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89個藏品
江上夜月
江上夜月
鄧泰超
歌曲曲調為二拍子,宮調式,五聲音階。歌曲屬四句式結構,且每句均為前一小節之八分音符弱起拍模式,其四句之起音依序為徵、徵、羽、徵四音,有起承轉合之意,另四句均為相同之節奏處理。
滿面春風
滿面春風
鄧泰超
〈滿面春風〉為鄧雨賢作曲,周添旺作詞。此曲是作詞家周添旺先生為簡月娥(愛愛)而創作的。
南國花譜
南國花譜
鄧泰超
〈南國花譜〉為鄧雨賢作曲,周添旺作詞。 歌曲曲調為二拍子,宮調式,五聲音階,四小節為一句之四句式結構。雖為四句式,就旋律而言,其第一、三句結束在羽音和商音上,第二、四句均終止於宮音,讓樂句有了完結,亦可視為兩大句之結構。
稻江夜曲
稻江夜曲
鄧泰超
〈稻江夜曲〉為鄧雨賢作曲,文瀾(廖漢臣)作詞。
復活節島南島語「眼睛」發音
復活節島南島語「眼睛」發音
李筱峰
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Speaking peoples)是指會說南島語的民族,而南島語族是以使用語言來區分民族。南島語系有超過 1200種語言,全世界有3億8千萬人口為南島語族,是組成很複雜、異質性極高的的群體,但在文化上的關聯卻又十分緊密。
關島查莫洛人「眼睛」發音
關島查莫洛人「眼睛」發音
李筱峰
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Speaking peoples)是指會說南島語的民族,而南島語族是以使用語言來區分民族。南島語系有超過 1200種語言,全世界有3億8千萬人口為南島語族,是組成很複雜、異質性極高的的群體,但在文化上的關聯卻又十分緊密。
馬來西亞南島語「眼睛」發音
馬來西亞南島語「眼睛」發音
李筱峰
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Speaking peoples)是指會說南島語的民族,而南島語族是以使用語言來區分民族。南島語系有超過 1200種語言,全世界有3億8千萬人口為南島語族,是組成很複雜、異質性極高的的群體,但在文化上的關聯卻又十分緊密。
臺灣阿美族「眼睛」發音
臺灣阿美族「眼睛」發音
李筱峰
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Speaking peoples)是指會說南島語的民族,而南島語族是以使用語言來區分民族。南島語系有超過 1200種語言,全世界有3億8千萬人口為南島語族,是組成很複雜、異質性極高的的群體,但在文化上的關聯卻又十分緊密。
臺灣賽夏族「眼睛」發音
臺灣賽夏族「眼睛」發音
李筱峰
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Speaking peoples)是指會說南島語的民族,而南島語族是以使用語言來區分民族。南島語系有超過 1200種語言,全世界有3億8千萬人口為南島語族,是組成很複雜、異質性極高的的群體,但在文化上的關聯卻又十分緊密。
臺灣布農族「眼睛」發音
臺灣布農族「眼睛」發音
李筱峰
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Speaking peoples)是指會說南島語的民族,而南島語族是以使用語言來區分民族。南島語系有超過 1200種語言,全世界有3億8千萬人口為南島語族,是組成很複雜、異質性極高的的群體,但在文化上的關聯卻又十分緊密。
臺灣卑南族「眼睛」發音
臺灣卑南族「眼睛」發音
李筱峰
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Speaking peoples)是指會說南島語的民族,而南島語族是以使用語言來區分民族。南島語系有超過 1200種語言,全世界有3億8千萬人口為南島語族,是組成很複雜、異質性極高的的群體,但在文化上的關聯卻又十分緊密。
臺灣邵族「眼睛」發音
臺灣邵族「眼睛」發音
李筱峰
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Speaking peoples)是指會說南島語的民族,而南島語族是以使用語言來區分民族。南島語系有超過 1200種語言,全世界有3億8千萬人口為南島語族,是組成很複雜、異質性極高的的群體,但在文化上的關聯卻又十分緊密。
