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912個藏品
男上衣
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藍布製已剪裁,無領,帶袖,對襟一邊加一塊布造成右衽,四處有鈕扣為漢式。衣前後的中央,二側,袖端,袖上緣,頸周裱白底黑色幾何花邊。頸口緣上繡黃,紅相合的曲折紋。頸花邊周褌黑底紅綠色菱眼形穿幾何紋邊。紐扣穿鼻為紅,黃,綠毛線製成,呈帶狀。衽布上有許多組由紅色曲折紋以隔的花式。
繡花長胴衣(男用)
繡花長胴衣(男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二塊繡花麻布拼製裂成,非裁剪式,無領,無袖,對襟,布紋為曲折紋。衣以白色為主色。其前後的二側,後面的中線,後面袖洞緣的橫條及襟上均繡有花邊。袖洞下緣寬13.7cm的花邊,由紅、橙、綠、白、黑、黃等色毛線構成曲折紋,菱形,六角形,正方花等圖案。除此外,衣的花邊為紅、橙、粉紅等色為底的線條紋。
黑色綴珠女長衣
黑色綴珠女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布製,已剪裁,為漢式,兩側開衩,有領帶袖,右衽,五處有鈕釦,其中有三個呈盤花式。袖端裱幾何花邊,上著一行小鋁泡,領周綴顏色尼龍帶穿製成的花朵、人與蛇,人介於二蛇頭之間。襟上縫花朵、波狀文與人形的尼龍色串。除右前邊外,衣二側、背中線均著人、蛇、花尼龍色串。衣右前邊圖案為幾組二蛇對立狀。
口琴(雙簧帶筒)
口琴(雙簧帶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竹製琴身,銅製琴簧。二簧根部平行置於二簧孔上端,琴之部分削成淺槽,上再用細籐皮穿繞二槽間及其兩旁的長方形小孔,且各墊的小竹籤於籐皮與簧上端之間琴簧根部固定,下端則可自由振動於簧孔間。琴上下端各鑽一小孔為繫繩之用,琴身呈半發狀。琴筒長7.7cm、筒徑2.2cm。口端開口,底為竹結。
耳飾
耳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耳飾為一菌形貝製成,另一對為梯形貝製成。 (一)菌形貝為一個,正面扁平直徑4.2cm、厚0.2cm,反面為直徑1.0cm、長0.6cm;中間有一洞插了2小釘,另一菌形貝已佚失。
耳璫之垂飾
耳璫之垂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長2.5cm的黑線織布條,中間有紅白線間隔織成之花紋。兩旁再有以紅線織成一長線織紋,布條下部份用黑線縫上三粒白色鈕扣成三角縫。
珠長衣
珠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件以白色麻線平織為底,背部及袖口以棕色麻線縫合為一對襟無領無袖長背心,再以棕色織帶於其袖圈、前襟兩緣、及下擺緄邊,並以紅色麻線平織與整齊排列之白色珠貝綴飾於其衣前面兩側、下擺及背面,全件甚為精緻華美。此種珠衣一般為頭目及勇士才可穿戴,但因其沈重不適穿著,後來轉為聘禮之用。
坐凳
坐凳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本藏品高約63公分,由整塊木頭刻成表面塗著赭紅色漆的椅子.椅背上有一孔,疑似脫落的裝飾鑲嵌的地方,沿著那個圓孔刻有兩條百步蛇以S型的形狀兩兩相對,蛇身上以規律的幾何三角形圖案構成鱗片的形狀,蛇頭則呈箭簇型.椅身上也刻著兩條形狀,構成相同的蛇,圍著一塊鑲著圓石片的圓孔.
木臼
木臼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本藏品直徑約有42公分,分作上下兩半,下為底座,均上著紅溪,表面完整.上半部浮雕著8條百步蛇,蛇頭朝下呈箭簇狀,兩兩相對,身體纏著螺旋狀.底座也同樣刻著8條兩兩相對的百步蛇,體型較大細節也較完整,箭簇狀的蛇頭朝上,恰和上半部的浮雕蛇頭相對,體態呈螺旋狀,上面刻著清晰的鱗片形狀,十分生動,其中一隻蛇頭
銀串鍊
銀串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四條小銀鍊子平排而成之鍊子,二條小鍊子中間隔以長方形之銀片,共十五個,其二端之銀片較短,且可扣起。在每二銀片之間都以平排之五條銀鍊相連。每個銀片上鑲二粒紅色珠子,二端之銀片,則各鑲一粒。 銀串鍊之一邊,下掛十四個小銀片,銀片之形式多不一致,銀片下又掛大鈴或小鈴。(有的已損,現祇有大小鈴十二個)
倒鈎槍頭
倒鈎槍頭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第一倒鉤與第二倒鉤之距離1.7cm,第一倒鉤與第三倒鉤之距離5.1cm,藏品為倒鉤槍頭,槍頭不太尖,中間稍狹,槍腳呈四方形。槍套成圓形,一面裂開1.2cm,是用來套在柄上(槍套即為箍定槍頭與槍桿之鐵圈),槍上有四個倒鉤,尖端一對倒鉤成對稱形,下端二個左右分立,但不對稱。
雕板
雕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兩端已被鋸去,全圖案以藍色為底,共分三層,中間為二女性人形浮彫,兩人相對,中間置一杵臼,二人做杵米狀,一女做抽煙狀,下排並列三男性浮彫,上排三女作跳舞狀,惟頭部已被鋸去,全部人像髮為黑色,頭部均為黃色,上衣分為紅綠二色。
