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12個藏品
男喪巾
男喪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喪巾以三幅同寬之布連成,在巾之左邊及下邊用紫紅布條鑲邊。其挑織之花紋成直條由上至下,以紅、綠、黑、灰、黃幾種色線挑繡花紋,巾之上部二端有二條用色線編成之辮子條長24.0cm。
男喪巾
男喪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藍灰色番布上有紅條橫貫,二邊各有二道刺繡,外者寬4.7cm、內者寬2.8cm,以紅、藍、黃、綠等麻線刺繡圖案花紋。兩角各有一帶長23.5cm,以紅、黃、綠麻線編成。
頭飾巾
頭飾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頭巾為一段藏青布,三邊以紅、黃、白線鎖邊,布上以紅、黃、白三色繡線,挑織幾何形花紋。有大鋸齒形,每一鋸齒內有一朵菊花紋,其下之兩側各有一小花紋。布之下緣有23個絨線球,由紅、綠、黃三色間隔排列。
男上衣
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衣分兩層,表層為呢製,由黃、紅、綠三色相間拼縫而成,裡層為深藍色布製,衣為對襟,有領有袖,已經剪裁,領口為圓形,領高1.7cm,左襟連一長20.5cm、寬11.5cm之裡襟,裡襟分兩層,為深藍色布製之內曾,外層為以紅白線繡花之布。
喪帽
喪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身上所有喪服及配件統稱為kapulju,而tarar亦是頭飾之統稱,此tarar是專屬男性守喪時用喪帽。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男喪巾
男喪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喪巾之長為三幅同寬的藍麻布縫並成。喪布的上下有15.5cm寬,用色線(紅、綠、黃、黑色)挑織上去,最邊之花紋有9.0cm為菱形色線之繡法,是一種色線繡一圈,接著菱形花紋之下為鋸齒花紋,器後為直而短的條紋,隔1.0cm。
男喪巾
男喪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男喪巾為藏青麻布,並且是三塊合并而成。其中更用綠、紅、黃、黑幾種顏色的毛線挑織成花紋,除上下10.5cm寬有橫條及菱形花紋外,另有四段每條寬3.5cm的幾何圖形花紋。
男喪巾
男喪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喪布是以幅同寬之布聯起,布為藏青色,織時雜有深度二種不同的藏青,各自成寬條紋由上直下。在喪巾上下邊寬有13.0cm用紅、黑、黃及灰色線挑織有菱形幾何圖形的花紋。
長條繡花邊
長條繡花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黑布縫接而成,黑布共十條(12條半),上以淡黃、深黃、紅三色繡花,兩側為連續幾何形花紋,中央有大朵四瓣子空心花朵,四周繡紅、深黃、淡黃三道。
男上衣
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黑布製成,已經剪裁,左衽,無領,鈕扣為漢式。領口兩袖,袖口左右兩裾,及後背都有黃灰紅三色刺繡而成的菱形花紋。
男上衣
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衣為藍布底,上貼白底黑,花的花邊於袖,領,襟。盤花長紐扣,銅製。扣中鑲以線玻璃片壽字,前胸另貼一塊五彩線繡山形紋。
男上衣
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右襟,有袖,圓領以黑色為底,衣之下半部份淺藍的布,衣胸部另綴一塊黑布上織黃紅綠波浪形紋,衣上盤花,長條紐扣,袖口,衣邊及衣領綴有白底黑花之花邊。
女童衣
女童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右襟,有袖,圓領女衣,衣斜為藍色,胸部貼一長條黑布,其上刺有紅,綠,黃三色之幾何紋,衣領及襟處有盤花紐扣(四對),衣之胸,袖,背,皆縫綴有6.5cm黑白色花邊。
女長衣
女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黑布為料已剪裁,有領,左衽,紐扣為漢式。領口圓形裝飾的花紋為渦紋,斜襟的鑲邊有條狀紋飾,兩袖口有寬鑲邊為白色並有三條辮子的裝飾。
女腳扎
女腳扎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布製成,全周縫一道線,上緣打四個摺。右側,下緣繡紅,綠,黃,白諸色絲線構成的畫面。圖案,二側有米字形的花,中間有十二個五官齊全的人頭,戴額飾與耳飾。每二人頭間均有一米形花。
披肩帶
披肩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pasavat係為男女通用披肩掛飾,披肩材質多樣,有錢幣、貝材、琉璃珠等材質不一,此為珠繡飾品在本部落通常為貴族所專屬。 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男頭巾
男頭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過去族人無剪髮習慣,所以tarar(頭巾)是男女皆用的隨身髮飾,只是男性的樣式簡易普通。而貴族的tarar通常繡有圖案或lepec(小琉璃珠)。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女綴珠頭巾
女綴珠頭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件taral係女性頭飾,過去婦女沒有剪髮習慣,通常將長髮整理後綁繞於taral。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銀飾垂鈴
銀飾垂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銀飾垂鈴通常裝飾於女性衣物或頭飾,有長鈴(雲肩)、中鈴(頭飾)、短鈴(裙襬)之分。 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喪布
喪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身上所有喪服及配件統稱為kapulju,此件為tjaljicavalj(喪布),守喪時會綁在肩上背於背後穿戴,男女皆可。 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瑪瑙珠串
瑪瑙珠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siljisilji a minaudrusa原意為二串式瑪瑙珠,男女通用飾品,本部落以男性佩戴居多。族語名稱:圓型瑪瑙siljisilj、菱型瑪瑙pinalai。
女裙
女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青藍色底布長摺裙,左上方有拉鏈及鐵勾,裙下擺貼繡寬11.0cm之長條十字繡布。 10887與10888及10889為一套
綁腿布
綁腿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青藍色底方形布,下端貼繡一寬約11.5cm之長條十字繡布。 10887與10888及10889為一套
女頭巾
女頭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一塊黑布,二端褶成四褶,末端接一長12.0cm之刺繡花邊,上以白、紅、綠線刺繡幾何形花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