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360個藏品
風獅爺
風獅爺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風獅爺原以金門為盛,後影響于安平及澎湖。屋脊風獅爺分為單獅及坐獅兩種,坐獅上坐一彎弓射箭人物,身份有蚩尤、黃飛虎、申公豹及趙公明等不同說法。材質主要有泥塑、陶塑及石雕為多,其中以陶塑最多。早期多由閩南進口,因金門早年無窯廠,其安放多為一尊。
八卦牌
八卦牌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八卦牌為厭勝物之一種。厭勝最初是指一種巫術行為,但後來厭勝一詞被用於民間信仰中,成為克制禁忌事物或壓制心中對無法抵抗之自然力所產生的恐懼的方式,即是民間所謂之「驅邪避煞」,厭勝物便是用於驅邪避煞之物品。此件文物上刻有後天八卦及洛書,但一般而言,先天八卦才是避邪較為常用之形式。
錫製號角
錫製號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道士所使用之號角,大多用牛角製成,也有少數以錫為材的龍角,為降神法器,使用者卻有差別,楊逢時撰"中國正統道教大辭典"謂:烏頭道士使用牛角、紅頭道士使用錫角,這是道派最明顯的區隔標誌。烏頭道士只用水牛角,法師們卻不受此限,可以使用牛角或黃牛角,不過這種說法存疑。
木雕虎爺神像
木雕虎爺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虎爺傳說的來由多為殘暴兇猛的老虎,作惡害人,造成人們的困擾,遂請土地公或城隍爺收伏之,其他神明也有收伏老虎的傳說在,而道教中老虎亦常為神明的座騎,故虎爺並不限於特定廟宇才會出現,台灣的廟宇供奉虎爺主要是請虎神保護主神,維護廟宇的安寧,並驅逐癘疫、鎮邪除煞。
良皇宮保生大帝平安符
良皇宮保生大帝平安符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印本。保生大帝又稱吳真人、大道公、吳真君、花轎公、忠顯侯、英惠侯、大道真人、真人仙師、 吳公真仙等,俗名吳本(音滔),字華基,號雲東,生於宋朝太平興國四 ... 明成祖為感念 他治好皇后的病,敕封他為「昊天闕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
十殿地獄圖:八殿都市王
十殿地獄圖:八殿都市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八殿都市王也設有一個重要的法庭,對於一般犯罪的鬼魂都在審判後,加以適當的處罰,主要犯罪的種類是:不孝順父母,若不趕快懺悔,當由專司善惡各神登記事實與姓名具實報呈,減除在陽世間應享受的福祿富貴,或者派遣邪鬼附身做祟,使他們受盡折磨和痛苦死後,押送本殿法庭審判定罪後,分送各小地獄受苦,然後解到十殿轉劫所
鳳毛麟趾燭台
鳳毛麟趾燭台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傳統習俗中會在神桌上供奉一對燈,是用以表現光明、富足等意涵的供祭禮燈,燈的上方置設有紅色圓形玻璃燈罩,其形狀與飽滿柑橘相似,故此種燈名為柑仔燈或紅柑燈。早期的柑仔燈燈座部份為錫製,因錫字與賜字相通,而有添官賜福之意。燈座常是由較小的物件層層疊起,裝飾華麗。
八仙彩
八仙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是民間新居落成、婚姻喜宴常用的賀彩,大多懸掛在家門口的門樑上。亦常見於廟宇。由於「彩」和「財」音相似,因此掛八仙彩有求取財利。民間喜慶喜掛八仙彩額,乃認為可藉仙人之道力,以除煞求吉。八仙彩上的八仙,是「八仙過海」中的八仙。
木雕神像:郭聖王
木雕神像:郭聖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郭聖王又稱郭王公、廣擇尊王、保安尊王,姓郭名忠福,福建泉州南安人,16歲時登鳳凰山在古藤上盤坐成佛,其母趕至以手拉其左腳,郭聖王雖展開雙眼,但已成佛,故民間所奉神像多以孩童之貌,雙眼圓亮,呈右腳盤坐,左腳垂下之姿。當地居民於鳳山建了鳳山寺供俸郭聖王。
版印玄壇元帥圖
版印玄壇元帥圖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財神之考多而雜,通常以增福財神為文財神,玄壇元帥趙公明為武財神,玄壇元帥又稱趙玄壇、玄壇爺、銀主公,民間咸信其富有,以武財神祀之。 趙公明於方志中亦作趙光明,有謂唐朝嘉其忠勇,諡贈元帥封號,又謂其長於蓄財,積成巨富。
太子爺神像
太子爺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中壇元師,姓李名哪托。佛教故事中的神仙。演化於小說封神演義中,有折骨剃肉還父母,後太白金星以蓮花化其身,現身為父母說法的故事。或稱為哪吒三太子。
水仙尊王神像
