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52個藏品
《文藝創作》第48期  全書
《文藝創作》第48期 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文藝創作》為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出版刊物,當時多刊載反共抗俄文學。本期收錄有的丁衣「光與黑的邊緣」劇本,該劇獲得1954年多幕話劇第三獎。 目錄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蜜月旅行》全書
《蜜月旅行》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劇為張道藩改譯法國作家約瑟葉爾曼(Jose Germain)所著獨幕劇《第一次的雲霧》(Premiers Nuages),並將劇情改為中國故事。內容描寫一對夫妻在蜜月旅行間的對話,與對婚後生活的構想。
《演員自我修養聽講筆記》全書
《演員自我修養聽講筆記》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編印當時蘇聯劇場人士巴甫洛夫、馬爾丁諾夫、契庫拉也夫講授課程之口譯,作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業務教材使用。 內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造謠學校》全書
《造謠學校》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青鳥》全書
《青鳥》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梅脫靈戲曲集》全書
《梅脫靈戲曲集》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梅脫靈(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是比利時詩人、劇作家,其作品多探討死亡與靈魂之意義。此本戲曲集收錄劇目包含:闖入者、羣盲、七公主、丁泰琪之死。
《關漢卿》全書
《關漢卿》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收錄作家田漢(1898-1968)話劇《關漢卿》劇本,與三首根據南曲、北曲曲牌改編的戲劇插曲歌譜。為影印裝訂本,無版權頁。 內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內外科看護學
內外科看護學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葛超智先生收藏的1917年出版《內外科看護學》,該書特別之處在於以臺語羅馬拼音寫成的。其蒐集該書用意在於「託管論」若成真,美軍攻佔臺灣時必定有軍民醫療照護之需求,擬以此為基礎訓練相關人員能夠反向通曉臺語,以達相互交流之效用。
藝文畫報第十期
藝文畫報第十期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館藏葛超智先生收藏的《藝文畫報》第十期,這是陳儀離臺前最後身影;還有新任省政府主席魏道明夫妻抵臺,警備總司令彭孟緝等官員接機畫面。事件爆發後陳儀政府的各項弊病深受撻伐,但國民政府並未做出任何的處置,直至白崇禧4月結束宣慰後,並將長官公署改組成省政府,陳儀至5月中旬離開臺灣。
臺灣民政手冊
臺灣民政手冊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館藏美國海軍於1944-1945年出版的《臺灣民政事務手冊,1944- 45》,主要用途是提供占領臺灣之軍政治理人員做為訓練之用,以及戰後管理、治理的參考。
中國生活畫報:台灣事件号外
中國生活畫報:台灣事件号外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館藏葛超智先生收藏的《中國生活畫報:臺灣事件號外》,此收藏的可貴性在於事件紀錄實景照十分罕見,這是少數僅存之一。該封面是利用當時在上海各報報導二二八事件之標題剪報設計成封面,內文照片僅刊登事件當下民怨的反擊,及政府機關廳舍遭破壞,與受害的公務人員為主軸,並未提及事件始末。
猱採《番社采風圖》(臺灣)
猱採《番社采風圖》(臺灣)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番社采風圖》清乾隆間(1744-1747)墨書彩繪本。裝幀封面原題「臺番圖說」,經杜正勝先生考證定名為「番社采風圖」,係為巡視臺灣監察御史六十七使臺期間(1744-1747)命工繪製之原住民風俗圖。
玉機微義
玉機微義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明正統間(1436-1449)刊本
太常遺草
太常遺草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天庖承事
天庖承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鶴林寺志
鶴林寺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趙城金藏
趙城金藏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房山石經
房山石經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貸園叢書
貸園叢書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杭州上天竺講寺志
杭州上天竺講寺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明清史料
明清史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中華大藏經
中華大藏經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同文彙考
同文彙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鄉藥集成方
鄉藥集成方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