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49個藏品
明治7年(1874)日軍進攻牡丹社時所發「蕃社歸順保護旗第53號」
明治7年(1874)日軍進攻牡丹社時所發「蕃社歸順保護旗第53號」
國立臺灣博物館
明治7年(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日軍指揮官西鄉從道進軍牡丹及高士佛社,征伐途中各社皆獻物投誠,西鄉從道對投誠各社皆頒發一紙歸順票及一面保護旗,以示保護。據記載,旗證編號共53號,本標本即編號53號之歸順旗,其歸順票貼於旗之左下角。
平埔族風俗圖
平埔族風俗圖
國立臺灣博物館
本幅絹本設色工筆長卷風俗畫,畫工富麗精細,其內容主要結合「潘敦仔行樂圖」及徐澍「臺灣番社圖」,再行摹繪而成。
康熙台灣輿圖(摹本)
康熙台灣輿圖(摹本)
國立臺灣博物館
整體摹繪康熙臺灣輿圖原件細節,雖年代較晚,但保存狀況較佳並保留較多之畫面內容,有助內容之解讀,並兼具版本比較之意義。2.反映17世紀末臺灣生活民情與山川形勢,具歷史及文化價值。
明治二十八年(1895)台北及大稻埕、艋舺略圖
明治二十八年(1895)台北及大稻埕、艋舺略圖
國立臺灣博物館
日本參謀本部陸地測量部於日本殖民統治臺灣初期首次以科學方法呈現清末臺北的地形、地貌以及行政區劃的日製地圖,日治時期入藏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民國34年由臺灣省立博物館接收,一直典藏至今。
光緒10 年(1884)台灣道台劉璈出示『法人棄好背盟無端挑衅』曉諭
光緒10 年(1884)台灣道台劉璈出示『法人棄好背盟無端挑衅』曉諭
國立臺灣博物館
1981年向王國璠先生購買而得。清法戰爭是十九世紀清法兩國間的重要戰役,1884至1885年更是「清法戰爭」的高潮,當清法兩國的戰鼓因緣際會地掠過臺灣海峽,臺灣因此躍上戰事舞臺。1884年4月起,法國軍艦屢次進逼基隆,6月清法外交談判破裂,戰事一觸即發,清廷緊急派遣前直隸提督劉銘傳渡臺總轄臺灣防務。
徐澍《臺灣番社圖》:賽戲、猱採、鼻簫
徐澍《臺灣番社圖》:賽戲、猱採、鼻簫
國立臺灣博物館
徐澍於乾隆年間來臺遊歷,觀察各番社風土人情,並參考其他數帖早期相關圖繪,作此四軸采風圖,製成年份約為清嘉慶25年(1820)。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時期入藏,民國34年由臺灣省立博物館接收,一直典藏至今。
剖檳榔小刀
剖檳榔小刀
國立臺灣博物館
剖檳榔小刀,可剖開檳榔以便嚼食。
最後斑鬣狗頭骨化石
最後斑鬣狗頭骨化石
國立臺灣博物館
犀牛右下頷一段
犀牛右下頷一段
國立臺灣博物館
偉晶花崗岩
偉晶花崗岩
國立臺灣博物館
大理岩
大理岩
國立臺灣博物館
石灰岩
石灰岩
國立臺灣博物館
煙水晶
煙水晶
國立臺灣博物館
台灣玉
台灣玉
國立臺灣博物館
櫻花鉤吻鮭
櫻花鉤吻鮭
國立臺灣博物館
象鼻法螺
象鼻法螺
國立臺灣博物館
麋鹿角化石
麋鹿角化石
國立臺灣博物館
北方紅櫟
北方紅櫟
國立臺灣博物館
海檬果
海檬果
國立臺灣博物館
太平洋密果藻
太平洋密果藻
國立臺灣博物館
冰島衣
冰島衣
國立臺灣博物館
針插標本
針插標本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臘葉標本
臘葉標本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華山松
臺灣華山松
國立臺灣博物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