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170個藏品
《碧海同舟》工作照
《碧海同舟》工作照
林文錦
1956年,宗由執導的《碧海同舟》在萬里鄉的野柳海邊。 左起為演員張仲文、唐菁。拿著反光板的是攝影助理為林文錦。左下角是攝影師華慧英。
《聖保羅砲艇》來台外景工作照
《聖保羅砲艇》來台外景工作照
林鴻鐘家屬
1965年10月 - 1966年2月,美國導演勞勃懷斯(Robert Wise)帶領《聖保羅砲艇》(The Sand Pebbles)團隊來台拍攝外景。該片使用Mitchell BNC攝影機為主力攝影機,35mm Mitchell NC攝影機輔助。
玉峯影業自購Arrinex IIA攝影機
玉峯影業自購Arrinex IIA攝影機
林贊庭
攝影師林贊庭拜訪玉峯影業湖山片廠舊址時,與導演林摶秋整整等了一年,直到1959年才抵台的35mm Arriflex 35 IIA附隔音罩攝影機與IIA同步馬達合影。 這也是台灣電影史上最早進口的Arrinex IIA攝影機。
彩雲飛
彩雲飛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簡介】 從香港來台灣唸書的孟雲樓,借住在父親孟振寰的老同學楊子明的家裡。楊伯伯夫妻倆熱情招待,讓雲樓感到格外親切,但卻始終沒見到他們的獨生女涵妮。楊伯母甚至還將雲樓準備送給涵妮的禮物,直接轉送給涵妮的表姊周翠薇。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3年8月19日,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暨總經理交接典禮。 董事暨同仁合影(坐右4起):總經理沙榮峰、董事長詹純鑑、常務董事丑輝英。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3年8月19日,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開幕,財、經兩部部長的嘉賓紛紛蒞廠致賀。 沙榮峰(左)為財政部長李國鼎(右2)解說廠內各項設施。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位於新店安坑的「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門牌。 沙榮峰與位於安坑的「虹雲電影沖印公司」合作,將其改組為「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由香港綜合電影沖印公司選派人員來台擔任技術人員,另從英國、美國選購最新的沖印設備,於1973年8月19日正式開幕。可惜因嚴重虧損,1976年以低價轉讓給中影。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位於新店安坑的「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外觀。 沙榮峰與位於安坑的「虹雲電影沖印公司」合作,將其改組為「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由香港綜合電影沖印公司選派人員來台擔任技術人員,另從英國、美國選購最新的沖印設備,於1973年8月19日正式開幕。可惜因嚴重虧損,1976年以低價轉讓給中影。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際電影沖印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3年8月19日,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開幕,財、經兩部部長的嘉賓紛紛蒞廠致賀。 沙榮峰(中)為經濟部長張世光(右)解說沖印廠的設備。
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沖洗價目表
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沖洗價目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的沖洗價目表。三折頁,雙面印刷。 封面手稿註記:廣告宣傳標語等內容。
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64年6月16日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沙榮峰發佈,因國際物價波動,沖印原料上漲,自7月1日起調整各沖印項目價格的的公告。
《雲山夢回》現場工作照
《雲山夢回》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在野柳愛心岩景點旁拍攝外景。遠處可見站在攝影機前的韓湘琴(左,飾韓艷冷)的背影。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郭良蕙原著改編,郭南宏執導的《雲山夢回》,1971年6月18日在台灣首映。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影人合影)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影人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與會嘉賓合影,左起:林鴻鐘、劉引商、ー、李行、崔小萍、劉華、石雋。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李行、崔小萍)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李行、崔小萍)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左)、崔小萍於開幕當日合影留念。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李行)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導演於開幕當日在活動海報簽名留念。
《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合影
《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8年,台聯出品台語喜劇電影《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在圓通寺前合影。 左起:田豐(導演)、張方霞(導演)、矮仔財(飾柳哥)、李冠章(飾王哥)、陳忠義(燈光)、陳忠信(攝影)、李行(導演)。
《阿三哥出馬》工作照
《阿三哥出馬》工作照
林嘉義
左邊是男主角簡和引(飾 阿三哥)與師公三仔。 電影《阿三哥出馬》(1959)是玉峯影業開拍的第一部創業作品。目前僅存殘片約42分鐘。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內景棚拍。背對鏡頭戴淺色帽子的是辛文亭。 電影《阿三哥出馬》(1959)是玉峯影業開拍的第一部創業作品。目前僅存殘片約42分鐘。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內景棚拍。右2戴淺色帽子的是辛文亭。 電影《阿三哥出馬》(1959)是玉峯影業開拍的第一部創業作品。目前僅存殘片約42分鐘。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內景棚拍。戴淺色帽子的是辛文亭。 電影《阿三哥出馬》(1959)是玉峯影業開拍的第一部創業作品。目前僅存殘片約42分鐘。
游娟
游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游娟,本名游淑娟,1939年出生於台北樹林。1957年參加長河影業公司演員招考,和江繡雲、方紫一同被錄取,合演台語片《紅塵三女郎》,以甜美的容貌受到矚目,成為台語影圈的紅星。1959年被邵氏公司網羅至香港,除了主演廈語片,還與林黛合演國語片《慾網》等。
高幸枝
高幸枝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高幸枝,1943年出生於台北新店。國立藝專影劇科畢業。專二時參加中影公司招考,成為基本演員,受訓期間即見習演出多部國語片,也在台語片《新妻鏡》、《義犬救主》等片中演出,並曾投資製作辛奇導演《危險的青春》一片。1969年加入中視成為基本演員,演出許多膾炙人口的連續劇。
陳文敏
陳文敏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文敏,本名陳粉,1920年出生於三重,家裡是當地的望族。她幼年時便知上進,主動要求父母讓她讀公學,之後又進漢文私塾繼續學習中國文化。
文英
文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文英本名黃錦涼,日治時代名英子,1936年出生於台北。她家裡有九個兄弟姊妹,從小就是別人的養女,為了擔負家計,十七歲就加入黑貓歌舞團,正式展開演藝生涯,十九歲時嫁給演員方龍,方龍為她取藝名為「文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