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41個藏品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忠」攝影棚。
華興片廠座談會(1990)
華興片廠座談會(1990)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林鐵硯、涂鐘松、游甲生、何基明、何玉華、陳姿伃、賴天賜,於臺灣省政府新聞處重聚。 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於1990年9月22日、11月9日分別在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及位於台中的臺灣省政府新聞處舉辦「華興片廠」座談會。 台北座談會出席人員
何基明相關照片
何基明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1年8月「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閉幕後於凱悅飯店(今台北君悅酒店)舉行頒獎典禮,表彰台語片影人對台灣電影的貢獻。 左起:李泉溪、何基明、周天素、何玉華、廖萬文、賴天賜。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6月,由李嘉、李行、白景瑞聯合執導《還我河山》,於台中清泉崗拍攝外景。 攝影師賴成英(左)在拍攝完火牛陣的場景後,與導演李行(右)合影。 後面是火牛陣的牛隻和臨時演員。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第30屆金馬獎群星合影
第30屆金馬獎群星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坐者左起:郎雄、楊甦、李行、李翰祥、申江、白景瑞、劉芳剛。 站者左起:導演協會律師許文彬、丁善璽、-、黃玉珊、周騰、邱銘誠、宋存壽、-、金國釗、林清介、李祐寧、林福地、張曾澤。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於外景拍攝地。 《養鴨人家》由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5月起在中南部拍攝外景,之後12月公開上映。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合執導的三位導演,左起:白景瑞、李行、李嘉。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站在攝影機右側的是導演李行、中影總經理龔弘,右後方應是演員唐寶雲。 攝影機為35mm Mitchell NC,400呎底片盒的軟式隔音罩上有著「中影」的字樣。 《養鴨人家》由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8月至南投草屯拍攝農業展覽會的畫面,1964年12月上映。
《秦始皇》工作照
《秦始皇》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2年,中影與日本大映電影公司合拍70mm 寬銀幕電影《秦始皇》(日文片名「秦・始皇帝」),也是台灣首見70mm Vista Vision攝影機。 新竹湖口拍攝外景現場,左2為演員焦姣,其餘4位是日籍攝影助理。
《秦始皇》工作照
《秦始皇》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2年,中影與日本大映電影公司合拍70mm 寬銀幕電影《秦始皇》(日文片名「秦・始皇帝」),也是台灣首見70mm Vista Vision攝影機。 從攝影機的間歇輸片機構可以看到這部Vista Vision攝影機是35mm底片是以橫走方式通過片門來拍攝的。
聯邦影業六十週年回顧展
聯邦影業六十週年回顧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前排坐者左起:林鴻鐘、賴成英、林贊庭、郭南宏、李行、方芳(蹲在李行前方)、黃仁、華慧英。 後排站者左起:張昌彥、高肖梅、吳鴻田、白鷹、賀用正、石雋、江彬、李天礢、陳世偉、苗蔚蘭(苗天的女兒)、趙瑛瑛、萬重山、林文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並於1969年正式啟用。 此為行政大樓大門正面,及黃杰提字的「國際製片廠」招牌。
《龍門客棧》媒體採訪照
《龍門客棧》媒體採訪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編導的《龍門客棧》在中部火炎山附近搭建外景,1966年12月18日開拍,吸引眾多媒體前往採訪。 軌道旁的人群中可見:苗天、高明、上官靈鳳在旁觀摩,另從照片中燈光和軌道等器材,可見聯邦設備規模齊全。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正在施工的外搭景。
《龍門客棧》工作照
《龍門客棧》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年上映,由胡金銓導演執導的《龍門客棧》一景。 前方背影為上官靈鳳(左)及薛漢(右)。 戲中的「龍門客棧」是1966年12月在苗栗火炎山附近搭建的外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入口處。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俠女》在中橫公路拍攝外景。 背光剪影的三個人左起是徐楓、薛漢和白鷹。
《俠女》現場工作照
《俠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的《俠女》,在南投溪頭拍攝最知名的竹林大戰。 導演胡金銓躺在地上與洪金寶示範套招,女主角徐楓(右1)一旁觀看。操控攝影機的應是攝影師華慧英。
《俠女》現場工作照
《俠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2月7日開拍的《俠女》,在桃園大湳國際製片廠的外搭景拍攝。 導演胡金銓和攝影師華慧英搭乘升降機俯拍,攝影機應是35mm Arriflex 35 IIC。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忠」攝影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