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136個藏品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由一名女性排灣族人單獨演唱,曲調和緩,演唱過程中帶著手勢,一首叉腰,一守在腰間揮動,到一半成為兩手一起揮動。
跳戲(低音)
跳戲(低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低音的跳戲,或許是因為該曲調音域大都在五度之內,偶爾才出現一、兩個八度音,少了他那天生男高音特之的揮灑空間,因此潘金成唱起低音的跳戲,就顯得較中規中矩。
出公廨寮祈雨歌
出公廨寮祈雨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潘金成演唱的「出公廨寮祈雨歌」,雖然從曲調主體上,仍可聽得出與第一部份族人一起演唱的「出公廨寮祈雨歌」相似,但原先簡潔單純的旋律型,已經被它那遊吟式的「強裝飾」曲風複雜化。這也是潘金成將傳統歌謠學會之後,又將之巧織後的結果。
踏荷好
踏荷好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這首Tahoho是夜祭時的最後一首跳戲歌謠,所有陳清文演唱的歌曲當中,這一首是最接近族人唱法的一首歌謠。陳清文並沒有加入個人的演唱風格,反而循規蹈矩的依傳統的唱法來演唱。
娛樂歌
娛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入公廨寮祈雨請神歌
入公廨寮祈雨請神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潘金成演唱的「入公廨寮祈雨請神歌」,歌詞只有2段。曲調與「祈雨放鳥歌」也相同,演唱風格上雖然亦有陳清文的影子,但其演唱的歌詞,卻是固定不變的。
祈雨放鳥歌
祈雨放鳥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潘金成所演唱的「祈雨放鳥歌」,曲調與第一部份族人一起演唱的版本相同,但他共演唱了13種不同鳥類的名字。
趕牛調
趕牛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潘金城所演唱的趕牛歌,他自己承認是向已經過世的潘清文學會的。因此不管從曲調結構或演唱的語法,與潘清文所演唱的趕牛調都非常近似。
三地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鄉三地村的排灣族歌謠,呂炳川教授將這首曲子收錄在《台灣土著族音樂》唱片專輯當中,他的說明如下:這首歌是先作一主題再加以變奏來唱的,合計變奏二十來次,但是在唱片裡的只有三段,第一次是主題,第二、三是變奏,變奏的方法是調換獨唱的人;改變合唱的加入方法;故意將旋律或和音稍做變形;或以二重唱做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所唱的歌謠,這首由女性群體以齊唱的方式來表現的歌謠,呂炳川教授也將這首歌收錄到《台灣土著族音樂》唱片專輯當中,他在書中第9頁註明這是一首《姑娘尋求戀人之歌》,是年輕姑娘追求異性之歌。這首歌與魯凱族勇士舞的歌謠旋律相同,呈現了兩族音樂之間重疊的一種文化現象。
來義鄉古樓村排灣族歌謠
來義鄉古樓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的排灣族歌謠,由一位婦女獨唱。旋律在開始的部分比較有音階上高低起伏的變化,中段之後則以平穩的音調進行,有如持續低音的唱法一般。
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鄉三地村的排灣族歌謠,由婦女們以齊聲歌唱的方式來進行,在這一段約14拍子長度的旋律當中,沒有特別呈現出多音性及持續低音的現象。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鄉三地村排灣族所唱的歌謠,先由婦女領唱,然後再接著由男性領唱,答唱部分男女一起參與,歌唱的時候有持續低音的現象。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所唱的歌謠,先由婦女領唱,然後再接著由男性領唱,眾人在答唱的時候有持續低音的歌唱現象。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的歌謠,這首歌也收錄在呂炳川教授的《台灣土著族音樂》唱片專輯當中,為排灣族出草獵人頭之歌。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山地門鄉排灣族的歌舞,整段歌舞的呈現是男女同時進行的,但是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是男女之間的歌舞卻是各自獨立的,男性表現的是一般所謂的「勇士舞」,女性則唱一些婦女的歌謠,呈現出以兩個主題來同時發展但又無關的多音性現象。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口笛演奏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口笛演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門鄉排灣族人的口笛演奏,演奏者為許東順先生。
勇士之歌
勇士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三地鄉三地排灣族傳統詞曲
情歌對唱
情歌對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三地鄉三地排灣族傳統詞曲
送別歌
送別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三地鄉三地排灣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外鄉的男子來到本鄉談戀愛,天色已晚必須離別之時,雙方在分開到一定距離時所唱的送別歌,在結婚當晚,新娘被送到新郎家,女眷屬們要道別時也唱這首送別歌。這首送別歌在所有傳統歌謠中,是一首曲調起伏變化最大的曲子,對於任何一位排灣歌者都是一大挑戰。
戀歌
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三地鄉三地排灣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青年男女互訴衷情的愛情歌曲,女孩子是男子們互相爭取的對象,但卻只有一人雀屏中選,這首歌就是男女青年傾吐戀情的對唱。每段歌詞之後都加上一段副歌,但是副歌又分成前後兩句,中間再重複每段歌詞的後半段隔開。
豐年祭結束歌
豐年祭結束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高樹鄉青葉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每年豐年祭將結束時所唱的互道珍重的舞歌,全曲皆以齊唱的方式配合著舞蹈來進行。其中大部分的歌詞都不具意義,有意義的歌詞內容為:我們今年的歌舞及聚會就到此為止,讓我們彼此心連心的團聚在一起,直到永遠。
讓我們攜手在一起
讓我們攜手在一起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高樹鄉青葉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獨唱曲,曲調是構築在DO、RE、MI、SOL形成的四聲音階之上。在族人聚會的場合,男女族人不是以獨唱,就是以合唱來唱這首歌。從歌詞的內容中,可以了解談戀愛期間,男方總是遷就女方,以取悅對方的歡心。
頭目家的喪歌
頭目家的喪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高樹鄉青葉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頭目的母親去世時,平民為她所唱的喪歌,曲意平穩而哀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