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10個藏品
江文也 舞劇《香妃傳》手稿
江文也 舞劇《香妃傳》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舞劇《香妃傳》手稿。
江文也 《賦天壇》的手稿
江文也 《賦天壇》的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賦天壇》的手稿。
黃友棣學生翟麗璋題辭
黃友棣學生翟麗璋題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翟麗璋於黃友棣照片後題辭,曰:「一燈甇然,無欲無求,恬然自得。以浮聲切響,高言妙句,啟世迪人。宇宙為之璀燦輝煌,師恩惠澤,不敢或忘。」。
戴粹倫簽名手跡
戴粹倫簽名手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戴粹倫之簽名手跡。
戴粹倫 自傳手稿
戴粹倫 自傳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戴粹倫早期自傳手稿。
戴粹倫講義手稿
戴粹倫講義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戴粹倫講義手稿。
郭芝苑譜曲詹冰(詹益川)之日文新詩《五月》
郭芝苑譜曲詹冰(詹益川)之日文新詩《五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詹冰(詹益川)之日文新詩《五月》,中文版由郭芝苑譜成歌曲。
呂炳川的手稿
呂炳川的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從呂炳川的手稿當中,可以看出他對中國戲曲音樂有全面性的調查研究計畫。
李淑德改編《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的手抄譜
李淑德改編《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的手抄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李淑德的手抄譜,這是替小時候的蘇正途改編的較簡單的莫札特《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裝飾奏(Cadenza)版本。原作曲者為小提琴家雷奧普‧奧爾(Leopold Auer)。
涂炳榔寫給李淑德的信
涂炳榔寫給李淑德的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涂炳榔於2000年寫給李淑德的信。照片中人物為李淑德和美術系同學。右一為李淑德。
蕭泰然 《臺灣是寶島》手稿
蕭泰然 《臺灣是寶島》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臺灣是寶島》第一面手稿,為混聲四部。
蕭泰然 《點心擔》的手稿
蕭泰然 《點心擔》的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點心擔》的手稿,為混聲四部。
蕭泰然 《簫中簫》手稿
蕭泰然 《簫中簫》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簫中簫》手稿。
蕭而化的手稿
蕭而化的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蕭而化的手稿。
李抱忱博士寄給筆者的《天下為公》手稿
李抱忱博士寄給筆者的《天下為公》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李博士寄給筆者的《天下為公》手稿。歌詞中的「大同世界」境界,多令人嚮往!。
陳慶松抄寫之客家八音〈新一巾姑〉
陳慶松抄寫之客家八音〈新一巾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抄寫之客家八音〈新一巾姑〉。通常陳慶松書寫之散頁曲譜皆為其外出演出時,用隨手可得之紙張抄寫給第子學習,此為民間用於喜事之紅紙。
陳慶松抄寫之客家八音「弦索」樂曲〈打花鼓〉,其標示拍子位置的板撩記號較為特殊
陳慶松抄寫之客家八音「弦索」樂曲〈打花鼓〉,其標示拍子位置的板撩記號較為特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抄寫之客家八音「弦索」樂曲〈打花鼓〉,其標示拍子位置的板撩記號較為特殊,「◎」為「板」,「。」為「撩」,「﹄」為「板後」,「└」為「撩後」。
陳慶松收藏之《回龍閣》一劇之「公末本」
陳慶松收藏之《回龍閣》一劇之「公末本」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收藏之《回龍閣》一劇之「公末本」。此種只記寫某一腳色曲詞之抄本,又稱為「曲爿」。
陳慶松抄寫之〈新水令〉
陳慶松抄寫之〈新水令〉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抄寫之〈新水令〉,〈新水令〉為北管牌子《拾牌》套曲之第一首,是帶有歌詞的鼓吹樂。
陳慶松抄寫之傳統客家八音曲目
陳慶松抄寫之傳統客家八音曲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抄寫之傳統客家八音曲目〈老一巾姑〉與〈玉美人〉,〈老一巾姑〉又稱為〈舊一巾姑〉。
陳慶松傳抄之北管亂彈戲《南陽關》總綱
陳慶松傳抄之北管亂彈戲《南陽關》總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傳抄之北管亂彈戲《南陽關》總綱。
陳慶松抄寫之北管牌子〈一江風〉
陳慶松抄寫之北管牌子〈一江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抄寫之北管牌子〈一江風〉。
盧炎恩師喬治‧克蘭姆 為他寫的推薦信
盧炎恩師喬治‧克蘭姆寫給盧炎的親筆信
盧炎恩師喬治‧克蘭姆 為他寫的推薦信 盧炎恩師喬治‧克蘭姆寫給盧炎的親筆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4年,盧炎恩師喬治‧克蘭姆為他寫的推薦信。 盧炎恩師喬治‧克蘭姆寫給盧炎的親筆信,信中提及為他寫的推薦信已寄出,並祝他申請順利,此外,亦簡單敘述自己近期旅途計劃。
盧炎 音樂會隨筆
盧炎 音樂會隨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3
盧炎於馬水龍音樂會節目單封面上隨手繪製的漫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