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27個藏品
《精忠報國》印刷劇照
《精忠報國》印刷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田鵬(飾岳飛)。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易文編導的《精忠報國》,又名《岳飛槍挑小粱王》,1971年3月10日在台灣首映。
《龍門客棧》劇照
《龍門客棧》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打鬥場景擺拍。左起─、石雋(飾蕭少鎡)、萬重山(飾多剌)、張允文(飾東廠爪牙)、上官靈鳳(飾朱輝)、─、─。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編導的《龍門客棧》,1967年10月在台上映。本片榮獲第7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與最佳編劇獎。
《龍門客棧》劇照
《龍門客棧》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發配龍門充軍的于家子女。左起余繼孔(飾于廣)、徐楓(飾于欣)、─、齊偉(飾于冕)、─、李傑(飾押解官)、─。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編導的《龍門客棧》,1967年10月在台上映。本片榮獲第7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與最佳編劇獎。
《龍門客棧》劇照
《龍門客棧》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打鬥場景。左2為上官靈鳳(飾朱輝)。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編導的《龍門客棧》,1967年10月在台上映。本片榮獲第7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與最佳編劇獎。
《龍門客棧》印刷劇照
《龍門客棧》印刷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龍門客棧內打鬥場景。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編導的《龍門客棧》,1967年10月在台上映。本片榮獲第7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與最佳編劇獎。
《情人的眼淚》現場工作照
《情人的眼淚》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棚內搭景拍攝夜總會觀眾席場景。 由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李行導演,張永祥編劇的《情人的眼淚》,1969年5月15日在台灣首映。
《烈火》現場工作照
《烈火》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楊世慶導演側影。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楊世慶編導的《烈火》,1970年11月24日在台灣首映。
《烈火》現場工作照
《烈火》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夜間外搭景拍攝金兵集結場景。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楊世慶編導的《烈火》,1970年11月24日在台灣首映。
《精忠報國》現場工作照
《精忠報國》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校場比武場景。前景的長桌是梳妝的工作檯,工作人員忙著幫臨演們上妝梳頭,中間站了幾位穿軍服的國軍,背景處是忙著換裝的臨演們。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易文編導的《精忠報國》,又名《岳飛槍挑小粱王》,1971年3月10日在台灣首映。
《精忠報國》印刷劇照
《精忠報國》印刷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校場比武的大場面。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易文編導的《精忠報國》,又名《岳飛槍挑小粱王》,1971年3月10日在台灣首映。
《鬼面人》現場工作照
《鬼面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灣劇組人員布置場地中。中間戴帽著白T恤短褲者為導演楊世慶。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楊世慶執導的《鬼面人》,全片在印尼拍攝,1973年11月23日在台灣首映。
《鬼面人》現場工作照
《鬼面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灣劇組人員布置場地中。右1為導演楊世慶。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楊世慶執導的《鬼面人》,全片在印尼拍攝,1973年11月23日在台灣首映。
《鬼面人》現場工作照
《鬼面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飾演海盜的臨演們從彈簧床上躍起的瞬間。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楊世慶執導的《鬼面人》,全片在印尼拍攝,1973年11月23日在台灣首映。
《鬼面人》現場工作照
《鬼面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河上打鬥場景拍攝準備中。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楊世慶執導的《鬼面人》,全片在印尼拍攝,1973年11月23日在台灣首映。
《鬼面人》現場工作照
《鬼面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灣劇組人員布置場地中。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楊世慶執導的《鬼面人》,全片在印尼拍攝,1973年11月23日在台灣首映。
《煙雨》現場工作照
《煙雨》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劉家昌(右1)和工作人員們舉起雙手。 由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劉家昌編導的《煙雨》,1975年3月在台灣上映。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機架在升降機上從高處拍攝,右下角為導演李行。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汪洋中的一條船》,是根據鄭豐喜自傳小說改編,1978年7月在台上映,創下該年度國片賣座紀錄,並囊括第15屆金馬獎六項大獎。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右)幫飾演道士的演員調整服裝。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汪洋中的一條船》,是根據鄭豐喜自傳小說改編,1978年7月在台上映,創下該年度國片賣座紀錄,並囊括第15屆金馬獎六項大獎。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右)幫飾演道士的演員調整服裝。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汪洋中的一條船》,是根據鄭豐喜自傳小說改編,1978年7月在台上映,創下該年度國片賣座紀錄,並囊括第15屆金馬獎六項大獎。
《愛情一二三》現場工作照
《愛情一二三》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 受到義大利電影的啟發,導演李行首次嘗試雙生雙旦的三段式愛情喜劇電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1年8月在台上映。
《愛情一二三》現場工作照
《愛情一二三》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 受到義大利電影的啟發,導演李行首次嘗試雙生雙旦的三段式愛情喜劇電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1年8月在台上映。
《愛情一二三》現場工作照
《愛情一二三》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工作人員等待拍攝中。 受到義大利電影的啟發,導演李行首次嘗試雙生雙旦的三段式愛情喜劇電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1年8月在台上映。
《煙雨》現場工作照
《煙雨》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林贊庭(左1)和導演劉家昌(左2)一起彎下身看鏡位。 由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劉家昌編導的《煙雨》,1975年3月在台灣上映。
《風鈴.風鈴》現場工作照
《風鈴.風鈴》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前景左起:江明(坐者,飾孫健平)、導演李行、林鳳嬌(坐者,飾沈盈盈)、萬傑、崔福生(坐者,飾秦董事長)。 聯合影業公司出品,瓊瑤原著,張永祥編劇,李行執導的《風鈴.風鈴》,1977年7月在台上映,這也是三人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