雕壺
雕壺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上漆雕花壺,壺腹四周浮刻有六條蛇,身盤繞一圈,二個一對相並排,蛇頭向上豎起,在壺頸之下四圈花紋為鋸齒及圓圈紋,都為陰刻。本館藏品入藏卡記載來源地點為瑪家鄉瑪家村,任先民記排灣族的雕壺則記載為瑪家鄉涼山村。
祈禱箱
祈禱箱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本藏品浮彫頗深,文樣突出甚高(1~2cm),蜷蛇文在正面中央,蛇頭向上接於上緣中央部,其中心部的白色圓形貝片中心釘有銀帽釘。正面四角各有一以銀帽釘點飾雙眼的人頭,環圍著蜷蛇文,其中位於上方的二人頭下接有銅片剪成的人身,所以實際上蜷蛇文兩旁是各有一站在人頭上的人像。下方邊緣兩人頭間刻有鋸齒文。
祈禱箱
祈禱箱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本件塗有紅彩,圍繞四周邊緣的並列人頭裡面是上下對稱的幾何形文樣。上緣有並列人頭九、下緣有八個,兩側緣各有四個,都是下顎向內。中央的幾何文樣,以中間正倒相錯的三角形連續文帶為界,其上方有四文帶,下方有三帶文飾。中間分隔的文帶上下接著鋸齒形文,再接著就是豎立直線並列的梳形文樣和曲折文。
木枕頭
木枕頭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一立方柱,惟底部已挖空,挖空的部分略呈長方形。全部圖案可分四部,均為浮彫。自右至左的次序是: (1)男性裸體半身像 (2)兩條捲尾相對的蛇,蛇頭下為一伏狀獸形浮彫 (3)伏狀獸形浮彫,與蛇頭下的相似 (4)女性裸體半身像,像下有一小形獸狀浮彫
木雕板
木雕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唯一長155公分的淺褐色浮雕木板.木板表面浮雕一男人全身像,五官完整,臉上有一道長裂縫,額頭鑲著三塊白色石片加以裝飾,雙臂彎曲高舉,手掌部分與肩同高,掌心打開呈扇狀,身體乳頭與肚臍的位置均有鑲嵌石片裝飾,只是右方乳頭石片脫落只剩一孔.雙腿外八,大腿,膝蓋,小腿的部份均有詳細分別,雙腿中間並刻有陽
人像雕板
人像雕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頂右方歪缺一條,右上方損缺一部份,全藏品為暗紅色。全浮彫共一蛇四人像。上方為一武士和一婦女並立,男女一手相連。另一手執連杯將飲酒,頂上有一巨蛇,嘴連接於一連杯之中間一條橫木上。 下方正中為一大缸,缸上刻有二蛇,缸右站立一婦女,手執物狀,缸左為一男子,坐於小凳上,右手伸入缺中,作取物狀。
額帶
額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紅布,黑布互為表裏縫製成,上下二緣將藍色與淺藍色的珠串縫成波狀。二珠串間有銀色,綠色珠串呈斜十字狀圍著一太陽花。花瓣由草黃,銀白橢圓體珠子縫成,中間以白鈕扣為主體。下緣淺藍珠串下鑲一銅環串,銅串下垂二十五個銅製裝飾。
盾牌
盾牌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由寬23.2cm與25.4cm二本塊拼成,橫截面呈V形。盾面上下二緣圖案對稱,雕立體連杯紋、山形文。盾中央浮彫為一戴羽毛頭飾手提人頭的人像,雙腿正面表示,腳下踩一野豬。人像二側有六條蛇分三組對稱,上下二組,蛇盤成圓圈,中間的一組捲尾仰頭於人頭左近。盾面圖案突起者,塗黑凹下者著白色。
連杯
連杯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木製,二杯,口均呈菱形。杯間橫截面上有線條,竹節紋,杯二側縱剖面有雙手上舉,雙腿正面表示的人像。杯間縱剖面二側,二花鹿對稱站立,二鹿頭下有一無耳人頭。二柄有跪著,戴帽著衣的為體人像,其正面朝大,頭為柄端。藏品圖案部分呈立體狀。
頸飾
頸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由五個縱走矩形的象牙飾與八條橫走的色珠串,串製成,端限為象牙飾。有二麻綁帶分別在象牙飾外。象牙飾正面鏤有花葉,樹枝,花心為紅色,其背面中凹並呈矩形,珠串繩目凹處二側的小孔穿過,其縱剖面呈等腰梯形狀。珠子顏色有白、黑、橙、藍、紅、綠、淺藍、透明等色,珠形有六邊形者。藏品稍有損壞。
藥瓶
藥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一扁平圓瓷瓶,瓶口與瓶頸二側各有一把手。把手與頸形成了二個小圓洞。瓶頸下緣有環狀紋呈連續狀,瓶身二側均有捲蠶紋,倒鉤裙草,及花紋。瓶底沒上釉,底緣有缺口。瓶有線繩塞,瓶內有小石子、木渣、灰等物。
雕刻屏風
雕刻屏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呈黑色,為木製,仍保有樹狀,浮雕圖案依木頭的彎曲高低處理,左側與上端有五條蛇相纏盤。蛇下有一人頭,五官齊全,栩栩如生。右側由上而下分為攀在樹上的猴子、二展翅相對的飛禽、立體人像與一野豬。人像左手上攀處及一飛禽,右手提著一人頭,二腿為正面表示。屏風厚度不一,一、二處有洞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