臺灣雅美(達悟)族「眼睛」發音
臺灣雅美(達悟)族「眼睛」發音
李筱峰
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Speaking peoples)是指會說南島語的民族,而南島語族是以使用語言來區分民族。南島語系有超過 1200種語言,全世界有3億8千萬人口為南島語族,是組成很複雜、異質性極高的的群體,但在文化上的關聯卻又十分緊密。
臺灣魯凱族「眼睛」發音
臺灣魯凱族「眼睛」發音
李筱峰
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Speaking peoples)是指會說南島語的民族,而南島語族是以使用語言來區分民族。南島語系有超過 1200種語言,全世界有3億8千萬人口為南島語族,是組成很複雜、異質性極高的的群體,但在文化上的關聯卻又十分緊密。
軍夫之妻
軍夫之妻
鄧泰超
〈軍夫之妻〉為〈月夜愁〉所改的日文時局歌曲,日文曲名為〈軍夫の妻〉。
客家歌謠
客家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樂曲以客家民歌【桃花開】曲調為主軸,經由和聲、節奏的變化,並搭配速度與配器運用,交織出青年男女對愛情憧憬與美好生活期望的歡愉景象。
密林深處
密林深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曲是以中國雲南地區少數民族的音樂為素材而創作,整曲分五段:第一段:神秘幽靜。第二段:優美如歌。第三段:活潑輕快。第四段:熱烈精彩,笛子自由如花的演奏,與打擊樂的緊跟更引人人勝。第五段:返回幽靜神秘如昔。
道別歌
道別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成功鎮阿美族卑南群傳統詞曲
靈寶 獻供科儀
靈寶 獻供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依其教義乃以清約之物供獻敬神,即基於「將至善至美之物奉獻給至高至尊之神」的祈謝精神;凡有五供、七獻及九陳、十獻諸名目。儀式中配合動聽曲調細樂和優雅科作,一再詠唱讚詠所供獻香、花、燈、果、茶、酒、食、水、寶等鮮潔之物。
小九陳獻供、詣靈
小九陳獻供、詣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依其教義乃以清約之物供獻敬神,即基於「將至善至美之物奉獻給至高至尊之神」的祈謝精神;凡有五供、七獻及九陳、十獻諸名目。儀式中配合動聽曲調細樂和優雅科作,一再詠唱讚詠所供獻香、花、燈、果、茶、酒、食、水、寶等鮮潔之物。
啟白詣靈
啟白詣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啟白詣靈主要是召請亡魂來臨安座,接受供養;並藉由哀婉動聽的道曲,勸慰亡魂覺悟與懺悔,始得慈尊救度。其中「過靈」指由三清壇前到靈案前;「見靈」則指在靈桌前的儀式,整個過程則總稱「詣靈」。主要詣靈時機為啟白請神、獻供、轉誦經懺等後,較完整地呈現道士詣靈齋曲唱誦的功力與音樂的涵養。
放赦科儀
放赦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行三清大道頒玉符以赦北都滯魄,假神光以開長夜地戶的經義。儀式中赦官騎馬頒下三天門下赦書,救苦天尊主行救度,派出蛟龍驛吏,以潛通泉府,並以神光照開地獄,使幽魂睹見光明。儀式中道士穿花交遶,扮演龍鳳驛吏、赦官赦馬星夜飛馳到九幽,以拔度超昇亡魂,早脫沈淪苦海,表現天尊至仁垂憐,廣開宥罪之門的濟度功德。
度人經
度人經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齋醮的儀式精神即是「開劫度人」,具顯於《正統道藏》首經《度人經》的經義中,強調「設齋行道」,既可自度度人,也可度生度死。奉道者在死後即需使用宗教儀式,召請亡魂聽經聞懺以求懺悔,然後借由仙聖之力使之由北宮移轉南宮煉魂鑄魄,脫離生前的罪愆而逐次轉昇仙界。
無上拔產十轉科儀
無上拔產十轉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拔轉血(車藏)用以救度產難刑傷,即藉由轉動象徵梯梁的法(車藏),憑賴太乙救苦天尊神光接引,以牽昇救拔沉淪的苦魂,體現其不可思議功德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