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64個藏品
《龍門客棧》工作照
《龍門客棧》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年上映,由胡金銓導演執導的《龍門客棧》一景。 前方背影為上官靈鳳(左)及薛漢(右)。 戲中的「龍門客棧」是1966年12月在苗栗火炎山附近搭建的外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入口處。
《俠女》現場工作照
《俠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的《俠女》,在南投溪頭拍攝最知名的竹林大戰。 導演胡金銓躺在地上與洪金寶示範套招,女主角徐楓(右1)一旁觀看。操控攝影機的應是攝影師華慧英。
《俠女》現場工作照
《俠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2月7日開拍的《俠女》,在桃園大湳國際製片廠的外搭景拍攝。 導演胡金銓和攝影師華慧英搭乘升降機俯拍,攝影機應是35mm Arriflex 35 IIC。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忠」攝影棚。
《龍城十日》現場工作照
《龍城十日》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龍城十日》在桃園大湳國際製片廠的外搭景拍攝,攝影師躺在軌道上俯拍。 左側坐在板凳上指揮的是導演屠忠訓,右2是飾演反派的石雋。
聯邦影業辦公室
聯邦影業辦公室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公司當時位於台北市開封街辦公室的外觀。
《七仙女續集》演職員合影
《七仙女續集》演職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3年,台聯影業租用玉峯影業的湖山片廠拍攝《七仙女續集》,並向大基行租用35mm Arriflex 35 IIB攝影機及新藝綜合體鏡頭。 前排左1為燈光師黃瑞章、左3為攝影師林贊庭、右2為演員柳青。
民國54年優良國語影片頒獎典禮
民國54年優良國語影片頒獎典禮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年10月30日上午10點,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的第3屆優良國語影片頒獎典禮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舉行。 沙榮峰(台上左1)與電懋代表團接受大會介紹與貴賓見面。 右起:黃也白、張揚、劉小慧、錢蓉蓉、江虹。
《七仙女》工作照
《七仙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側為女主角江青飾演七妹,容蓉(即錢蓉蓉)飾演董永。 國聯創業作《七仙女》由李翰祥導演編劇,江青主演,1963年12月19日在台北上映。
《七仙女》工作照
《七仙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女主角江青飾演七妹,倒在地上的是容蓉(即錢蓉蓉)飾演的董永。 國聯創業作《七仙女》由李翰祥導演編劇,江青主演,1963年12月19日在台北上映。
《七仙女》工作照
《七仙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側為女主角江青飾演七妹,容蓉(即錢蓉蓉)飾演董永。 國聯創業作《七仙女》由李翰祥導演編劇,江青主演,1963年12月19日在台北上映。
國聯《七仙女》劇照
國聯《七仙女》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聯影業公司創業作為江青(左)和鈕方雨(右)主演的《七仙女》。 當時李翰祥從香港帶來工作人員,沒有攝製器材和設費,在台灣電影製片廠廠長龍芳的支持下,使用台北植物園內台製廠的攝影棚拍攝《七仙女》。該片的佈景與攝製技術精良,為日後的台灣古裝電影帶來良好的示範。
《龍門客棧》媒體採訪照
《龍門客棧》媒體採訪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工作人員和參訪媒體在龍門客棧外搭景前合影。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編導的《龍門客棧》在中部火炎山附近搭建外景,1966年12月18日開拍,吸引眾多媒體前往採訪。
大都影業公司門前合影
大都影業公司門前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棟(左2)、魏木金(右3)、洪慶雲(右2)、廖繼燿(右1)與工作人員在大都影業招牌下合影。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胡金銓(舉右手者)和攝影組等工作人員坐在高台上。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凌波隨片登台(1963)
凌波隨片登台(1963)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3年,凌波參加香港邵氏公司代表團來台參加金馬獎相關活動。 10月30日至遠東戲院為新片《花木蘭》隨片登台,並接受錦旗一面。右為鄒文懷。
《七仙女》工作照
《七仙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側為女主角江青飾演七妹,容蓉(即錢蓉蓉)飾演董永。 國聯創業作《七仙女》由李翰祥導演編劇,江青主演,1963年12月19日在台北上映。
五十一年金馬獎LOGO
五十一年金馬獎LOGO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2年,五十一年度優良國語影片頒獎典禮(即第1屆金馬獎),由名雕塑家楊英風所所設計的金馬獎LOGO。
1995年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李行)
1995年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建議,與影劇協會聯署提案,經金馬執委會多數無異議通過,由李行榮獲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台灣省電影攝製場合影團體照
台灣省電影攝製場合影團體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白克(左1)、辛奇(右4)。 照片背面蓋印「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電影攝製場」。
農教練習生訓練情景
農教練習生訓練情景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49年,農業教育電影公司在台中興建製片廠,同時也開始招收練習生進行技術人員培訓。由曾在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沖洗中心擔任主任的廠長胡福源主講攝影、錄音、剪接、燈光、沖洗等專業技術理論。副廠長兼攝影師的王士珍則負責教導器材操作及技術演練。 王士珍(左2)指導16mm Mitchell攝影機操作。
中影台中廠遷廠前合影
中影台中廠遷廠前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1年12月,中影台中廠遷廠前,全體員工在火燒後的廢墟前合影留念。 第一排左起為郭允恭、-、-、劉奇、吳鑄、蔡兆華、呂震達、林啟瑞、馮德儒、向澤長。 第二排左起為劉藝、華慧英、韓玉良、-、李嘉、朱夢良、方壯猷、莊國鈞、-、陳棟、朱偉年、侯萍、凌承柏。
《碧海同舟》工作照
《碧海同舟》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6年,中影《碧海同舟》(原名《浪淘沙》)的拍攝現場。 右起為梁銳、導演宗由、演員李影、場記劉藝、副導演李嘉、攝影助理洪慶雲、攝影師華慧英、攝影助理林贊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