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99個藏品
1950年到2050年海洋表層的微塑料
1950年到2050年海洋表層的微塑料
Our World In Data
微塑料 (Microplastics) 是直徑小於 0.5 cm 的有浮力的塑料。在三種塑料排放情境下,顯示了未來全球表層海洋中微塑料的累積量:(1)到 2020 年停止向海洋排放;(2)在 2020 年的排放速率停滯不前;或者(3)繼續按照歷史塑料生產率增長到 2050 年。
世界魚類上岸量及丟棄量
世界魚類上岸量及丟棄量
Our World In Data
– 上岸代表捕獲並帶上岸使用的水生動物。 – 丟棄物是指在捕魚活動中捕獲後被丟回海中的動物 (無論是活的或死的)。
台灣不同類型海岸生態系分布圖
台灣不同類型海岸生態系分布圖
林幸助
台灣本島周遭的海岸棲地包括軟底質的泥沙灘、河口潟湖、鹽澤 (或稱鹽沼)、紅樹林、海草床等,受沿岸地質影響。這些棲地大多分布於地勢和緩的西部海岸,而東部海岸僅在有泥沙沉積的河口處可見。
南中國海的範圍 (地理分界線) 為何?
南中國海的範圍 (地理分界線) 為何?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依據臺灣魚類分布之類型,2008年重新界定南海生物地理區的範圍, 係以北回歸線及赤道為界,也是東北亞與東南亞之地理分界。
生物多樣性公約–全球行動
生物多樣性公約–全球行動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50年願景: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台灣南北海洋生物分佈的分界線
台灣南北海洋生物分佈的分界線
邵廣昭
邵廣昭於1990-1995年這段時間對台灣各地魚類群聚結構 (魚種組成),有了詳細完整的調查資料,再利用數值分類方法分析,得知原來台灣的魚種組成有南北分成兩地理區的現象。這條線是由東北角從右上左下斜切到澎湖的南方四島,主要是由於海流所造成。
110年臺灣西部海域白海豚族群生態監測計畫
110年臺灣西部海域白海豚族群生態監測計畫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白海豚目擊紀錄地圖,包含中華白海豚 / 臺灣白海豚、寬脊鼠海豚。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Wikipedia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過去60年台灣的漁業統計數據
過去60年台灣的漁業統計數據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
過去60年台灣的漁業統計數據顯示,所有漁業生產都呈現下降趨勢。例如,離岸水域在1980年達到了歷史最高的408,000公噸,自那時以來逐年下降,到2013年下降了62.5%,降至30年來的最低點,為153,000公噸。
海洋保護區之法源依據
海洋保護區之法源依據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 -- 漁業法 (權責機關 : 農業部漁業署) ·臺灣國家公園 -- 國家公園法 (權責機關 :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 ·國家級風景特定區 -- 發展觀光條例 都市計畫法 (權責機關 : 交通部觀光署)
臺灣海洋保護區
臺灣海洋保護區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臺灣位於「大海洋生態系」與「生態地理區」之交界處,使得海洋生態系非常多樣化。而海洋保護區的劃設即為了有效避免人為破壞及設置禁捕區,以落實海洋環境保育,創造更為健全的生態系,一起來瞭解目前臺灣有哪些海洋保護區吧!
臺灣海洋保護區 & 漁業保育現狀
臺灣海洋保護區 & 漁業保育現狀
Marine Conservation Institute
MPAtlas官網上面顯示台灣海洋保護區面積是 3,798 平方公里,占200海里經濟專屬海域 429,227 平方公里的 0.8% (分子只採用了台灣的國家公園及野動保護區兩種類型)。
全球生物及生態顯著之海洋生態系
全球生物及生態顯著之海洋生態系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2010年第十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 (CBD-COP10) 要求評選公海中需優先保護之地區,即「生物及生態顯著之海洋生態系」(Ecologically or Biologically Significant Marine Areas, EBSAs) 。
2018年全球最接近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的國家
2018年全球最接近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的國家
Wikipedia
2018年全球最接近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的國家 (深藍色) 和仍面臨著最大挑戰的國家 (最淺藍色)。
2021年受保護的海洋面積比例
2021年受保護的海洋面積比例
Our World In Data
海洋保護區 (Marine protected areas) 是根據法律或其他有效手段予以認可並致力於管理該區域,以保護所涵蓋環境的部分或全部。
藍碳循環
藍碳循環
Wikipedia
Missing link (全球碳收支平衡每年有5億噸的碳不知去向) 應該是被海岸藍碳系統所吸收。陸地上森林的碳匯功能只有紅樹林的1/4、鹽沼的1/3、海草床的1/2。而且因底土厭氧儲存有機碳更為有效,也不會發生野火反而排碳。
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22年12月,聯合國召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公約CBD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締約方大會 (COP15),並訂定《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行動框架》,作為未來10年全球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目標及策略,總共有23個目標。
全球的海洋保護區 (MPA) 及其他有效以區域為基礎的保育措施 (OECM)
全球的海洋保護區 (MPA) 及其他有效以區域為基礎的保育措施 (OECM)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根據世界保護區資料庫 (WDPA) 的統計,到2024年3月,全球的海洋保護區 (MPAs) 共 18,208 個、其他有效以區域為基礎的保育措施 (OECMs) 共 196 個。兩者合計僅佔全球海洋總面積的 8.3%。
帛琉之海洋保護區狀態
帛琉之海洋保護區狀態
Marine Conservation Institute
78% 實施的 & 完全/高度保護 總海洋面積為614,807平方公里(限制在專屬經濟區界線內),而根據《MPA指南》評估,已涵蓋了593,855平方公里,佔海洋總面積的97%。
大堡礁之海洋保護區狀態
大堡礁之海洋保護區狀態
Marine Conservation Institute
36% 實施的 & 完全/高度保護 343,623平方公里為總海洋面積(非常大的MPA),而總面積為343,847平方公里(可能包括陸地區域)。
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數量銳減69 %
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數量銳減69 %
Our World In Data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2022年生存地球報告》發現,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族群平均下降了69%。
估計台灣專屬經濟海域範圍內約有3/4的面積比是大洋及深海生態系
估計台灣專屬經濟海域範圍內約有3/4的面積比是大洋及深海生態系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左圖是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所測繪的海床水深圖,右圖是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UBC) 的 "Sea Around Us" 網站所繪製之台灣專屬經濟海域 (EEZ) 範圍。將兩圖套疊可以約略估計台灣EEZ範圍內約有3/4的面積比是大洋及深海生態系。
The high-seas fishing fleet
The high-seas fishing fleet
Science Advances
台灣公海漁船數量及漁獲量位居全球第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