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80個藏品
常記在心(男女合唱情歌)
常記在心(男女合唱情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用於聚會場合的歌,通常在酒酣耳熱之時,或散會之前,一起合唱,表達彼此濃厚的相惜之情。
敘述寂寞之歌
敘述寂寞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祈禱小米豐收歌
祈禱小米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飲宴歌
飲宴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篩酒歌
篩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歡樂歌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敘述寂寞之歌
敘述寂寞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梅蘭村的Pisdaidaz主唱者是一位女性長者,其訴求的主題也是以提醒及訓戒後輩的年輕族人為主,但是副歌式的頑固合唱,卻在主唱者尚未全部唱完主題樂句時,就湧進其中,形成了競奏式的合唱。
誇功宴
誇功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在梅蘭村的誇功宴(Malastapan)當中,我們看到了征帥一一地請每一位勇士,來敘述各人的功績,而他自己卻省略不提,這也是誇功宴(Malastapan)當中相當奇特的現象之一。
童謠-數數歌
童謠-數數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孩子練習數數,從一數到十,再數雙數或單數,舉凡與數字有關的萬物,kanakanavu是沒有單位詞的。本詞即練習所有數字的概念。
結婚感嘆歌
結婚感嘆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用於聚會場合的歌,通常在酒酣耳熱之時,或散會之前,一起合唱,表達彼此濃厚的相惜之情。
懷念童年之歌
懷念童年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這是戀愛中的人,因愛情滋生煩惱,而懷念童年時無憂無慮之情景所唱的歌。
離別情歌
離別情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這首離別歌相當流行,不論男女朋友分別,或是聚會散場,或三兩朋友告別,都會唱這首歌。
童謠(二)頂針風格
童謠(二)頂針風格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此首頂針風格的童謠在茂林部落中生代年紀的人都還會唱,只是歌詞內容已經亡佚。
童謠(一)頂針風格
童謠(一)頂針風格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此首頂針風格的童謠在茂林部落中生代年紀的人都還會唱,只是歌詞內容已經亡佚。
童謠(四)諷刺童謠
童謠(四)諷刺童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取笑祖父的歌,祖父因為山上放野沒有收獲,就去偷別人的雞,家人不知情,還誇獎他,殺雞時小孩也很高興跟著一起拔雞毛。此歌把祖父喻為臭狐貍,在教導小孩不要學這種壞榜樣。
豐年歌
豐年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萬山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貴族婦女在豐年祭時所唱的歌,感謝上蒼恩典使她們成為貴族婦女,手牽手,並肩跳躍,節奏活潑。
再見歌
再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萬山村傳統詞曲
番太祖痛苦時所唱之歌
番太祖痛苦時所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番太祖也像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欲,祂的痛苦只有擔任尪姨的劉清秀知道。這首歌就是尪姨與太祖之間的感應歌。
一支雨傘移林林
一支雨傘移林林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原流傳在高屏一帶的閩南民歌,稱之為「無字曲仔」,傳入鄰近的小林平埔族聚落之後,其演唱風格已完全平埔族化,很可惜吳口娘只唱了四句。事實上這首曲子可以由對答的方式來作一應一答的對唱。
終曲
終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是夜祭結束前,尪姨再回到公廨前,向番太祖致謝的終曲。
鼻笛獨奏
鼻笛獨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即興曲
即興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鄉荖濃村平埔族傳統詞曲此曲類似「何依嘿啊」,但旋律略有不同,歌詞也和「水金」、「燕那老姐」互通。
打獵歌
打獵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桃源鄉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獵首歌
獵首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桃源鄉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