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92個藏品
花鳥圖屏風
花鳥圖屏風
東京國立博物館
竹齋讀書圖
竹齋讀書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件以墨描繪的「水墨畫」上題寫著眾多文章和漢詩。這種形式的作品被稱為「詩畫軸」。在日本室町時代中期,「詩畫軸」備受佛教流派之一的禪宗僧侶的喜愛。根據這件作品的序文記載,其標題和漢詩都是以下方的水墨畫為主題。作為一件能夠明確創作當時的標題的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小野道風
小野道風
東京國立博物館
農夫圖屏風
農夫圖屏風
東京國立博物館
北樓及演劇圖卷
北樓及演劇圖卷
東京國立博物館
以江戶兩大風月場所——吉原花街和歌舞伎劇院為題材的長卷。通往吉原的日本堤處可見一匹白犬。
佛涅槃圖
佛涅槃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
二月十五日為釋迦牟尼入涅槃日,寺院會於此日舉行追慕和報答佛恩的儀式,《佛涅槃圖》就是在這一儀式上使用的繪畫。
江戶名所雪月花之內 隅田川堤雪眺望
江戶名所雪月花之內 隅田川堤雪眺望
東京國立博物館
此團扇畫描繪了以隅田川為背景踏雪而行的美人全身像,富於季節的氣息。
義舉成功後撤退的義士
義舉成功後撤退的義士
東京國立博物館
說法
說法
東京國立博物館
微笑
微笑
東京國立博物館
藤原保昌月下弄笛圖
藤原保昌月下弄笛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
比睿山
比睿山
東京國立博物館
豬圖
豬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
京都的畫家岸連山以迅捷之筆使飛奔跑的豬的猛烈氣勢渲染紙上。
般若菩薩像
般若菩薩像
東京國立博物館
般若菩薩是將佛道的智慧——「般若」擬人化所產生的菩薩,6只手臂象徵著為修成佛道而應修行的六種法門(即六波羅蜜)。
浮繪《矢根五郎》舞臺
浮繪《矢根五郎》舞臺
東京國立博物館
採用「浮繪」手法(指運用西洋畫透視法繪製)表現了歌舞伎劇院的內部場景。
元祿遊女賞櫻花
元祿遊女賞櫻花
東京國立博物館
二美人牽馬圖
二美人牽馬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
女性畫家山崎龍女於十四歲時繪製的富士山與牽著馬匹旅行的美女圖。
飛鳥山賞櫻
飛鳥山賞櫻
東京國立博物館
焰
東京國立博物館
女子身姿及和服上各種各樣的曲線點綴出被嫉妒之心捉弄的女子姿態。
釋迦三尊十六羅漢像
釋迦三尊十六羅漢像
東京國立博物館
畫面上部是釋迦如來與騎獅的文殊、騎象的普賢菩薩;下方兩側是手持金剛杵的弘法大師空海與講贊《勝鬘經》的聖德太子;中間則是十六羅漢。
辯才天十五童子像
辯才天十五童子像
東京國立博物館
將豐饒女神「辯才天」與穀物之神--白蛇身的「宇賀神」兩者相結合的圖像。
松溪清暑圖
松溪清暑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
紀州(和歌山縣)的文人畫家野呂介石以淡彩繪成的佳作。左上角書有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的詩。
鷹見泉石像
鷹見泉石像
東京國立博物館
畫面中央,一位元身著武士正裝、目光敏銳的男性正看向前方。其人物原型鷹見泉石不僅是一位武士,也是一位西洋文化研究學者。這幅畫是其作為藩主使者,身著正裝參拜寺院時,由其學問方面的弟子渡邊華山所描繪的。渡邊華山也是一位武士,同時又擅長繪畫,還吸納了西洋畫的遠近法和陰影法,創立了自己獨特的畫風。
霧(裸婦)
霧(裸婦)
東京國立博物館
中澤弘光繪製了大量採用外部光線,色彩亮麗的抒情作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