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4448個藏品
小構樹標本_BRCM3076
小構樹標本_BRCM3076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TAI)
小構樹標本_BRCM3077
小構樹標本_BRCM3077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TAI)
小構樹標本_BRCM3081
小構樹標本_BRCM3081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TAI)
小構樹標本_BRCM3083
小構樹標本_BRCM3083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TAI)
小構樹標本_BRCM3082
小構樹標本_BRCM3082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TAI)
小構樹標本_BRCM3078
小構樹標本_BRCM3078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TAI)
Letter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ICSU)
Letter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ICSU)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臺灣魚類資料庫是臺灣唯一參加國際科學理事會 (ICSU) 下的組織—全球資料庫系統 (World Data System, WDS) 的正會員 (Regular member)。此組織必須以資料庫當會員,資料庫需經過嚴格的審查,且保證是公開且可永續的。臺灣魚類資料庫簽約時由翁啟惠院長簽署。
110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受獎
110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受獎
邵廣昭
邵廣昭老師榮獲110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個人獎。
110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受獎
110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受獎
邵廣昭
邵廣昭老師榮獲110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個人獎。
《中國植物志》編輯群
《中國植物志》編輯群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Flora of China 編輯群會議於密蘇里植物園合影。圖2 - 左起 : 彭鏡毅、吳征鎰、Peter H. Raven
110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受獎者介紹
110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受獎者介紹
邵廣昭
邵廣昭老師榮獲110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個人獎。
俄羅斯學者Irina D. Illarionova來訪中央研究院植物標本館(HAST)
俄羅斯學者Irina D. Illarionova來訪中央研究院植物標本館(HAST)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俄羅斯科馬羅夫植物研究院植物標本館 Komarov Botanical Institute of RAS (國際標本館代號 LE) 蒐藏經理 Irina D. Illarionova,來訪中央研究院植物標本館 (HAST)。
資訊系統在植物資源調查上的應用研習會
資訊系統在植物資源調查上的應用研習會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現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IPMB)
主辦 :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現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 協辦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贊助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生命科學研究推動中心
墾丁國家公園南灣海域長期生態研究 研究成果論文集 (Ⅱ)
墾丁國家公園南灣海域長期生態研究 研究成果論文集 (Ⅱ)
科技部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執行機關: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 資助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曾文溪口海岸地區陸海交互作用之研究 研究成果論文集 (五)
曾文溪口海岸地區陸海交互作用之研究 研究成果論文集 (五)
科技部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資助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亞太地區珍稀瀕危植物國際學術研討會
亞太地區珍稀瀕危植物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現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IPMB)
前排左起 : P. P. Lowry II、H. Koopowitz、T. F. Stuessy、L. M. Shultz、S. H. Sohmer、D. L. Hawksworth、S. F. Yang、C. H. Chou、B. J. Conn、Y. Kadono、H. J. Su
臺灣應己消失或瀕危的物種 解說手冊Ⅰ
臺灣應己消失或瀕危的物種 解說手冊Ⅰ
科技部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其實有許許多多臺灣的原生物種,在過去的三、四十年來,由於我們過度之開發及利用資源、汙染環境、引進外來種及不當放生,而應已從臺灣這塊土地上消失。
拉漢世界魚類系統名典
拉漢世界魚類系統名典
邵廣昭
本書蒐集整理修訂目前全球所記錄或發表過的魚種, 分別給予中文名,共蒐集世界魚類有效學名31,707個、同種異名792個,其中中國和臺灣產魚類總計4,981種。
珠長衣
珠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 1.賽考列克:Lukus Kaha 2.澤奧利:Lukus Aha 此衣為男性之盛裝,南澳泰雅人有時將此貝珠衣做為男女結婚之聘禮。貝珠長衣是泰雅族的盛裝,主要是由苧麻與貝珠結合而成。由於使用大量的貝珠,因此重量相當重。如何製做貝珠長衣的技法,目前尚未完全解答。
喇叭小提琴
喇叭小提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0-60年代緬甸華人樂團所使用樂器,反映出1886~1948年緬甸受英國殖民音樂文化的影響。19世紀末錄音工業興起,當時絃樂器音量較小而不利於錄音,1901年Charles Stroh將喇叭小提琴引進英國,爾後在英國殖民時期傳入緬甸。
阿美族里漏部落成巫裙子
阿美族里漏部落成巫裙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捐贈者姜勤珠女士為里漏部落人,善於製作傳統服飾,本館薦購里漏部落之男子成年禮、女子及巫師之新製服飾三套,亦為姜女士所製作。
舞蹈衣飾-公主
舞蹈衣飾-公主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批文物包括宮廷女子舞蹈 (minthamee aga)TP00384 與男女對舞(nhibathwa)的全套衣飾TP00385及TP00387,還有一把U Shwe Yoe逗趣丑角舞所需的勃生傘TP00386。
舞蹈衣飾-公主
舞蹈衣飾-公主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採集自當時緬甸歸僑協會文藝組組長陳翠芳自宅,為該會成員於2000年中和潑水節慶典表演中使用。衣飾的錦緞華麗、繡工細緻、配件齊全,為仰光當地師傅特別接受訂製而成,最後再由緬甸歸僑協會成員攜回台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