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957個藏品
《東印度水路誌》之〈亞松森島〉
《東印度水路誌》之〈亞松森島〉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亞松森島,港邊停泊了多艘葡萄牙帆船,此圖收錄在林思索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林思索頓曾在葡屬印度Goa停留五年時間,擔任葡萄牙駐Goa大主教Don Very Vincente da Fonseca的書記或文書人員。
陳庭詩_文化交流_封面設計
陳庭詩_文化交流_封面設計
國立臺灣圖書館
封面
費拉里歐著《古代與現代服裝》
費拉里歐著《古代與現代服裝》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書為義大利原文書,作者為費拉里歐(Dottor Giulio Ferrario),主要為介紹亞洲各地人民之服飾,書中頁345-364為有關臺灣部分,描述臺灣的歷史、軍事、宗教、服飾穿著。並收有二張彩色版畫,一為熱蘭遮城,一為描繪島上食人的原住民。這二張圖在某方面都呈現了當時歐洲人的異境觀之一。
〈M̄-THANG LOĀN CHIÀH PIĀN-IÒH〉(不可以亂吃成藥)
〈M̄-THANG LOĀN CHIÀH PIĀN-IÒH〉(不可以亂吃成藥)
國立臺灣文學館
1966年由台灣宣道社出版的白話字期刊《Oa̍h-miā ê Bí-niû》(活命ê米糧)在「醫學常識」專欄中刊登〈M̄-THANG LOĀN CHIÀH PIĀN-IÒH〉(不可以亂吃成藥)。本文旨在提醒大眾生病時要去看醫生,獲得良好的診斷,而非恣意服用成藥,以免傷身損財。
〈GÂM-CHÈNG Ê SIÓKENG-GIĀM-TÂM〉(癌症的小經驗談)
〈GÂM-CHÈNG Ê SIÓKENG-GIĀM-TÂM〉(癌症的小經驗談)
國立臺灣文學館
1961年由台灣宣道社出版的白話字期刊《Ka-têng ê Pêng-iú Tē 41 kî》(家庭的朋友第41期)刊登有70叟分享自己認識癌症、治療癌症經驗的〈GÂM-CHÈNG Ê SIÓKENG-GIĀM-TÂM〉(癌症的小經驗談)一文。
《CHA̍P-HĀNG KOÁN-KIÀN》(十項管見)
《CHA̍P-HĀNG KOÁN-KIÀN》(十項管見)
國立臺灣文學館
蔡培火1925年以白話字所著《CHA̍P-HĀNG KOÁN-KIÀN》(十項管見)中,其提出臺灣人最需要的「十項社會教育」。目的在啟發大眾思考、推動臺灣社會現代化。
《震瀛自傳》第3冊(上)
《震瀛自傳》第3冊(上)
國立臺灣文學館
身兼醫生和文學家的吳新榮,在《震瀛自傳》第3冊記敘學醫回國、接下叔父「佳里醫院」,成為一個小鎮醫生的過程。本件由吳新榮家屬捐贈。
附錄:本所發掘殷墟之經過
附錄:本所發掘殷墟之經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傅斯年著〈本所發掘殷墟之經過〉,包含吾等發掘之緣起及工作之宗旨、糾葛之突生、政府之主持及在開封之接洽、解決安陽殷墟發掘辦法、吾等之欲願與致謝。
臺灣植物誌第一版第二卷波羅蜜屬
臺灣植物誌第一版第二卷波羅蜜屬
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
臺灣植物誌第二版第二卷波羅蜜屬
臺灣植物誌第二版第二卷波羅蜜屬
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
內科理法 前編六卷, 後編十六卷, 後編附卷
內科理法 前編六卷, 後編十六卷, 後編附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
在澗樓集
在澗樓集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王郭兩先生崇論
王郭兩先生崇論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宋藏遺珍
宋藏遺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蓮峰志
蓮峰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明典章
明典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大正新脩大藏經
大正新脩大藏經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大清三朝事略
大清三朝事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三朝實錄採要
清三朝實錄採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代法制硏究
清代法制硏究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