水仙尊王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十月初十日是所謂的水仙尊王生。所謂水仙尊王,是指大禹、伍員、屈原、王勃、李白等集體的尊稱。夏禹治水,功垂萬世;春秋伍員浮之江;戰國屈原沉汨羅;初唐王勃溺南海;中唐李白投采石。臺民以此諸先賢先烈,都有水緣關係,特奉之為水神。每當航海遭遇風險時,即祈禱水仙尊王,以求保護。
運籤
運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運籤是用以向神明求問運道的籤,運籤上寫有編號,再至籤詩櫥尋找號碼對應的籤詩。籤詩一般為七言絕句,內容多假借歷史人物、民間傳說或前人詩詞等,用以指示未來的吉凶禍福,或者是行進舉止需注意之事,若對籤詩有疑問,廟中會有主事或解籤員求籤人解惑。
藥籤
藥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過去醫學不發達,人們生病時經常求助於神明,而藥籤即為神明所開的藥方。藥籤分為若干科,如婦科、男科、幼科、外科、內科及眼科等等,籤上有數字,可以查閱其對應的藥方,或是至附近的藥舖直接告知編號來抓藥。有藥籤的廟宇多為供奉與醫藥相關的神明,並非所有的廟宇皆有藥籤。
虎爺
虎爺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虎爺傳說的來由多為殘暴兇猛的老虎,作惡害人,造成人們的困擾,遂請土地公或城隍爺收伏之,其他神明也有收伏老虎的傳說在,而道教中老虎亦常為神明的座騎,故虎爺並不限於特定廟宇才會出現,台灣的廟宇供奉虎爺主要是請虎神保護主神,維護廟宇的安寧,並驅逐癘疫、鎮邪除煞。
陳奶夫人神像
陳奶夫人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民間信仰的神祇之一。唐福州古田縣的陳靖姑,生於唐大曆二年(西元767)。相傳曾習得閻山道法。嫁劉杞而孕,時逢閩中大旱,靖姑脫胎求雨而卒,年僅二十四。遺言死後為神,護祐產婦,救人產難。後世祀為安產之神。
二郎神神像
二郎神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民間傳說中的神:(1)秦代蜀郡太守李冰第二子,助父斬蛟鎖龍,築堰平患,蜀人奉為灌口二郎神,祠祀不絕。亦稱為灌口二郎。(2)隋代嘉州太守趙昱斬蛟定患,後又顯靈平定水災,民感其德,立廟灌口,奉為二郎神。亦稱為灌口二郎。(3)西遊記與封神演義中記玉皇大帝外甥楊戩,神通廣大,曾誅六怪、劈桃山,號為灌口二郎。
太子爺神像
太子爺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中壇元師,姓李名哪托。佛教故事中的神仙。演化於小說封神演義中,有折骨剃肉還父母,後太白金星以蓮花化其身,現身為父母說法的故事。或稱為哪吒三太子。
虎爺神像
虎爺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虎爺傳說的來由多為殘暴兇猛的老虎,作惡害人,造成人們的困擾,遂請土地公或城隍爺收伏之,其他神明也有收伏老虎的傳說在,而道教中老虎亦常為神明的座騎,故虎爺並不限於特定廟宇才會出現,台灣的廟宇供奉虎爺主要是請虎神保護主神,維護廟宇的安寧,並驅逐癘疫、鎮邪除煞。
七娘媽亭(紙製)
七娘媽亭(紙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農曆七月七日為七星娘娘的旦辰,此七位仙女是玉皇大帝的七個女兒,俗稱「七娘媽」,為孩童出生至十六歲的保護神,七娘媽亭為此節日獨特祭拜用品。
法鐘
法鐘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近鐘口處有一圈不規則之直線浮雕,鐘身有不規則之紋飾凸起,柄上端山形尖成圓頭狀。 一、使用人為李長興,外號"青瞑興",由其子李清煌、媳謝玉霞捐贈。
龍角
龍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角身無裝飾,吹口則以錫製成,並繫有紅布。
法刀
法刀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正面有凹陷七星紋飾,柄尾倒彎成雙圓形、鏽蝕。 道士專用刀器,造型怪異,刀鋒大多很鈍,刀尖兩面都成圓形,柄細尖成四方形,不置護木,柄尾卻倒彎成葫蘆狀或橢圓狀,間穿有銅錢或小鐵環,使用時會噹噹作響,其作用在斬腰除魔,等於道場中的七星劍,刀身上或刻八卦,或陰陽太極或太上老君神號。
欣樂團出門旗號
欣樂團出門旗號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一、主色為紫紅與藍色,上立體浮繡曹操、關公、劉備、孫權騎馬對陣之情景,中間另有一雙手持刀之兵卒,旗號三邊鑲滾藍色寬邊,布邊與旗面之間有一細條白布連接,上綴許多圓形小鏡片。二、旗上方支撐旗桿之白色管狀布條上繡"港仔尾蔡生老全贈"紅色字樣。

頁面