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93個藏品
卑南文化玉矛
卑南文化玉矛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玉矛於卑南遺址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玉色淺綠、帶褐色沁斑,器形細長,外形似「圭」。形制規整,器身帶二穿,尖端刃線圓鈍化,兩側邊平直。
卑南文化玉斧
卑南文化玉斧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方形玉斧於卑南遺址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玉色淺綠、玉質通透,局部白化,為卑南文化少見之薄斧,柄端邊緣略有殘痕,帶一圓穿。
卑南文化岩雕石梯
卑南文化岩雕石梯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石梯於卑南遺址發掘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石梯以整塊石英雲母片岩加工而成,底部明顯殘斷,頂部大致完整,共有5個階面與6個梯槽,第一階槽破損,階面上帶有因使用而產生之軟耗痕跡。
卑南文化玉矛
卑南文化玉矛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玉矛於卑南遺址發掘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以臺灣玉進行加工磨製成矛頭,近尖端呈綠色,尾端漸變白色,矛身呈直線形,至前端漸變尖狀,近尾端帶一穿孔,器形十分完整。疑似略有風化。
喇叭形玉環
喇叭形玉環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玉管
玉管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花環
花環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人繫戴於頭部的花環,可說是其傳統衣飾的一部分,並被視為卑南族群的代表性標識。傳統的花環多以新鮮花材編製,利用植物莖葉或纖維為編繩,依著材料取得的方便性而作不同的變化。
男子踝飾
男子踝飾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alas為卑南族男子著傳統服飾時,繫綁在踝部的裝飾物。早昔,男子踝飾以獵物皮毛製成,今日則使用白色的兔毛或羽毛製作,並以紅、黃、綠等顏色的毛線球裝飾。 典藏編號:20010200015
巫師袋
巫師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南王卑南族巫師袋是具有巫師(temararamaw)身分的族人才會擁有的物件。南王卑南族巫師以女性居多,但過去也曾有少數男性成巫的例子。 巫師袋是巫師的靈力來源之一,也用於放置巫鈴、陶珠、小刀等巫師的隨身法物。巫師執行儀式時,會將巫袋背於左肩,平時則收藏在隨身的背袋內。
男子無袖上衣
男子無袖上衣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當卑南族的男性年齡邁入中年、老年階段,也會呈現在服飾的變換上。無袖上衣lrungpaw是目前卑南族年齡組織中長老級以上的男子服飾。 1960年以前,lrungpaw多為織製,是需要高度技術方可製作的服飾,穿著者大多是部落的領導階層或擅長織布者的家人。
鮪延繩釣漁船模型
鮪延繩釣漁船模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美式圍網漁船模型
美式圍網漁船模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原住民流行音樂卡帶
原住民流行音樂卡帶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魷釣兼秋刀魚漁船模型
魷釣兼秋刀魚漁船模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文化長條形玉玦
卑南文化長條形玉玦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原始發掘報告記載此2件標本(20060100291001、20060100291002)為成對出土於B198號墓葬。
卑南文化圓形玉玦
卑南文化圓形玉玦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帶四突起圓核形玉耳飾於卑南遺址發掘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玉質不透明呈翠綠色,外形橢圓,帶四個小突起,圓核中央帶一圓形穿孔與長形缺口。
人獸形玉玦
人獸形玉玦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人獸形玉耳飾於卑南遺址石板棺內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為片狀縷雕玉飾,外形為雙人頂一獸,獸形為豎耳、拱背、翹尾,在獸身處有舊修補孔,顯示古人的珍愛與惜用。人形為雙人並立,圓顱、雙手扶腰際、兩腿開立,膝部有線條修飾,底部立於一橫棒、棒下帶圓突。
卑南文化環形帶齒緣玉玦
卑南文化環形帶齒緣玉玦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帶鋸齒邊緣之環狀玉耳飾於卑南遺址發掘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
卑南文化喇叭形玉環
卑南文化喇叭形玉環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玉環於卑南遺址發掘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以臺灣玉進行加工磨製,玉質呈淺黃綠色帶半側深綠紋理,一端呈中空圓柱形,漸向另一端圓轉外翻,並延伸展出狀似喇叭,喇叭面寬20-23mm,壁厚約3~7mm。
喇叭形玉環
喇叭形玉環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玉環於卑南遺址石板棺內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為塊狀玉材琢磨而成之玉飾,一體成形,斷面略呈「L] ,一面擴張如喇叭口部,擴張處弧度圓轉,修磨光滑圓潤,為臺灣史前玉器工藝中極為少見的立體玉器,此類玉環通常出土時位於墓主之手臂位置,喇叭面朝上。
男子短褲
男子短褲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早昔卑南族成人會所青年級男子bangesaran大多僅著短褲,上身則裸露或著短身上衣,並以腰帶緊勒腹腰,堅定其忍受飢餓的意志力及耐力。男子短褲paketu刺繡圖紋特別強調在臀部及褲管口。本件典藏品為1970年代以前男子普遍所穿著的傳統型式繡飾短褲。 典藏編號:19920500105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