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1610個藏品
石府千歲神像繡衣
石府千歲神像繡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表:綠色底,上以銀色線立體浮繡雙龍,龍首雙眼處飾有兔毛,背後為一塔,衣邊有二道滾邊,一為黃色細滾邊,上鑲小圓鏡,另一道為寬幅藍邊,上繡龍鳳花飾。裡:為金黃色地,兩邊衣襟裡各繡一綠色龍,胸前繫帶以綠色金線分別繡「歲次壬戌年臘月吉旦」及「西龍
蒼府千歲神像盔帽
蒼府千歲神像盔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主體為合金製成,帽上中間有一顆大紅色人工寶石,周圍綴飾之三顆較小,帽前沿有成排紅、綠、藍各色人工寶石,帽上以合金燒鑄雙龍拜塔及數龍盤據,間飾有許多絨球,帽左右二端鑄有花飾,下有橙色流蘇垂飾,帽後有二長形凸起,上有花葉裝飾。
蒼府千歲神像盔帽
蒼府千歲神像盔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主體為合金製成,帽前沿綴飾成排之紅、綠、藍人工寶石,正下方亦有一粒。帽上方中間有一雲狀凸起裝飾,上綴飾四顆大小不一之人工寶石。帽上間飾有立體鑄成之雙龍拜塔、鳳凰、花飾、絨球等。帽後有二長條行凸起,左右有橙色流蘇垂飾。
蕭府大帝神像盔帽
蕭府大帝神像盔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主體為合金製成,雙層。下層前沿綴飾成排紅、綠、藍人工寶石,中間一顆橢圓形綠色最大,其上有合金燒鑄之雙龍拜塔。上層帽前沿有珠鍊狀垂飾,正上方中央有一顆大型人工寶石,下有雙排小寶石,並間飾有盤龍及絨球,帽左右二端有橙色長流蘇垂飾。
哈達(黃)
哈達(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哈達」為藏文音譯,表禮帛之意,是藏族社交活動中的必備品,亦為藏傳佛教特有的禮敬類器物。
南管二弦
南管二弦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南管上四管樂器之一。二絃是輔助洞簫延長氣韻、充實其他樂器不足之處,貫穿全曲使之豐盈圓和。二絃與一般胡琴的形制、材質及演奏技法皆不同:它的兩根軫子在右邊,和胡琴相反,卻和宋朝的「奚琴」同制。琴筒採林投樹的果實製成,琴柱以竹頭為首,柱身則有十二竹節。
拍板
拍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南管上四管樂器之一。檀木製品,五片串成。器樂演奏時居樂隊指揮地位,古代這種坐在樂隊中央指揮節拍者稱為樂正。樂正必須數撩按拍(撩拍是南管計算節奏的方式),在每個拍位拍擊發聲;若是樂曲演唱時,則由歌者執拍端坐。
響盞
響盞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南管的下四管樂器之一。銅製小鑼置於竹篦圈中,由左手執之,右手拿紙製小軟槌,上下晃動敲擊銅鑼,使其發出如磬一般清脆的聲音。常與叫鑼搭配,演奏時隨琵琶指法敲擊,逢拍位停頓,是唯一可與琵琶捻指同時發音的的金屬樂器。
南管洞簫
南管洞簫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南管上四管樂器之一。身前五孔,後一孔,製作時選材嚴謹,非觸地端之竹不取,長度超過十目九節則不用,與俗稱「尺八」規格不同。南管音樂是以琵琶指法定譜,然而琵琶依照指法彈出只是間斷的單音,洞簫的聲音卻能夠綿延不斷,所以洞簫的主要功能,便是串聯琵琶,添加裝飾音。南管洞簫音色溫婉而悠揚。
京二胡
京二胡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京二胡流傳甚廣,各地有不同的稱呼,北方人稱之南胡,亦稱為二弦、嗡子、胡胡等。琴筒多為六方型,也有圓形或八方型,筒上蒙有蟒皮。京二胡的音色優美、表現力強,無論是柔和流暢的曲調,或是強而有力的旋律,皆可用二胡表現。常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在多種戲種中均為重要的伴奏樂器。此件文物有盒裝,共計三件。
京胡
京胡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北管稱京胡為吊鬼仔或吊規仔(避用鬼字),以竹筒為共鳴箱,筒口蒙有蛇皮,使用馬尾弓拉奏,是西皮唱腔系統的主要伴奏樂器,因北管引入西皮唱腔,故用於北管,音色明亮,音域約兩個八度。此件文物有盒裝,共計三件。
北管古箏
北管古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古箏為放在桌面上彈撥的絃樂器,琴弦以琴柱承托於琴面上。在戰國時代,箏是竹製五弦樂器,演變至今有十八弦、十九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二十五弦、二十六弦等規格,弦的材質也由絲絃改為不鏽鋼絃或尼龍纏絃,其音色輕柔委婉,表現力豐富,可表達各式情感,用於獨奏或戲曲伴奏皆宜。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十五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十五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凌純聲先生之聘書。內文如下: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八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八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凌純聲先生之聘書。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十三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十三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凌純聲先生之聘書。內文如下: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九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九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凌純聲先生之聘書。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十四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十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凌純聲先生之聘書。內文如下: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十一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十一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凌純聲先生之聘書。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十二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十二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凌純聲先生之聘書。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十
凌純聲─國立中央研究院聘書十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凌純聲先生之聘書。
凌純聲─中央研究院第三屆院士函
凌純聲─中央研究院第三屆院士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內文如下:中央研究院(函)  表格始事由 為當選本院院士,函達查照。  發文(48)臺功字第721號 中華民國四八年七月貳日  擬辦  批示  (表格終)  受文者凌純聲先生  一、本院依照第三次院士會議決議,合併舉辦民國四十七年度及四十八年度院士選舉。
凌純聲─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榮譽證書
凌純聲─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榮譽證書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內文如下:荣誉证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荣幸地获得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凌纯声教授的珍贵藏书,为表示对凌教授及其子女的敬意,特授予荣誉证书。
凌純聲─總統府褒揚令
凌純聲─總統府褒揚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內文如下:總統令 台統褒字第453號 中央研究院院士凌純聲,致力民族學,凡五十年,深入精研,殊多創見,著述流傳已廣,而生平開拓民族文化研究之領域,貢獻尤多。玆聞病逝,悼惜良深,應予明令褒揚,用表政府崇禮宿學之至意。 總統蔣經國 行政院院長孫運璿 中華民國六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典璽官周應龍
蓮花童子像
蓮花童子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在印度佛教中,觀音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為了救苦救難多次轉生婆娑世界,方便說法與教化,蓮花童子即為其中一個化身。傳到中國民間後,受到道教的影響,置於玉皇大帝神階制度下,因觀音神通應三界,又可支配各類鬼怪神卒,類似的傳說可見於《封神榜》中,哪吒因太乙真人以蓮花化體,打敗紂王後封為中壇元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