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52個藏品
重修屏東縣志. 卷六, 人物志
重修屏東縣志. 卷六, 人物志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1997
記述屏東縣有代表性的人物與事蹟
屏東文獻第2期
屏東文獻第2期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2000
清代屏東地區土地契約及官方文書/乾隆年間搭樓社人的田地買賣契約/屏東地名由來/清朝臺灣生理人的「生理」觀與生理制度市街形成初探/屏東線高樹鄉聚落發展與地名探源/下淡水往事追憶/赤山萬金庄的代誌/竹田火車站的興衰:人文資源的再利用/從巴依灣族「斯拉瓦爾群」的史話重現記錄文化/屏東縣大事記初編
臺灣的吸血昆蟲(書籍封面)
臺灣的吸血昆蟲(書籍封面)
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臺灣的吸血昆蟲—第一冊、虻科》
張彩湘 〈初級中學音樂科課本〉第五冊
張彩湘 〈初級中學音樂科課本〉第五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初級中學音樂科課本〉第五冊,由張彩湘、林秋錦合編,新聯圖書出版社印行。
張彩湘 〈初級中學音樂科課本〉第二冊
張彩湘 〈初級中學音樂科課本〉第二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初級中學音樂科課本〉第二冊,由張彩湘、林秋錦合編,新聯圖書出版社印行。
張彩湘 〈初級中學音樂科課本〉第一冊
張彩湘 〈初級中學音樂科課本〉第一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初級中學音樂科課本〉第一冊,由張彩湘編著,新聯圖書出版社印行。
郭芝苑為妻子寫的詩作
郭芝苑為妻子寫的詩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恩愛夫妻。郭芝苑為妻子寫了一首小詩登於其出版的音樂手札《在野的紅薔薇》。
鄧昌國 《伴我半世紀的那把琴》封面
鄧昌國 《伴我半世紀的那把琴》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鄧昌國著作《伴我半世紀的那把琴》封面。
鄧昌國 《樂苑隨筆》封面
鄧昌國 《樂苑隨筆》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鄧昌國著作《樂苑隨筆》封面。
鄧昌國 《音樂的語言》封面
鄧昌國 《音樂的語言》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鄧昌國著作《音樂的語言》封面。
《李抱忱音樂論文集》由吳心柳編校、樂友書房出版
《李抱忱音樂論文集》由吳心柳編校、樂友書房出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0年1月《李抱忱音樂論文集》由吳心柳編校、樂友書房出版。
康謳許多作品收錄在文化局編輯的歌曲集,此為《合唱歌曲選集─第一集》
康謳許多作品收錄在文化局編輯的歌曲集,此為《合唱歌曲選集─第一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4
康謳許多作品收錄在文化局編輯的歌曲集,此為《合唱歌曲選集─第一集》。
康謳在臺灣時期參與歷次師範音樂科與中等學校以下課程標準修訂
康謳在臺灣時期參與歷次師範音樂科與中等學校以下課程標準修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康謳在臺灣時期參與歷次師範音樂科與中等學校以下課程標準修訂。
莊本立 《周磬之研究》英文版封面
莊本立 《周磬之研究》英文版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8年,《周磬之研究》英文版封面。
王沛綸於《戲曲辭典》扉頁親筆題字以為兒子留念
王沛綸於《戲曲辭典》扉頁親筆題字以為兒子留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王沛綸於《戲曲辭典》扉頁親筆題字以為兒子王倉倉(王綽)留念。
王沛綸編纂之《協奏曲主題》
王沛綸編纂之《協奏曲主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1
王沛綸編纂之《協奏曲主題》(1971年2月5日二版)。
王沛綸編纂之《交響樂主題》
王沛綸編纂之《交響樂主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9
王沛綸編纂之《交響樂主題》(1969年4月5日初版)。
王沛綸編纂之《室內樂主題》
王沛綸編纂之《室內樂主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0
王沛綸編纂之《室內樂主題》(1970年1月5日初版)。
王沛綸編著之《音樂辭典》書影
王沛綸編著之《音樂辭典》書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王沛綸編著之《音樂辭典》書影。
王沛綸作南胡獨奏曲《城市歌聲》書影
王沛綸作南胡獨奏曲《城市歌聲》書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王沛綸作南胡獨奏曲《城市歌聲》書影。
當時出版的音樂課本及廖年賦所作的歌曲_2
當時出版的音樂課本及廖年賦所作的歌曲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當時出版的音樂課本及廖年賦所作的歌曲(_2)。
當時出版的音樂課本及廖年賦所作的歌曲_3
當時出版的音樂課本及廖年賦所作的歌曲_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當時出版的音樂課本及廖年賦所作的歌曲(_3)。
楊三郎作曲,周添旺作詞的歌謠《孤戀花》歌詞
楊三郎作曲,周添旺作詞的歌謠《孤戀花》歌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楊三郎作曲,周添旺作詞的歌謠《孤戀花》歌詞,總共有三段。
第一本學術性之箏樂理論由鄭德淵撰著出版
第一本學術性之箏樂理論由鄭德淵撰著出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