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901個藏品
播種歌
播種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苗栗縣南庄鄉蓬萊鄉賽夏族傳統詞曲
取尾歌
取尾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新竹縣五峰鄉茅圃賽夏族傳統詞曲 取尾歌是一種遊戲歌,通常給兒童唱,大人也可以唱,是屬於一種歌詞押韻的遊戲,它的歌詞第二句的開始取第一句的結尾,以此類推,形成AB,BC,CD,DE等等。
歌頌新工作房之歌
歌頌新工作房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雅美族傳統詞曲
感謝歌
感謝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新竹縣五峰鄉茅圃賽夏族傳統詞曲
大船下水典禮驅鬼歌
大船下水典禮驅鬼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雅美族傳統詞曲
捕飛魚豐收回港歌
捕飛魚豐收回港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雅美族傳統詞曲
婚禮之歌
婚禮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苗栗縣南庄鄉蓬萊鄉賽夏族傳統詞曲
戀愛歌
戀愛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苗栗縣南庄鄉蓬萊鄉賽夏族傳統詞曲
南王卑南族漢人旋律歌謠
南王卑南族漢人旋律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卑南地區很早就有漢人活動的紀錄,1875年(光緒元年),清廷更設置卑南廳,積極施行「開山撫番」的政策。族中長老說這是漢人的歌,五、六十年前在南王村裡非常流行,許多老人到現在還會唱這首歌。族人以漢人歌曲的旋律為骨幹,但將歌詞卑南化。
做井兄歌詞
做井兄歌詞
臺史所
鑿井業在水井村曾盛極一時,此份歌詞為早年鑿井師傅在外地工作時以《青春悲喜曲》為曲再填詞而成,歌詞生動的反映了鑿井業者的工作型態。 此份歌詞由機械鑿井業者林O仁先生提供。
勉勵歌
勉勵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月夜愁
月夜愁
鄧泰超
〈月夜愁〉為鄧雨賢作曲,周添旺作詞,悠揚典雅的曲調,為鄧雨賢先生四首名曲之一。
大稻埕行進曲
大稻埕行進曲
鄧泰超
鄧雨賢在進入古倫美亞唱片前曾為文聲唱片作曲發行了〈大稻埕行進曲〉等五首歌曲,其中〈大稻埕行進曲〉為日語流行歌,作詞署名文聲文藝部,描述大稻埕四個景點的四季景物變化與心境感受。歌曲曲調為二拍子,宮調式,五聲音階,四句式結構。經由編曲及清角音倚音、鄰音的運用,呈現出大調式的進行曲風。
張炫文 黑膠唱片《臺灣鄉土之音歌仔戲的音樂》封面
張炫文 黑膠唱片《臺灣鄉土之音歌仔戲的音樂》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民國65年(1976)6月初版/出版者:臺灣省教育廳交響樂團/策劃者:鄧漢錦/樂隊領導:許再添.陳冠華/承製者:東寶唱片廠/撰文記譜記詞:張炫文。
02 蘇凡凌徐志摩詩《半夜》
02 蘇凡凌徐志摩詩《半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Takuvakuvan na senay(4)
Takuvakuvan na senay(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知本部落少年階級 歌謠此首歌謠為知本部落少年階級的歌謠,歌詞為虛詞。
03 蘇凡凌徐志摩詩《深夜裡》
03 蘇凡凌徐志摩詩《深夜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矮靈祭歌1
矮靈祭歌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祭歌第1首。
祈禱小米豐收歌
祈禱小米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矮靈祭歌11-1
矮靈祭歌11-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祭歌第1首。
inarishpa-1
inarishpa-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二:耆老表示,這是一首上山工作的歌曲,它的功能在於吆喝大眾一起做事,有伙伴說說笑笑,勞動較不會疲累。影片隸屬於邵族傳統祭典音樂,為遵守非在祭典時間不得演唱的禁忌制約,非於農曆八月年紀期間,不得有公開播放的行為。
傳統製灰文化1
傳統製灰文化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製灰文化 資料來源:謝清泉
溜樹皮之歌
溜樹皮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初鹿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卑南族兒童在小時候到山上或野外嬉戲時,撿來一種叫作halivan的樹皮,當作滑板。小朋友們一面唱著這首isubai,一面乘著樹皮olosanni從高處滑到底下,從這座山滑到那座山。曲調是由LA調式形成的五聲音階為基礎,簡單而令人容易朗朗上口。
祈禱小米豐收歌
祈禱小米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明德村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