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52個藏品
黃永松_美哉漢字_裝幀設計
黃永松_美哉漢字_裝幀設計
國立臺灣圖書館
V87封底
龍思良_表演奇譚_封面設計
龍思良_表演奇譚_封面設計
國立臺灣圖書館
封面
龍思良_塞上行_封面設計
龍思良_塞上行_封面設計
國立臺灣圖書館
封面
立石鐵臣_民俗臺灣_封面設計
立石鐵臣_民俗臺灣_封面設計
國立臺灣圖書館
V1:1封面 V1:2封面、扉頁插圖 V1:4扉頁插圖 V3:11封面 V4:3封面
韓湘寧_丁香結_封面設計
韓湘寧_丁香結_封面設計
國立臺灣圖書館
封面
楊英風_東方雜誌_封面設計
楊英風_東方雜誌_封面設計
國立臺灣圖書館
復刊第一期封面
莊喆_第九日的底流_封面設計
莊喆_第九日的底流_封面設計
國立臺灣圖書館
封面
黃榮燦_新聞配達夫_封面設計
黃榮燦_新聞配達夫_封面設計
國立臺灣圖書館
封面
杜赫德著《中華帝國及中華韃靼地理、歷史、編年、政治與自然環境的記述》第一冊
杜赫德著《中華帝國及中華韃靼地理、歷史、編年、政治與自然環境的記述》第一冊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書是由法國耶穌會士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所編著。全書共四大卷,收錄了多名傳教士(其中法人23名)所寫或所譯有關中國的報告、信札等,是當時歐洲研究中國各方面的百科全書式巨著。當時法國啟蒙學者Voltaire讚揚此書是全世界最宏偉與最優秀描述中國的書。
杜赫德著《中華帝國及中華韃靼地理、歷史、編年、政治與自然環境的記述》第四冊
杜赫德著《中華帝國及中華韃靼地理、歷史、編年、政治與自然環境的記述》第四冊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書是由法國耶穌會士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所編著。全書共四大卷,受入了多名傳教士(其中法人23名)所寫或所譯有關中國的報告、信札等,是當時歐洲研究中國各方面的百科全書式巨著。當時法國啟蒙學者Voltaire讚揚此書是全世界最宏偉與最優秀描述中國的書。
高雄市役所發行《高雄大觀》
高雄市役所發行《高雄大觀》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高雄市役所(中譯名:高雄市政府)發行,印刷者山內留吉(高雄市山下町一丁目十七番地),印刷所臺南新報高雄印刷所(高雄市山下町一丁目十七番地),昭和6年(1931)4月25日印刷、4月30日發行。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商人與婆羅門夫婦〉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商人與婆羅門夫婦〉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印度婆羅門教徒(Bramene)夫婦和印度商人。左側兩位為男性,是商人,頭包著頭巾,身著長跑,腰間纏著長腰帶,左一的商人腳著涼鞋,左二的商人右手握筆,左手拿著紙張;左邊的婆羅門教徒男女,男性頭纏頭巾,袒胸露肚,只有三角布裹著下身,腳著涼鞋;那婦女全身裹著一塊很大片的布料,只露出面容。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Balaghat地區人結婚儀式的隊伍〉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Balaghat地區人結婚儀式的隊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印度Balaghat地區的人結婚時迎娶的隊伍。隊伍中有各種印度傳統樂器,吹奏者有的身著長袍,有的是袒胸露肚;中間一名年輕人,頭包著頭巾,衣著長衣和裙子,身上纏著某種植物,應是新郎。新郎後面跟著的是數位婦人,下半身用布裹著,露出胸脯。也有用大塊布包裹全身的。
《東印度水路誌》之〈坐轎子的葡萄牙女人〉
《東印度水路誌》之〈坐轎子的葡萄牙女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乘坐著轎子的葡萄牙女人,圖中乘坐轎子的婦人,打扮華麗,轎子由當地的印度人抬著,左右前後都有當地婦女簇擁而行。當地婦女頭戴頭巾,衣著長袍。此圖收錄在林思索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
《東印度水路誌》之〈葡萄牙女人乘坐的轎子〉
《東印度水路誌》之〈葡萄牙女人乘坐的轎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一對葡萄牙女人乘坐的轎子,這是一種覆蓋密實的轎子,旁邊之留有一小口為空氣流通的作用。此圖收錄在林思索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
《東印度水路誌》之〈葡萄牙女人〉
《東印度水路誌》之〈葡萄牙女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葡萄牙女人,圖中有4名女人不同的服裝裝扮,此圖收錄在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Linschoten曾在葡屬印度Goa停留五年時間,擔任葡萄牙駐Goa大主教Don Very Vincente da Fonseca的書記或文書人員。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婆羅門教徒的火葬〉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婆羅門教徒的火葬〉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印度婆羅門教徒(Bramene)的火葬情景,有袒胸露乳的女祭師,旁邊有傳統樂器的演奏。此圖收錄在林思索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
《東印度水路誌》之〈加雷拉(Galera)槳帆船〉
《東印度水路誌》之〈加雷拉(Galera)槳帆船〉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加雷拉槳帆船,此圖收錄在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Linschoten曾在葡屬印度果阿(Goa)停留五年時間,擔任葡萄牙駐Goa大主教Don Very Vincente da Fonseca的書記或文書人員。
臺灣總督府高雄築港出張所發行〈一萬分一高雄築港平面圖〉
臺灣總督府高雄築港出張所發行〈一萬分一高雄築港平面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彩色地圖,縮尺1萬分1,上附有〈二十五萬分一高雄灣及其附近之圖〉小圖,昭和5年3月22日指令第634號承認。為《高雄港要覽》之附圖。
伊迪斯著《莫斯科大使出使中國三年旅行記》
伊迪斯著《莫斯科大使出使中國三年旅行記》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書為1692-1695年俄羅斯大使伊迪斯(E. Ysbrants Ides)一行人奉沙皇彼得一世之命出使大清國的紀錄。當時俄國沙皇政府在政治與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迫切希望同中國建立穩定的貿易聯繫,而為了探索前往大清的陸路通道,不斷向東派出使團、商隊。Ides在出使中國時,帶了一張Nic.
《世界舞臺之新地圖集》第六部
《世界舞臺之新地圖集》第六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書為《世界舞臺之新地圖集》之第六部,此部之中國地圖集是由衛匡國(Martino Martini)神父所彙編,1655年以拉丁文刊行於阿姆斯特丹。他是第一位用科學方法測繪、印刷中國地志的歐洲人,這部地圖集應是17世紀歐洲關於中國地理的最高研究成果。
《東印度水路誌》之〈熱帶水果〉
《東印度水路誌》之〈熱帶水果〉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各種熱帶水果,例如:Iambos(蒲桃)、鳳梨(Annanas)、芒果(Mangas)、腰果(cajus)、Iaguas和Gember,此圖收錄在林思索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