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296個藏品
出草凱旋歌
出草凱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個勇士出草歸來後,一面展示人頭,一面誇耀自己勇猛所唱的歌。這首歌常被用於祭典中。
歡樂歌之四
歡樂歌之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歡樂歌之三
歡樂歌之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三尊聖號(丙)
三尊聖號(丙)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三堪嘆
三堪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一心念
一心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屬陰曲,用於勸亡靈,召請亡魂來臨安座,接受供養;並藉由哀婉動聽的道曲勸慰亡魂覺悟與懺悔,始得慈尊救度。曲詞描述目連挑經救母的艱苦經歷。由李安雄主唱兼司手鼓、大鑼、拍板,後場由陳輝隆拉奏高胡,李乾良敲擊揚琴。時間為5分4秒。 樂器:手鼓、拍板、大鑼、高胡、揚琴。
五傷悲(一字調)
五傷悲(一字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屬陰曲,用於勸亡靈,召請亡魂來臨安座,接受供養;並藉由哀婉動聽的道曲勸慰亡魂覺悟與懺悔,始得慈尊救度。曲詞描述陰司後心中之驚悸,以此法事薦其超昇。由李安雄主唱兼司手鼓、大鑼、拍板,後場由陳輝隆拉奏高胡,李乾良敲擊揚琴。時間為1分53秒。
石平貴招親(二)
石平貴招親(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平貴接到繡球,王父嫌貧愛富將他打跑,寶釧損壞鳳袍與父親斷絕關係。
一更嘆(一更露聲悲)
一更嘆(一更露聲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屬陰曲,用於勸亡靈,召請亡魂來臨安座,接受供養;並藉由哀婉動聽的道曲勸慰亡魂覺悟與懺悔,始得慈尊救度。曲詞描述淒涼的靈堂情境,感嘆人生難逃一死。由李安雄主唱兼司手鼓、大鑼、拍板,後場由陳輝隆拉奏高胡,李乾良敲擊揚琴。時間為5分44秒。 樂器:手鼓、拍板、大鑼、高胡、揚琴。
石平貴別窯(一)
石平貴別窯(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寶釧母親韓氏與金釧偷偷瞞著寶釧之父帶著銀兩及白米到寒窯與寶釧會面。
周成過台灣(八)
周成過台灣(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阿面知道周成有妻子想辦法把月理毒死;月理在陰間,閻王念她身世可憐准她回陽報仇,最後阿面和闊嘴被殺死,周成自盡身亡。
周成過台灣(六)
周成過台灣(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周成回到江山樓花了一萬二把郭阿面娶回家。
五方偈之三
五方偈之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才子佳人(17之15)
才子佳人(17之1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員是戲劇表演的主要元素。劇情的鋪陳、舞台上的唱唸作表都是由演員來呈現,因此演員的唱腔、演技是演出成敗的關鍵。歌仔戲演員多來自貧苦家庭。演員入戲班之前,團主必須無息貨款給駐團演員,日後再由演出費中扣除,或離團時全數歸還,這種由團主支借的無息貸稱為「班底銀」。
才子佳人(17之11)
才子佳人(17之1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上了舞臺的老歌仔表演型態依舊保持唱多白少的歌仔風格,但劇目內容,已經由片段 散齣的滑稽戲發展成為全本戲碼。
才子佳人(17之13)
才子佳人(17之1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歌仔戲的特色在其通俗性,包容性與自由性。歌仔戲的音樂唱腔多為民間流行的歌謠小調,故事情節是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表演內容老嫗能解、雅俗共賞。歌仔戲唱唸皆使用閩南白話,並富有地方性色彩,舞台上所呈現的,都是我們所熟悉的一切,因此使我們感到自然、親切,為一般民眾所接受。
才子佳人(17之16)
才子佳人(17之1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自曹雪芹批評“千部共出一套”後,才子佳人小說一時成為反面藝術創作典型,由此,它曾經的輝煌歷史也變得模糊,不為人們所熟知,這大大影響了人們對它們的文學史研究和文學史評價。其實,曹雪芹要在《紅樓夢》中大力地批評才子佳人小說,就說明它曾經很有影響力,因此,描述才子佳人小說的興盛情況很有必要。
才子佳人(17之14)
才子佳人(17之1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歌仔戲是結合台灣各種戲曲、音樂為一體的表演藝術,歌仔戲在發展過程中吸收北管、南管、九甲戲和民間歌謠等音樂曲調,引進京戲鑼鼓點和武打動作,使用北管曲牌、服飾、妝扮和福州戲的軟體彩繪布景,並愛用各劇種的戲碼、身段、道具、樂器,發展成一種兼容並蓄內容豐富的新劇種。
才子佳人(17之10)
才子佳人(17之1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裝扮」本地歌仔戲本身並沒有化粧箱,更沒有化粧師,也沒有戲服;由於是「醜扮」,戲裡男性角都以日常的服裝為主,祇有旦角需要打面(化粧)抹粉點胭脂還得穿女性服裝。除了旦角頭戴珠花頭飾,紮綢巾,身著女性服飾外,男性演員有時頭上戴個斗笠就上臺表演,因此又有了「經笠仔班」的外號。
才子佳人(17之12)人
才子佳人(17之12)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歌仔戲音樂是建立於「民間歌謠」及「說唱藝術」的基礎上,通過無數民間藝人的創作發展起來,並將民間說唱音樂的戲劇性提高,最後加入身段及其表演元素,形成一個新劇種。故歌仔戲的音樂不僅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它與地方的語言、民間音樂及風土民情皆有密切關聯。
子弟戲:販馬記(13之13)
子弟戲:販馬記(13之1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施和鄭文教基金會贊助、靈安社支持之下,由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戲劇系學生所演出的北管戲。
加拉瓦嘿
加拉瓦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崁仔腳調
崁仔腳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頂興隆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唸農作物之歌
唸農作物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內門鄉三平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