關術語的翻譯爭議。隔年的76年2月,李哲洋又針對了改版後的中學教材,做了一點點的補充。
音樂學懺悔錄
音樂學懺悔錄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刊於1980年3月20日,實踐家專音樂科科刊《小樂府》。本文爲〈臺灣新音樂誕生的背景〉一文的補充及勘誤。
我與全音音樂文摘 雅歌月刊 67.1
我與全音音樂文摘 雅歌月刊 67.1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於1978年1月的雅歌月刊中,李哲洋先生描述了自己參與全音音樂文摘的經過,以及在進行編輯工作時,他所面臨的難題:如何衡平出版社的要求及讀者的需求。
音樂教學心得片語
音樂教學心得片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以影印的方式集結了李哲洋先生音樂教學相關文章的小冊子。
黑澤隆朝與臺灣山胞音樂
黑澤隆朝與臺灣山胞音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黑澤隆朝是臺灣原住民音樂採集與研究的先驅,因此也致力原住民音樂採集的李哲洋先生會撰文介紹本身並不足爲奇,然而令人讀來趣味盎然的事情是於本文中李哲洋先生以自己的經驗和見地和黑澤先生的遺產進行了簡單的對話。
臺灣童謠(上)(下)
臺灣童謠(上)(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本文分成上下兩篇,分別刊登在《雄獅美術》第 92 期及第 95 期。此份檔案爲李哲洋自行影印留存的影本,原件本身之影印即有些歪斜。
全音音樂文摘最末卷的刊頭語
全音音樂文摘最末卷的刊頭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全音音樂文摘最後一期的刊頭語。
賽夏族矮靈祭歌舞素描
賽夏族矮靈祭歌舞素描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全音音樂文摘》第五卷第 11 期(1976.11)。這是李哲洋結合過往親身調查經驗和收集資料而完成的文章,主要目的在於向讀者介紹賽夏族矮靈祭。亦本頁略略的提到 1968 年時李哲洋進行採集的現場情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