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1267個藏品
啤酒瓶
啤酒瓶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深琥珀色,口部形制為外蓋王冠栓,長頸斜肩,瓶身圓直,圓底內凹。瓶身肩部下及近底部處,有橫印陽書由右至左「キ(リ被磨掉)ンビール、登錄(商標被磨掉)商標」,底部陽印「TGC」、「2」,瓶身兩側有明顯合模線。
《丙編》014
《丙編》01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014
《丙編》001
《丙編》00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001
帶卜辭龜腹甲
帶卜辭龜腹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殷王武丁時期的甲骨。「 」是貞人名。卜問武丁皇后婦好分娩的事。從生產的日子推測吉凶性別。
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龍形立雕,行制與R14452相同,色夾白。
瓷盤
瓷盤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白底青花瓷盤,盤內用藍彩勾邊,並裝飾二道青花弦紋,器身滿佈開片紋。器身沿破裂處有帶狀粉紅色,可能是埋在土中的沁色。
瓷缽
瓷缽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瓷缽,平底,弇口,表面施釉,不及底,內有支釘痕。
瓷碗
瓷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瓷蓋
瓷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西北岡遺址田野照片
西北岡遺址田野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西北岡第二次發掘,HPKM1004號大墓。左起:傅斯年、伯希和(Paul Pelliot)、梁思永。收錄於《殷墟發掘照片選輯1928-1937》,圖版118。
小屯遺址田野照片
小屯遺址田野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一年春,五月三十日晨,殷墟第六次發掘,同仁在袁家花園花蔭下。左起:李光宇、劉嶼霞、董作賓、郭寶鈞。收錄於《殷墟發掘照片選輯1928-1937》,圖版064。
西北岡遺址田野照片
西北岡遺址田野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三年秋,西北岡第一次發掘,善應松濤。(石註:民國二十三年十月十五至二十一日,梁思永、馬元材、石璋如、劉燿、祁延霈、胡厚宣至洹水上游調查,由安陽至水冶,轉龍山、寶山、善應,更分兩隊,沿洹河南北兩岸歸來)(編按:善應位安陽市區西南二十五公里處,「善應松濤」為安陽八景之七。
西北岡遺址田野照片
西北岡遺址田野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西北岡第三次發掘,高中校長、教職員、學生到工地參觀。收錄於《殷墟發掘照片選輯1928-1937》,圖版131。
西北岡遺址田野照片
西北岡遺址田野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四年十月八日,西北岡第三次發掘,HPKM1500號大墓及打破大墓的HPKM1569-1571東漢磚室墓。收錄於《殷墟發掘照片選輯1928-1937》,圖版125。
陶紡輪
陶紡輪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灰黑色泥質陶紡輪,縱剖面為六角算珠形,上下對稱,中有一穿孔。
陶網墜
陶網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夾砂陶,全器呈長橢圓形,中帶一穿,貫通首尾,器身殘損部分。
網墜
網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大部分屬於安山岩質的琺碼型網墜,僅一件為板岩所製。
紡輪
紡輪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器表有風化剝落現象,有刮痕及磨損。
陶紡輪
陶紡輪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大多出於灰坑。剖面形式有單錐、平底單錐與橢圓形等,大小相近,寬徑集中在3.5-4公分之間。
網墜殘
網墜殘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網墜殘件,器身一半面殘失,器身上有三條凹刻痕,分別於兩端及中央處。
《丙編》208
《丙編》208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208
《丙編》147
《丙編》14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147
YH127坑甲骨室內發掘
YH127坑甲骨室內發掘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於南京室內發掘情形,左起:徐祿、魏善臣、關德儒。收錄於《殷墟發掘照片選輯1928-1937》,圖版144。
珠飾
珠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為第51類玻璃質珠,器呈扁圓橙色,器表有刻痕部分有殘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