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53個藏品
拯救我們
拯救我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此曲為教會歌曲。
迷失的人
迷失的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此曲為教會歌曲。
獨人行
獨人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此曲為教會歌曲。
童謠︰吃果子
童謠︰吃果子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此首童謠是在馬遠鄉丹社群的布農族才擁有的傳統歌謠,歌詞無特殊意義。
架座
架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夜奔
夜奔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三進宮(三)
三進宮(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鳥吃樹果之歌
鳥吃樹果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歌名雖叫鳥吃樹果之歌,但歌詞已無此段。歌的內容分三節,第一節是一名女性自怨自艾、怕被太陽晒,覺得自己很可憐。第二段是兩個人拿到日本人的階級章,討論要一人分一個。第三節是一個第三者看見一個瘦子不敢加入烤火,心裡很希望他能加入,歌中的瘦子可能是個異族人。
重逢敘舊之歌
重逢敘舊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共分五段,每一段都複唱一次。前三段是久未見面的朋友重逢,主人希望客人不要留下閒話,客人則加以保証絕不會如此做。後兩段則是獨立的內容,一是孤兒感嘆自己身世可憐,一是當兵的男子被火車的煙燻到,有感而發覺得自己很可憐。
對唱之歌
對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拿阿布開玩笑之歌
拿阿布開玩笑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婦女們平常相聚時,拿一個叫阿布的肥胖女人開玩笑的歌。他們取笑阿布大屁股,且肉太多長成肉繭。由於歌詞排列是以「頂真」風格為結構基礎,因此詞意並不重要,族人也僅略知其中的某些詞意。
玩笑歌(希望一起過夜)
玩笑歌(希望一起過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首玩笑歌,曲調合唱法仍和第十二首「Naiiana」(對唱之歌)相同,整曲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份以族人慣用之「Naiiana」的唱法與用詞來演唱;第二部分則為此曲之主題,內容在敘述一位男性向一對夫妻中的太太開玩笑,說希望晚上三人一起過夜。
我在哭(失戀歌)
我在哭(失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拉阿魯哇族的情歌,但詞中之意在說明一位女子等她心愛的人等了一個月,也哭了一個月,仍等不到心愛的人。長輩問她為什麼哭了,她卻掩飾心中的苦說是被草刺到了,長輩則勸戒她說:「不要想了,有丈夫也是一種負擔,想開一點吧!」
備好的山蘇(聖貝祭祭前歌)
備好的山蘇(聖貝祭祭前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唱完Luua likili之後,進入貝神祭之前,描述準備工作的內容,和整個祭典的程序。
祭歌-爸爸媽媽
祭歌-爸爸媽媽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勇士誇功歌
勇士誇功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個拉阿魯哇族的勇士誇耀自己的勇猛和事蹟。勇士利用族人聚會的場合,以歌聲展示自己的英勇,並陳述曾殺過日本人,非常了不起。
問答歌-Laung叔叔要去哪裡
問答歌-Laung叔叔要去哪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作陷阱
作陷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頂真風格的連字遊戲歌
頂真風格的連字遊戲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烤乾竹箭好打獵
烤乾竹箭好打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在花蓮、台東及高雄一帶的布農族人都會演唱的首歌謠。歌詞相當艱深而難懂,因此有不同的解釋版本。其主要的內容是在說明:一位獵人準備好獵具,將竹箭在火上烤乾好打獵,並且也將獵場沿途的出獵情景,一一反映在歌詞上。最後的一聲「kuak」,是模彷猴叫的聲音。
誇功宴
誇功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花蓮縣卓溪鄉傳統詞曲
成巫式之歌
成巫式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仁愛鄉傳統詞曲
獵前祭槍之歌
獵前祭槍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招魂之歌
招魂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