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6028個藏品
周歲時的莊本立
周歲時的莊本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周歲時的莊本立。
莊本立 在中國音樂學術研討會中宣讀論文
莊本立 在中國音樂學術研討會中宣讀論文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5
1995年12月17日,在中國音樂學術研討會中宣讀論文。右為主持人鄭德淵。
張繼高將音樂擬畫的形容
張繼高將音樂擬畫的形容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張繼高將音樂擬畫的形容:「交響樂是宋大軸山水,室內樂是水墨畫,鋼琴是法書(蕭邦黃山谷,巴哈顏真卿,Mozart趙孟頫),奏鳴曲是人物畫。」。
張繼高愛好古典音樂,有其精神上的意義
張繼高愛好古典音樂,有其精神上的意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張繼高愛好古典音樂,有其精神上的意義,他在便箋上曾記下:「古典音樂是給你一個抽象的空間,去感覺、思考和愛。這都是膚淺的社會中所生疏的。」。
王沛綸於《戲曲辭典》扉頁親筆題字以為兒子留念
王沛綸於《戲曲辭典》扉頁親筆題字以為兒子留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王沛綸於《戲曲辭典》扉頁親筆題字以為兒子王倉倉(王綽)留念。
王沛綸編纂之《協奏曲主題》
王沛綸編纂之《協奏曲主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1
王沛綸編纂之《協奏曲主題》(1971年2月5日二版)。
王沛綸編纂之《交響樂主題》
王沛綸編纂之《交響樂主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9
王沛綸編纂之《交響樂主題》(1969年4月5日初版)。
王沛綸編纂之《室內樂主題》
王沛綸編纂之《室內樂主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0
王沛綸編纂之《室內樂主題》(1970年1月5日初版)。
王沛綸編著之《音樂辭典》書影
王沛綸編著之《音樂辭典》書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王沛綸編著之《音樂辭典》書影。
王沛綸 《靈山梵音》譜例
王沛綸 《靈山梵音》譜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4年,《靈山梵音》譜例。
王沛綸作南胡獨奏曲《城市歌聲》書影
王沛綸作南胡獨奏曲《城市歌聲》書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王沛綸作南胡獨奏曲《城市歌聲》書影。
王沛綸組織樂界人士參與中廣「歌曲教學」節目
王沛綸組織樂界人士參與中廣「歌曲教學」節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0年,王沛綸組織樂界人士參與中廣「歌曲教學」節目,後排右至左為許德舉、楊渭溪、王沛綸、顏廷階、楊永光,前排右至左為吳雪玲、陳讚珍、陳暖玉、林淑卿。
陳慶松抄寫的廣東樂〈雨打芭蕉〉之工尺譜
陳慶松抄寫的廣東樂〈雨打芭蕉〉之工尺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抄寫的廣東樂〈雨打芭蕉〉之工尺譜。
陳慶松收藏之抄本,內有上海京調之工尺
陳慶松收藏之抄本,內有上海京調之工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收藏之抄本,內有上海京調之工尺。
陳慶松收藏之外江戲抄本《硃砂痣》總綱
陳慶松收藏之外江戲抄本《硃砂痣》總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收藏之外江戲抄本《硃砂痣》總綱。
陳慶松抄寫之北管鼓詩(鑼鼓經)《新空牌》
陳慶松抄寫之北管鼓詩(鑼鼓經)《新空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抄寫之北管鼓詩(鑼鼓經)《新空牌》。
陳慶松收藏之外江戲抄本《賣馬》總綱
陳慶松收藏之外江戲抄本《賣馬》總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收藏之外江戲抄本《賣馬》總綱。
陳慶松收藏之北管幼曲《勸友》
陳慶松收藏之北管幼曲《勸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收藏之北管幼曲《勸友》。
陳慶松抄寫之「廣東樂弦詩」抄本
陳慶松抄寫之「廣東樂弦詩」抄本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抄寫之「廣東樂弦詩」抄本。
陳慶松收藏的外江抄本
陳慶松收藏的外江抄本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慶松收藏的外江抄本。
「陳家八音團」獲頒教育部「第三屆民俗藝術薪傳獎」講座
「陳家八音團」獲頒教育部「第三屆民俗藝術薪傳獎」講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7年12月,「陳家八音團」獲頒教育部「第三屆民俗藝術薪傳獎」講座。
阮德輝牧師與18歲的郭子究合影
阮德輝牧師與18歲的郭子究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37年,阮德輝牧師(前中)與18歲的郭子究(牧師左邊)合影。
年約18歲的郭子究彈吉他的神情
年約18歲的郭子究彈吉他的神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年約18歲的郭子究(右)彈吉他的神情。
郭子究與「星光管絃樂團」
郭子究與「星光管絃樂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郭子究(右後)與「星光管絃樂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