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9個藏品
楊三郎紀念銅像
楊三郎紀念銅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13
新北市永和區仁愛公園內,楊三郎的紀念銅像。
徐頌仁於自宅鋼琴前的 獨照
徐頌仁於自宅鋼琴前的 獨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徐頌仁晚年於淡水自宅的鋼琴前的留影。
江文也在三芝留影
江文也在三芝留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34年,江文也在三芝留影。右二為江文也。
戴粹倫指揮省交響樂團_2
戴粹倫指揮省交響樂團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4
1964年8月2日,戴粹倫指揮臺灣省政府交響樂團演出貝多芬《皇帝協奏曲》,楊直美擔任鋼琴協奏。
戴粹倫指揮省交響樂團_3
戴粹倫指揮省交響樂團_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5
1965年7月17日,戴粹倫指揮臺灣省政府交響樂團演出莫札特《長笛協奏曲》,陳澄雄擔任長笛協奏。
廖年賦 獲母校頒贈版中傑出校友_1
廖年賦 獲母校頒贈版中傑出校友_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4
2004年獲母校頒贈版中傑出校友(_1)。
父親廖萬修、母親廖曹有與廖年賦嬰兒時期_2
父親廖萬修、母親廖曹有與廖年賦嬰兒時期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父親廖萬修、母親廖曹有與廖年賦嬰兒時期。(_2)。
父親廖萬修、母親廖曹有與廖年賦嬰兒時期_3
父親廖萬修、母親廖曹有與廖年賦嬰兒時期_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父親廖萬修、母親廖曹有與廖年賦嬰兒時期。(_3)。
公學校畢業紀念照,廖年賦在第四排左二位置
公學校畢業紀念照,廖年賦在第四排左二位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公學校畢業紀念照,廖年賦在第四排左二位置。
廖年賦童年時期 ,與比他大三歲的外甥女合照。
廖年賦童年時期 ,與比他大三歲的外甥女合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廖年賦童年時期 ,與比他大三歲的外甥女合照。
廖年賦於土城公學校朝會
廖年賦於土城公學校朝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土城公學校朝會。
潘皇龍 全家福_2
潘皇龍 全家福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野柳,全家福(1992 年)。
顏綠芬於國立藝術學院時期任音樂系主任
顏綠芬於國立藝術學院時期任音樂系主任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6年冬 顏綠芬於國立藝術學院時期任音樂系主任。
楊三郎紀念銅像基座之十首代表作歌名
楊三郎紀念銅像基座之十首代表作歌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13
新北市永和區仁愛公園內,楊三郎的紀念銅像底下基座的十首代表作歌名。
蕭滋墓園之墓誌銘
蕭滋墓園之墓誌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蕭滋位於安坑龍泉墓園之墓誌銘。
李泰祥 藝專五年級與同學畢業巡迴演出留影
李泰祥 藝專五年級與同學畢業巡迴演出留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1年藝專五年級與同學畢業巡迴演出留影,李泰祥「孤立」於人群的最左側。
蔡添木 蔡春德遷居來臺後在新莊最熱鬧的新莊街上經營木材家具的生意。
蔡添木 蔡春德遷居來臺後在新莊最熱鬧的新莊街上經營木材家具的生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蔡春德遷居來臺後在新莊最熱鬧的新莊街上經營木材家具的生意。
蔡添木 新莊老街上的林泉成古厝。
蔡添木 新莊老街上的林泉成古厝。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新莊老街上的林泉成古厝。
蔡添木與中華絃管研究團至福隆農場湳館演奏
蔡添木與中華絃管研究團至福隆農場湳館演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左起蔡添木三絃、陳怡如琵琶、劉芷珊唱曲、李彥霖洞簫、陳瑞柳二絃。
四子蔡壽恭、四媳王榮華與蔡添木於汐止家中合影。
四子蔡壽恭、四媳王榮華與蔡添木於汐止家中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四子蔡壽恭、四媳王榮華與蔡添木於汐止家中合影。
父親廖萬修、母親廖曹有與廖年賦嬰兒時期_1
父親廖萬修、母親廖曹有與廖年賦嬰兒時期_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父親廖萬修、母親廖曹有與廖年賦嬰兒時期。(_1)。
賴德和 蘆洲時期和音樂系第一屆學生合影
賴德和 蘆洲時期和音樂系第一屆學生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蘆洲時期和音樂系第一屆學生合影。
呂泉生 接受文藝協會表揚
呂泉生 接受文藝協會表揚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0
1990年5月4日接受文藝協會表揚,文建會主委郭為藩親自頒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