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81個藏品
部落領袖長袍
部落領袖長袍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搭配普通禮帽穿著。ci Unak Tafong(何有柯)之物。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部落領袖紅袍
部落領袖紅袍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為末代領袖Unak Tafong(何有柯)出席部落重大祭典盛裝時穿著,同時頭戴大禮冠,手持鐵手杖以進行儀式。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耆老上衣
耆老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本件無領無袖的長外衣,以白麻布縫製而成,下緣有麻絨夾織花紋,讓衣服更堅固且厚實,為耆老冬季必備的盛裝。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短褲
短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褲身以尼龍布為主,中間背面及兩邊褲腳下沿各貼飾十字繡布,背面之方形貼繡並以細花邊圈圍之,繡布紋樣有三角形、直條形、花葉形、斜邊形等,褲腳紋樣則略放大,顏色各有深紅、淺紅、黃、綠、藍、白等,腰圍用鬆緊帶。
綁腿布
綁腿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裡布為寶藍色化學纖維布料,正面中央貼飾一塊毛線夾織之長條形布塊,從中至兩邊依序貼縫紅黃綠紅之尼龍布,最側邊則為黑底細圓點布,上下兩側各有一對紅色及黑色毛線編成之細繩可供縛綁。
男帽
男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紅黃綠黑白等顏色之毛線織布對摺貼縫在中間,兩邊各加縫紅黃綠紅長寬不一之人造纖維長布條,正面中央貼縫一纏繞紅黃綠毛線之細竹桿,桿頂端為紅黃綠及兔毛繫綁之線球,帽緣兩邊上方亦各貼縫一兔毛球。
女裙
女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由兩塊同為藍色花格之長方形化學纖維布裁成,兩邊各接縫一塊長形黑布,兩塊花布接縫處及另一邊與黑色布接縫處,可見黃色污漬。
上衣(短、無袖)
上衣(短、無袖)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Ratan Lmwan(男性無袖短衣) 此衣為男性之盛裝,平時不隨意穿著,於歲時祭儀、特別於新年祭。Smatu/Smyatu時才穿著。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南澳的泰雅人》(1964: 320-321):
女貴族頭飾
女貴族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附近排灣族貴族女性頭飾,於婚禮或祭典盛裝時使用。
女頭冠
女頭冠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屏東縣泰武鄉地區排灣貴族女性頭飾,於婚禮或祭典盛裝時使用。
披肩
披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四瓣花形以盤扣相繫,以黃色為主色,飾以花形刺繡亮片及白、黃、籃、綠小圓珠及流蘇,另有七條長布帶飾以圓珠,流蘇垂下來。
女裙
女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藍白花布為主,其左右及上端裱藍布。二側藍布再鑲縱走紅、橙、紅相間的布條及藍、白方格布。裙上緣二側有二白色人字形腰帶。
獐帽
獐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為獐頭殼製成,大小為全頭的五之三強。有二對鋒獐角,二眼洞耳洞及耳朵,除此外還有些殘餘的獐毛。
黑色繡花男上衣
黑色繡花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絨布製,已剪裁,無領帶袖,無鈕釦,對襟的一邊加一塊布形成右衽。衣二側、前後中央部分、頸周、袖端與袖背面均裱菱眼形花布。
木腰帶
木腰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木製呈缺口環狀呈木原色。二端凸起的側面呈半圓形,有二穿孔,紮一線繩,孔有火的痕跡。
男長袍馬掛
男長袍馬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魚網編鞋
魚網編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魚網纏繞白布編結而成,以尼龍繩編結作為前部夾腳及後部鞋絆,前部夾腳部分留下之繩尾很長,兩鞋以此相繫。
半花織花裙
半花織花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傳統已婚婦女日常生活穿的裙子,也是當代年紀較大的婦女穿去景頗民族節慶中的裙子。 為浪速支系婦女所織的半花織花裙。
有袖皮長衣
有袖皮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由一大塊、兩小塊鹿皮縫製,稍破損,對襟有袖。除襟緣、袖端用皮條縫外,其餘剪裁部分用麻繩縫紮。
半花織花裙
半花織花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傳統已婚婦女日常生活穿的裙子,也是當代年紀較大的婦女穿去景頗民族節慶中的裙子。 載瓦支系婦女織的半花織花裙。
女用腳套
女用腳套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上半部為棉布上以毛線縫繡幾何圖案,主要以紅色為主,下半部為黑色絨布,絨布中央繡紅色,米色毛線。
女用腳套
女用腳套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布上以毛線縫繡幾何圖案,主要以紅色為主,上下滾紅布邊,上方縫綴一塊6cm*12.5cm大小之紅布,共一對。
皮帽
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由一塊鹿布摺合,縫其一側製成。遮與帽相連。有一鹿布帽帶繞帽縫成。帽有幾個小洞。
樹皮布製成頭巾
樹皮布製成頭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打製不精多已破裂。 用楮樹avono的樹皮打製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