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22個藏品
黑四門(一)
黑四門(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黑四門(二)
黑四門(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黑四門(四)
黑四門(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百壽圖(二)
百壽圖(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百壽圖(一)
百壽圖(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劉智遠斬瓜
劉智遠斬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羅成寫書
羅成寫書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羅成寫書(一)
羅成寫書(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羅成寫書(二)
羅成寫書(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架座
架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呂炳川 臺灣原住民音樂和漢民族音樂CD封面
呂炳川 臺灣原住民音樂和漢民族音樂CD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臺灣原住民音樂和漢民族音樂是呂炳川調查研究的兩個主要範疇。
呂炳川 「佛光山梵唄」錄音專輯封面
呂炳川 「佛光山梵唄」錄音專輯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呂炳川的「佛光山梵唄」錄音專輯。
文建會出版的「民族藝師孫毓芹先生紀念CD專輯
文建會出版的「民族藝師孫毓芹先生紀念CD專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文建會出版的「民族藝師孫毓芹先生紀念CD專輯」。
許石《臺灣鄉土交響曲》
許石《臺灣鄉土交響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4年10月10日晚上於臺北市國際學舍的首演錄音,由許石指揮許石中西管弦樂團。
飯盒歌
飯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爬樹歌
爬樹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仁愛鄉傳統詞曲
母雞和公雞
母雞和公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仁愛鄉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仁愛鄉卓社群兒童所唱的童謠。歌詞是寓言式的童話,敘述媽媽叫小孩去提水,結果小孩發現水潭被母雞弄濁了,他好生懊惱。但在一旁的公雞卻告訴小孩,不要擔心,說著說著一躍而下。說也奇怪,潭水頓然清澈無比,小孩好高興把這現象告訴媽媽,媽媽卻冷冷地回答希望年年都如此。
孤兒怨
孤兒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這是南投巒社群人所唱的童謠。歌詞的內容在敘述一位被遺棄的孤兒,名叫alang,綽號叫「很會抽煙的蚱蜢」。他寄居在親戚家中,但是長輩們平時不讓他吃飯,只讓他吃lili(一種野菜,味甚苦)、喝芋頭莖湯而已。這位孤兒的玩伴,因此唱出了他的心聲,令人聞之鼻酸。
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公雞鬥老鷹
公雞鬥老鷹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這也是一首單旋律的兒歌,歌詞在敘述一隻公雞為了保護母雞和小雞,免於遭受老鷹迫害,不惜拼命與老鷹纏鬥,最後把老鷹打敗了。目前在台東縣境內的郡社群和仁愛鄉的卓社群都知道這首兒歌。
採李記
採李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這首童謠在敘述有位小孩,有一天到李子園中遊玩,看見紅橙橙的李子,成熟後掉落滿地。好奇的他,滿心歡喜,想要去撿拾它,卻突然碰到了大蟒蛇,嚇得他落荒而逃。
玩竹槍
玩竹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反映布農孩提生活的童謠,內容在描述兒童們在竹林裡,他們利用箭竹做成竹槍,並且用樹子做成子彈。為了試驗它的功能試了又試,終於成功了,於是拿著它到處互相追擊。
找狐狸洞
找狐狸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描述童年生活片斷的童謠。在述說有位小孩,到野外抓蝴蝶,玩伴到齊後,大家又結夥去抓狐狸。找到了一個狐狸洞,大夥拿起竹子就往裏頭刺,狐狸終於被逮住了。
諷刺
諷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邵族傳統詞曲 這首名為arumiqan的“諷刺歌”,是一首四個動機所組成的曲調。從歌曲的音組織上來看,它並不是一首邵族歌謠的習慣音型與曲調語法,其動機卻與台灣客家歌謠當中的一首歌曲「十八摸」的前四個動機完全一樣。因此這首邵族歌謠,當時的創作背景是從何而來,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